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成长——记涂淑莉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工作室第三次活动

用户11919355
创建于2023-08-01
阅读 11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盛夏时节,涂淑莉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工作室的成员们也迎来了让其成长的一场“及时雨”。

       7月31日上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2023年“你好,暑假!”项目推进会在线上召开。会议分别从全民阅读、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代际学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引领。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会议的收看与互动。


      会后,工作室成员们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

她们说......

       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的二年级结束,我一直在思考要怎么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如何抓住假期这些阅读的关键期。刚好今天的分享会给了我启发——实现家长的觉醒。

       一是发挥教师的领导力。无论是阅读活动的开始、中期,还是结束,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要想孩子、家长有兴趣参与阅读活动,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就不能偷懒!

        二是运用社区组织力。在构建阅读活动时阅读活动可以尽可能地丰富、有趣。在某种方面能够带动全班性参与,参与者从孩子带动到家长。

       三是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目前我班孩子会利用钉钉群的班级圈抒发自己当天的阅读感受,几个词语,一句话,几句话都可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享的孩子越来越少。结合今天的分享会,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加大劲地鼓励。首先要在班级里多分享孩子们的阅读感受;接着发挥小队的作用,进行队内阅读、队与队阅读分享与竞赛。然后发挥小队带头人的作用,用小队带头人的经验帮助暂时阅读困难的队员;最后以小队的形式,利用假期参与有关阅读的社区活动,将阅读意义深刻化。

       三力结合,相信家长的觉醒指日可待。(包静爽)

                        

                      我们的暑假有配方

      暑假,如约而至,一个特别温馨,特别幸福的词儿!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暑假,都有着无限的小期待,都有着无限的小憧憬,都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

       但是我们自己老师却清楚知道:暑假过后“一片狼藉”。开学第一周的课总是最难上的,学生在过了一个散漫无序的暑假之后,其学习状态、习惯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调整和恢复。因为我们传统的暑假处在教育的“外围”,处在教育的空隙,而“你好,暑假!”的研究正是恰如其分地钻进了这个教育空隙,让这一缺乏教育意识的“空隙”变成了自觉的“教育”。

       聆听了2023年“你好,暑假!”项目推进会,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暑假有配方,配方里最主要的就是这两帖:家长、活动的策划。

第一帖:家长雪中送炭

       在暑假生活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家长这块“炭”很重要,一定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帖:活动策划顺应生命成长需要

        学生的好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润出来的。玩,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能让孩子拥有兴趣,收获知识。那么玩,对于教师而言,就是指导学生在有意义的“自由时空”中体验,让学生不因作业压力而丧失自由时空,不因功利要求而放松自主思考。

        我们的暑假有配方,这个配方需要家长、老师、孩子们一起来呵护。让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少几分急于求成和功利色彩,多几分娱乐和休闲功能,多几分真实和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快乐!(朱俊丽)

长程设计,助力成长 

       有幸聆听了“你好,暑假”项目推进会,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甚至社区工作者全员参与,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专家和老师们还分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听了专家、老师们的讲座,我收获很多。教育是长程的,是不断开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暑假是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最好的时机,孩子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参与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个时间,带领孩子们开展系列活动是我接下去要研究的主题。(许文玲)

       早上听了2023年“你好,暑假!”项目推进会,感受颇深。推进会由10几位优秀教师为我们分享了不同专题的活动案例,大家都是结合家校关系开展的假期活动,且活动丰富多样,让我忽然明白原来假期活动还能这样开展,学生的暑假不只是单调的写作业和兴趣活动班。家长的配合参与让这个活动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譬如阅读,钱顶素老师说道,在活动中,孩子带动家长阅读,一起分享,让家庭关系更和谐,而且父母也多了一些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把时间都消耗在手机上,阅读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你好,暑假!”这个活动的开展真的让孩子的假期变得色彩多样,不仅是孩子,家长也是一种成长,真正体现了家校共育这个理念。在今后的班级活动开展中,作为班主任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做活动不只局限于活动,要让孩子在这个活动中有所思,有所学,有所获。(雷舒婷)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今天有幸参加了 2023年“你好,暑假!”项目推进会。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分享的项目经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的多位专家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点评。

       不知不觉中“你好,暑假!”项目已持续了8年,从最初的学生单个群体参与到如今的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区工作者合力开展。借助“你好,暑假”这个平台形成了系列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成果。每一次项目的开展对于参与者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与成长,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我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规律,通过有效整合家校社资源,通过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假期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的知识、见识、胆识也在日益增长。

       “你好,暑假”项目的实施,为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五育并举”下的大德育活动观。(陈敏)

       听完“你好,暑假”项目推进会,我佩服于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持续的深入的研究精神。他们积极开展暑假实践活动,有效地整合家校社资源,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全面发展。

       都说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会议中,我认识到了学生和我的短板:一是形式大于意义。之前班里的孩子们也组织了许多活动,但大都是借鉴别人的经验,是模仿。兴冲冲而去,急冲冲而回,活动的收获浅薄,写完美篇便没有后续。所以找到适合乡镇学生自己的,适合班级的,适合我们社区的活动主题尤为迫切。二是学生缺乏领导力。大部分的活动从主题到板块,从策划到编辑,都是家长在包办。所以过渡好从“扶”到“放”的历程,让暑假活动真正成为学生    有效    的自主活动,使实践活动更科学更深入更有意义,甚为要紧。以上是我目前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的。(程珊)

       “你好,暑假”线上分享会中陈才英老师的“好书共读进社区,三力共驱促发展”以及钱顶素老师的“家长读书会”实践给我很大的启发。学生的阅读十分重要,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通常我们都将阅读对象局限于学生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将场所限制在学校或家中。可一个人阅读的力量是很小的,往往还具有被动性和局限性,使得阅读效果大打折扣。通过进社区成为阅读引导员、家长阅读、亲子阅读等形式,扩展阅读的对象和场所。让孩子们从被动到主动,从缺乏兴趣到动力满满,在无形中锻炼能力,提升阅读成就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徐婕)

       成长是行走,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助力。工作室成员会继续汲取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和力量,不断提升理论思维,践行实践活动,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阅读 11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