专业打造课堂 课堂成就素养——国培计划(2023)济源示范区小学数学骨干提升培训班(第8期)

欣芮
创建于2023-08-01
阅读 12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炎炎夏日静静长,培训赋能浅浅润。2023年8月1日,济源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提升项目班开启了第八天的研修之旅。

课前分享

  今日的学习,在帅气的魏磊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课前,任丽丽老师与我们分享的是《用书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任老师介绍了学校的特色课程——书法,展示了学校教师的共同教育追求——让每个孩子拥有生命的自信。

专家讲座

  上午,陈秀琼老师带来的讲座是《儿童几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陈秀琼老师对空间观念的内涵、儿童空间观念形成经历的阶段、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促进空间观念发展的教学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在此基础上,陈老师结合6个具体的案例《面积单位》《几何图形的总复习》《观察物体(三)》《圆柱和圆锥的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平面图形的认识》讲解了如何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儿童的空间观念,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老师们认真地做着笔记,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交流,思考也越来越深入。

  下午,长沙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新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讲座中,张老师借助一段段视频资料和课例资料,剖析着和教师、教育相关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应该对渊博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教育这件事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只有自己思考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老师运用计算机技术展示的课例及与孩子的互动学习,充分说明想办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品格与魅力,通过跨学科融合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美,才能真正调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习真正发生。

学员感悟

王文娟(河苑街小学)

      8月1日上午,陈秀琼老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空间观念的内涵;二是空间观念培养的有关专业内容;三是促进儿童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陈老师首先分析了儿童空间观念形成经历的阶段;其次根据儿童空间观念形成的直观性、经验性、标准型、外显性、渐进性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促进儿童空间观念发展的5个教学策略;最后陈老师通过6个案例的分析为大家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扩展原有学习内容提供了参考。儿童空间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老师开动脑筋,形成更好的思路,使用更好的方法,为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下午,长沙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新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他以《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电影片段引发老师们深入思考和积极探讨,启发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不做只比学生高明一课时的老师”。丰富的视频资料、生动的数学例题、朴素风趣的语言,让老师们在欢声笑语中辨证思考着“渔”与“鱼”的关系,深刻感悟着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要“让学习真正发生”。

翟小波(玉泉学校)

      今天听了陈秀琼和张新春两位老师的报告,把听课的感受合成一句话: 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科学执教,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我今天听课的最大的感受。张新春老师所做的报告是《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教师要享受一种高品质的教育生活,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特别擅长上课,会因为擅长而喜欢教学。擅长上课最关键的就是要具有渊博的学识,技巧好学,知识难渊。知识渊博的老师无可替代,因此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多读书,读数学史、数学文化的书籍,让我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我们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张老师所讲的案例《数与形》《轴对称》中,他利用自己信息技术,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镜面影像感受轴对称,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运用课件;音乐是数学的应用,三分损益的详细阐述,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无限魅力。

      陈秀琼老师做的报告是《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儿童的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到半具体,到半抽象再到抽象,具有直观性、经验性、标准性、外显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采取观察操作、交流想象、回归生活(层层递进)、注重利用变式(认识图形本质),采取多种表征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中不止关注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更应该重视物体和几何形体的大小,方位变换等内容的练习,真真正正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李春华(玉泉罡头小学)

      中午陈秀琼老师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观念的内涵”、“专业内容”、“培养策略”,“具体的案例分析”四方面进行了解读。空间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具体(实物直观)——半具体(模像直观)——半抽象(图象抽象)——抽象(概念抽象)”,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直观性,经验性,标准性,外显性,渐进性”的心理特点出发,借助运用感知规律,让学生在实物感知,模像、图象的抽象感知中,逐步达到概念抽象,借助多节案例进行解读。一场理论、课例的结合,让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逐渐清晰,颇有收获。

      下午张新春老师带来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成长动机”、“教师成长角度”,“学生学习真正发生”和“激发学生兴趣”视角,用一个个案例故事,让听课老师感同身受的思考、理解、感悟,让听课教师的“学习”真正发生,在感受数学课程“神奇”的同时,也实实在在理解和悟出教师专业发展和好课堂教学的关联,去思考如何“丰实自我”,“发展”学生,用数学本身的“美”和“魅力”来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欲罢不能”。这是“炼金术”,也是有志向把职业作为擅长事的“敲门砖”。一场“神奇般”、“惊奇般”的讲座,让数学的魅力无穷,并愿意尝试去提升自己,走向魅力数学的师生学习中。

牛云霄(大峪镇偏看学校)

      上午陈秀琼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与与发展》的讲座。从空间观念的内涵出发,为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了充分的讲解。儿童的空间观念的形成有四个阶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图象抽象--概念抽象。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有直观性、经验性、标准性、外显性和渐进性。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我们培养儿童的空间发展提供了方向,并通过教学案例,介绍了有空间观念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的不同。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授课,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关注学生想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下午张新春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各种计算机技术,让我对张教授的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有时候老师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权利让学生对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所以学习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也许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光彩。

       渊者深也,博者广也。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不做只比学生高一课时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邓丽娟 (克井小学)

      早上,听了陈秀琼老师分享的《儿童几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中的课例,我不禁感叹:这些课原来还可以这样学习!我们之所以没有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源于专业理论的匮乏,学科本体性知识还需要加强。非常喜欢陈老师这种授课形式:案例描述与评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动的案例,为我们一线小学教师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

      下午,张新春老师带来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为解决“老师讲的很好,学生却没有听进去”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入手。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老师、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呢?如果老师知识渊博,上课旁征博引、由表及里,学生佩服你后,肯定不由会喜欢上你。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呢?数学的魅力更多体现在数学美中,很多学科都是数学的应用学科,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素材,和学生一起感受数学的美丽。

栾晓利(太行路学校)

       8月1日上午陈秀琼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儿童空间观念发展的四个阶段,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以及促进空间观念发展的教学策略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让我们对空间观念的培养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空间观念的培养一定要遵循儿童的感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借助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来辅助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下午,张新春老师分享了“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形象的事例,生动地讲解,同时借助一系列技术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教师素养提升课。他鼓励老师们通过读书来渊博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强调教学中选择什么教学方式都是由目标决定的,提到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不能只教结果,更重要的是传授技能、思想和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容易,走的更远。还有一个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使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等等。这节课让我开始自我否定,自我反思,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不读书,就只能沦落为比学生多一课时的老师。

  国培促成长,立德树新风。愿我们不忘初心供筑梦,砥砺前行共成长。

  制  作:济源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班 第2组 

       成  员:左建设、李苗苗、成会利、翟小波、杨盼盼、魏磊、任丽丽、宗雨嘉、李英

       审  核:常亚歌、王丽萍

阅读 12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