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的阅读,在行走中阅读世界。“行走的阅读”小太阳中队研学之行又开始了,这次我们走进的是有着悠久耕读传家历史的永嘉。
组员:朱墨、叶紫佩、周怡辰、吴语桐、李星逸、黄圆媛、陈羿澄、王泽佑
小组员们一起制订了此次永嘉研学之旅的行程,在研学过程中看历史、游山水、尝美食,来一场深度研学。
第一站:瓯窑小镇
温州,古称“瓯”,又称“东瓯”,以善于制作陶瓷而闻名。温州制陶历史悠久,制瓷历史也长达2000年。两晋以来,瓯窑首创匀静柔和的缥瓷精品,率先使用的釉下褐彩工艺品别开生面,成为与越窑比肩的浙江青瓷名窑。
永嘉县是瓯窑的核心分布区,楠溪江流域保存了温州唯一的早期瓯窑遗址体系,其整体发展序列亦十分完整,演变脉络清晰,器型种类繁多,产品质量很高,是瓯窑的集中代表。据调查,永嘉县域内共有东汉至元代青瓷窑址46处,其中瓯窑遗址31处,坦头窑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重要考古发现,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永嘉以坦头窑遗址为依托,将瓯窑青瓷工艺与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等相结合创建瓯窑小镇,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2023年,瓯窑烧制技艺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在瓯窑小镇体验了瓯窑的制作
我们的作品
我们还参观了大师们的瓯窑成品
我们完成瓯窑后,紧接着就来参观酒文化博物馆和体验酿酒啦,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出了一罐酒。永嘉黄酒酿制,一般在春夏季的晴天,用糯米和水井里的地下水或山泉水酿制。我们先把水倒入瓶子,再把酒曲放入瓶子,然后把糯米饭倒入瓶子,用竹棒在瓶子里搅拌。晚上,需要把瓶子打开,因为在发酵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气体出现。一个周后再把瓶子密封,天气这么热的情况下,一个半月左右黄酒就酿成啦。
参观酒文化博物馆
认真提问
体验制作过程,爸爸妈妈们期待一个半月后的成品吧,哈哈
酿好啦
老师还带我们体验了麦饼的制作,永嘉地处浙南山区,过去人们常怀揣自家的麦饼或劳作田野或行走山道,渴了掬几口山泉水,饥了啃几口麦饼。于是,民间便有了“爬爬山岭,啃啃麦饼,山水冰冰,蚊虫叮叮。”的谚语。多少年来,永嘉麦饼不仅是当地特色食物,也成了地方文化符号之一。
第二站:丽水街
丽水街位于岩头镇,这是清代担盐客的必经之路,在清代末年,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商业街。我们晚饭过后,逛荡在古朴之风的丽水街上,感受着百年前的人来人往与繁荣景象,想象着当时担盐客们在这憩脚驻足,周围商贩的叫喊声,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百年后这里成了楠溪江代表性的旅游点,古老与沧桑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第三站:苍坡古村
苍坡是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之一,至今已1000多年历史,仍然很好地保留了耕读文化的具体元素。村落格局基本保持南宋时期的规划原状与建筑风貌,其寨墙、路道、水池、古柏犹见当年风韵。 它的建筑理念源自文房四宝。让我们看看文房四宝都在哪吧
先来张合照
方正的村子犹如一张田字格的“纸”,东西两池为“砚”,直指笔架山的东西走向的中心街,为“笔”;笔街上的这些大石条为“墨”。
让我们看看真图吧,这条街为“笔”;街上的这些大石条为“墨”
背后的山峰犹如笔架,称为“笔架山”,身后的大池子为“砚”。
在苍坡村每家每户都挂着家训,在一处农户门前挂着“吃不穷、穿不起、人不读书一世穷”,我们都觉得非常有意义,冒着炎炎烈日,每人大声朗读了一遍,记住读书的重要性。
苍坡结束后,我们近距离的感受了一下楠溪江的山水
哈哈,虽然楠溪江的水特别的清、山特别的美,我们玩的特别地开心,但是我们没忘记捡上一些石头回家画一画
完工,作品展示。
第四站:浙南红十三军教育基地
永嘉县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授牌的革命老区根据地,这里是中国早期红军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诞生地。
1930年5月,在永嘉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作为一支插入国民党统治区腹地的尖刀部队,革命先烈的鲜血给人留下悲壮的记忆。红十三军活动遍及整个浙南地区。今天的永嘉、瑞安、文成、平阳、苍南、乐清、青田、丽水、温岭、黄岩、仙居、玉环、洞头、天台、缙云、龙游、兰溪、寿昌等县及温州市区,都留有红十三军的足迹和身影。
行之所见,拓宽视野;行之所闻,丰富知识;行之所感,塑造精神,用每一次研学来开启全新的尝试,用每一次收获期待下一次的出发。最后再上一点永嘉的美食来结束我们的永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