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韵淮音

颍上县音协
创建于2023-07-29
阅读 29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主办:颍上县音乐家协会

第十九期(2023年7月)

00:00
03:49

《爱你中国》程安国词  聚宝 音娜曲 吕正忠演唱

00:00
04:04

《安徽人家》程安国词 唐新成曲 吴琼演唱

00:00
04:34

《天下徽商》陈兴玲词  陆城曲  金波演唱

00:00
04:21

《七月新天地》杜文静词  时一林曲  蔡娅蕾演唱

00:00
04:34

《我们都是一家人》王风词  时一林曲 王亚倩演唱

00:00
04:51

《亲亲的淮北大平原》刘华群词  时一林曲 王何欣演唱

00:00
03:12

《心随风起》陈刚词 时一林曲 李萍演唱

歌词新作

走在阳光路上

——司法之歌

 程安国

挺起山一样的脊梁,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

为民司法,为国担当,

理想铸成的信念如钢。

把国家法律送到人民心中,

让每一颗心灵不再受伤;

坚守这块神圣的阵地,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怀揣水一样的柔肠,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

初心不改,普法护法,

平安祥和是共同愿望。

把家国情怀融进火热胸膛,

让每一个人感受爱的力量;

坚守心中神圣的使命,

谱一首歌永远高唱!



 运河姑娘

 程安国

运河姑娘,美丽端庄,

绰约的风姿映嵌在碧波上,

把水的妩媚浪的欢畅,

带给京津苏杭。

抛一串吴侬软语,吟一曲弹词小唱,

醉了四季烟霞,醉了鸟语花香。


运河姑娘,勤劳爽朗,

婀娜的身影穿梭在运河上,

用风的情愫梦的想象,

装点千里京杭。

采一篮人间春色,泡一壶浓浓茶香,

醉了江南诗意,醉了北国风光。


运河姑娘,

运河姑娘,

从雨巷深处走来,

牵一轴水墨丹青无限风光。 



三大名楼之歌

 陈兴玲

 

黄鹤楼

白云悠悠,大江流,

历史烟火随风走,

对天长叹秋叶落,

谁能乘鹤腾云头?


雾带飘飘,琴悠悠,

红尘恩怨一杯酒,

相邀月圆楼中醉,

谁懂狂人话春秋?


黄鹤楼,江山楼,

谁在楼上望潮流,

谁在楼中观乾坤,

浮沉千载风雨楼。


黄鹤楼,诗仙楼,

谁在楼中泄清愁,

谁在楼上书豪情,

梦里春风花满楼。


滕王阁

那一扇门扉,关闭多少痴情梦幻,

锁住多少故事的壮阔波澜。

老去的片段,带着时光飘散,

滕王阁序,还缭绕着云烟。


看秋水长天,望却落霞孤鹜相见,

一叶白帆无声无息的载远。

沐风的长啸,拍遍雕花栏杆,

滚滚江流,划过大唐长卷。


多少人乘风而来,寻觅你的昨天,

多少脚步登上层楼,错过又一瞬间,

失去的是否可以重来?

你在千年风烟里,守望天边。


岳阳楼

你站在洞庭湖畔,

多少年,多少天,历经风雨变幻。

烟波浩渺的水面,

飘散浅薄的情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留下一份永远。


你瞭望一湖云天,

多少梦,多少情,都在不停演变。

唐诗宋词的佳句,

绝唱翰墨的轻叹,

极目江山何处是,一帆万里信归船,

一卷诗书写就岁月漫漫。


岳阳楼的故事,岳阳楼的诗卷,

吟古颂今化作一湖波澜,

无人无我之境,

是不是还有一个酒醉的诗仙?



马鞍山花开

 刘华群  杜文静

 

马鞍山花开,千姿百态,          

年轻的诗城把家门打开。

凤凰山清风,采石矶明月,    

滋润了初心和情怀。


马鞍山花开,香飘天外,          

腾飞的钢城把家门打开。

慈湖河豪情,薛家洼真爱,

亮丽了年华和风采。


马鞍山花开,杭嘉湖表白,

一年好景伴着春风走来。

马鞍山花开,长三角彩排,

欢乐舞曲连着世界节拍。

生态文明宜居福地,

大步走向崭新时代。         



走进潜山

刘华群

心和心相印,手和手相牵,

一张桑皮纸,画出天柱山。

瓜香果也熟,映红艳阳天,

二乔故里情,温暖人心间。


花与花比美,人与人争先,

一台黄梅戏,唱响白水湾。

生态文明地,科技网上传,

竹席之乡梦,风调雨顺篇。


啊,走进潜山,天从人愿,

皖之源陶醉了皖西南。

啊,走进潜山,花好月圆,

皖古都亮丽了风景线。

皖山皖水铺锦绣,

不负时代好华年。



驰骋疆场好儿郎

 王锋

为了守卫神州的安宁, 

我们不怕征战沙场;

为了守卫家园的美好,

我们不怕血染山岗。

只要人民一声呼唤, 

我们都是热血的好儿郎。 


紧握手中钢枪,  

心中斗志昂扬, 

我们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我们驰骋疆场青春闪光。


为了保护幸福的时光,  

我们不怕雨骤风狂;  

为了保护和平的阳光,

我们不怕顽敌列强。

只要祖国一声召唤, 

我们都是铁打的好儿郎。 


军号正在吹响,  

战旗高高飘扬,  

我们敢打胜仗英勇顽强,  

我们保家卫国无悔爹娘。



潜程似锦

 王锋

 

皖河上游,大别山咽喉,

诞生出仁慈君主安徽之祖。

京剧之根黄梅之乡,

韵味悠长百听不足。

山谷流泉唱盛世,

一领舒席展宏图。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潜程似锦敲起奋进的战鼓。


长江北岸,天柱山沃土,

滋养着勤劳善良皖国遗族。

名流故里红色之源,

人文厚重浩气长舒。

摩崖石刻铭传奇,

一杯剑豪品富足。

新征程创造新辉煌,

潜程似锦昂扬跨越的脚步。

曲谱欣赏
同词异曲

信息快递

视频展台
03:06

《田野上吹来春天的风》程安国词 任清彪曲 梦言彩云演唱

一家之言

踏访民间花鼓灯

——安徽省颍上县鲁口镇花鼓灯艺术调研散记

王锋  朱海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东方芭蕾”美称的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流域的民间歌舞形式。淮河岸边的颍上县在解放前曾出现过150多个灯班,是名副其实的“花鼓灯之乡”。县域内的鲁口镇在上世纪九七年前后,花鼓灯艺人达到200多个,是本县参与人数最多的地方,这里有着很好的历史传承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今年4月的一天,按照日前的约定,我们音协一行5人在向导的引领下驱车前往颍上县鲁口镇,第一次与花鼓灯民间老艺人及花鼓灯民间艺术团亲密接触,初步调研一下本地花鼓之乡——安徽省颍上县鲁口镇花鼓灯源头、现状与传承情况,以试图进一步把充满乡土气息和泥土味的花鼓灯曲调与新时代歌曲创作有机融合。

       真不巧或者说太巧合:我们提前约定当天奔赴的地方,正赶上省文旅厅开展“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调研。这样看来,如果我们跟他们一起调研,既接了“地气”,又连上“天线”,不更好吗!但是,他们省市县一行人阵仗挺大的,跟我们调研的内容不完全一样,思来想去,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落实我们的路线与方案,否则有违初衷,乱了阵脚,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啦。当然,个别座谈对象可能要以“大局”为重,因为两场调研相对冲突,一时过不来我们这边。没事,那我们可以边跟其他人谈着等着,也可以先从其他方面入手。

      还好,约见的几位老艺人大部分都在,有几个相对年轻的艺人到沙家洼迎接上边来人去了。我们有幸见到了国家级花鼓灯传承人“一条绳”王传先的堂弟王传石,还有他的老搭档宋洪莲,以及新时代文化带头人杜家树等。结合调研内容,我们在相互介绍后逐步攀谈起来。由于花鼓灯的牵缘,大家很快由生疏变熟络,花鼓灯传人们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关于鲁口镇花鼓灯艺术起源时间。我们从王传石口中得知,鲁口镇花鼓灯艺术起源时间比较早,在他幼小的时候就已流行。根据他目前86岁的年龄,可以推知鲁口镇花鼓灯至少在解放前1945年就已成熟定型,代代相承,直至今日,盛况空前。

      鲁口镇花鼓灯艺术发源地应该是王台子村(现在属于何台行政村)。1940年鲁口镇王台村请来唐佩金老师团队表演花鼓灯,王传先随后拜其门下学习花鼓灯艺术。据此来看,应该是王台村的王传先所在灯班作为鲁口镇花鼓灯艺术后续发展的源头。

       由于时代久远,鲁口镇最初的花鼓灯艺术发起人已无从考证了。作为传承者,解放后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唐佩金、王传先等,遗憾他们已经仙逝。王传先是唐佩金的弟子,安徽十大花鼓灯艺人之一。他的艺名不少呢,传得最广的有三个:“小蜜蜂”——唱起来能够声传三里;“小白鞋”——舞台上穿着白鞋灵动自如;“一条绳”——跳起来身姿摇摆如细绳……这些艺名或者外号,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王传先精湛的艺术表演的肯定和赞扬。

       关于“一条绳”的来历,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呢。话说当年农村各地挖沟修渠,县镇相帮,附近劳动力按照工期都出来在一起干活。干活干累了歇工的时候,大家伙儿总想法子乐呵一下。当时凤台县一帮人跳起了花鼓灯,颍上县的自然不甘示弱,决定一起“斗舞”。正好王传先也在河工现场,他在大家的吆喝声中激情昂扬地跳起了鲁口花鼓灯。适逢上级领导前来视察工地,看到群众热烈的场面,欣然鼓掌。凤台最能跳的花鼓灯手号称“一条线”,领导看后,指着王传先说:“你比‘一条线’跳得更精彩,你应该叫‘一条绳’!”于是,王传先的“一条绳”艺名由此广为传诵。 

      目前看来,鲁口镇花鼓灯艺术现在的传承人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王传石、宋洪莲、王传图、叶广友、顾永安、柏华明、朱占用、王林瑞、寇常学等,王传石86岁(鼓手)、宋洪莲81岁(跳手)应该与唐佩金、王传先是老一辈传承者——解放后花鼓灯第一代传人。王传石与王传先为堂兄弟,均师从唐佩金,王传石介绍说王传先年轻时对花鼓灯非常痴迷,为了苦练本领,好长时间不谈对象。由于王传石、宋洪莲现在年事已高,不能登台展示了。不过,随着国家把颍上县花鼓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下一代及周边乡镇,正逐步得到高度重视。两位老人经常到该镇中心学校口传身教示范教学孩子们,也经常受邀到周边乡镇进行现场指导教学。

       作为新时代文化带头人的杜家树也是特殊的一个,她从小就痴迷于花鼓灯,常常背地里偷着学,即使背着书包上学校,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甚至逃学去学花鼓灯。她的叔父是位教师,他总认为女孩子学跳花鼓灯将来就是“戏子”,对于家族很不体面。不上学去跳花鼓灯就是不务正业,叔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骨子里非常抵触:女孩子上舞台会学坏。有一次,他听说杜家树又去学跳花鼓灯了,气得他操起一根木棒就去追打杜家树,一直撵到沟边。杜家树一看没地方逃了,赶紧窜上一棵树,叔父拿着棍,差一点就把她打到水里。杜家树可真是拼了,就这样,依然不放弃个人的追求,花鼓灯永远是她心中美好的梦想。

      鲁口镇花鼓灯艺术风格及特点鲜明:洒脱、奔放,不失柔和。体式成段,富有感染力。鼓点明朗突出,舞步欢快激越,常常伴以打情骂俏。为了塑造生动形象,演员经常“眉目传情”。大家虽然动作不一,但是内容大多来于生产生活。比如上山步、拔泥步等;还有些动作模仿动物行为,比如春燕衔泥、钓蛤蟆等;还有的来于神话传说,比如二龙出水等。王传先有些动作表演,活灵活现而富于独创性,比如颤肩,已成绝活,至今无人能比,无人能学。

       鲁口镇花鼓灯艺术现在人员配置同前,一般女演员叫“兰花”,又叫“拉花”;男演员号称“伞把子”,又称“鼓架子”,“花鼓橛子”。演出规模大小可分:大花场,演员在12人以上;小花场,演员在8-12人之间。舞台表演时一般有十七个动作,二十四个套路。这些动作套路可以说环环相扣又相互独立,甚至有时可以临时变换相近动作。鲁口镇花鼓灯艺术形式内容多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场,以唱为主,道具多为伞、扇子、手帕等,乐器配以二胡、三胡、笛子、京胡等。在小有场里可以加弦子,即兴演唱花鼓歌。一种是武场,主要是配打敲击鼓、锣、镲、钹(或者小锣)等四大件。武场以舞蹈为主,几乎不唱,全部为跳跃、走步、翻腾、转圈等动作。鲁口镇花鼓灯艺术打击乐的配置比较丰富。一开始是无鼓谱的,鼓手基本上跟着师傅依样画葫芦,跟着感觉走。后来在逐渐发展中由无鼓谱到老“十八番”再到新“十八番”,甚至发展到“二十三番”。(由于当地何台大队花鼓灯艺人活跃热情,何台锣鼓疙瘩瘩的,所以何台大队居然跳唱出“二十三番”来。)

       值得注意的是,鲁口镇锣鼓十八番非常有特色。鲁口镇在淮河边,“十八番”本是沿着淮河十八湾去敲锣打鼓来唱跳,每过一湾敲一番(遍),而且不重样。鲁口镇花鼓灯传统锣鼓十八番,后来又引申出:九曲淮河长流水,醉了人们十八番(遍)。锣鼓是花鼓灯的灵魂,花鼓灯锣鼓主要有开场锣鼓十八番以及灯场锣鼓长流水、兔子扒窝等。其中十八番是独立演奏的锣鼓,它不受舞蹈式灯歌演唱节奏的限制。传统形式的花鼓灯,在演出之前为了吸引观众,锣鼓班子一般要敲起锣鼓,类似戏剧里的闹台锣鼓之意。一是告知群众有演出,二是提示演员即将开始演出。一直以来,十八番成了每个花鼓灯班必打的开场锣鼓曲牌。

       鲁口镇锣鼓十八番原有十八段落,长的段有几句,短的只有一句。每段为一番,打三遍,接绞丝,然后再打下一番。这是老十八番,现在会的人很少,只有20人左右会打。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在鲁口镇叶广友书记的大力支持下,为庆祝香港回归,全镇有200多人学习花鼓灯锣鼓,为了让这么多人能学会,能敲得整齐,鲁口镇艺人们在老十八番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锣鼓曲谱,改编成了现在的鲁口镇新十八番。和老十八番相比较,由十八番改为九番,打法没有变,区别是从一打到九,再从九到一,名称还是“十八番”,难度大大降低,推广普及速度也大大加快。近几年,党的政策好,各个村都有了文化站,建了文化广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鲁口镇再次掀起了敲锣打鼓的热潮。鲁口镇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也一直承担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荣使命,每年都开设花鼓灯锣鼓课程,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先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鲁口镇花鼓灯艺术现在流传的地域已不限于鲁口镇本地,本地有中心学校花鼓灯培训班和社团,各村队有民间花鼓灯艺术团。近年来已不断辐射到周边乡镇甚至更远,比如在颍上县南部的有关屯、半岗等,东部的有黄坝子,西部的有六十铺、三十铺等。

       目前,鲁口镇花鼓灯艺术表演有一定规模,好几个村台已建有花鼓灯队(至少6个队)。花鼓灯艺术表演内容丰富,包含了鲁口子“三件宝”:既有花鼓灯,又有淮河锣鼓,还有推剧。荣幸的是这三项表演内容分别受到上级重视:花鼓灯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锣鼓、推剧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已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传先,淮河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是朱占用,但是推剧作为省级非遗,还没有对应等级的传承人。

      据悉,鲁口镇花鼓灯艺术今后发展打算有两条线:一是依托鲁口镇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淮河锣鼓教学和传统花鼓灯教学。二是依托颍上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鲁口分会,开展民间传承,每年在重大节假日举办文艺活动,来促进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但严峻的是,花鼓灯艺术传承问题依然存在:在鲁口迄今流传的十八番锣鼓曲谱之前,有至少三个老曲谱,演出来很好听,难度也较大,目前面临失传,亟待抢救性保护。其中,一个是何台村老十八番,现在还有人会;一个是王楼村柏华明老师所会的老十八番曲谱;一个是南王台村王林同收集整理的老曲谱。

      令人感到庆幸而振奋的是,作为鲁口镇前任老书记、现任鲁口镇花鼓灯艺术团顾问的叶广友,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向导,他退而不休,热情洋溢,在占有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已整理相对完好的鼓谱、曲谱,只待打印成册,成为固化的花鼓灯文化艺术传承。

       说实在的,从发展态势上来看,只有表演还是不行的,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应完整的资料,积极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在鲁口镇,还只是形式闲散的民间培养,即使这样,还是存在很大难度:适龄儿童不是像过去那样整日价跟着师傅学,他们全部要到义务或非义务学段入校学习文化课程,真正能够接触花鼓灯的学习,只能是业余时间或者艺人进校园短时间的培训或参加社团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承的队伍是不断壮大了,但是拔尖人才太少。抛开下一代的培养,就是不在求学的中青年人,真正沉下心来发扬光大这种文化艺术表演的也相对不多,不少人外出打工;还有一些原本从事跳花鼓灯的,也忙起自家事务或生意,经营起小日子,积极性没那么足了。面对上学、出嫁、打工、做生意等现状,要想把本地这种非遗表演艺术持续传承下去,任务还很重,责任也很大,道路比较漫长。

       在广泛调研鲁口镇花鼓灯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尝试把当代歌曲创作融入本土元素,以花鼓灯的乐调让歌曲亮起来。颍上音协时一林老师进行了大胆创作,他不仅为花鼓灯表演直接创作歌曲《琅琅花鼓魂》(许冬子词),还在富有时代气息、浓郁地方色彩的《丰收乐》(王锋词)歌曲创作中吸纳花鼓灯调式,凸显了盛世狂欢庆丰收的浓浓氛围。

      这首歌曲虽以乡土的元素参入,但其创新的手法更烘托出乡村振兴的全国百姓小康生活中乐丰收的热闹情景,一经推出,广泛看好。先后获得阜阳市重点文艺作品、上海音乐家协会征歌百首优秀歌曲之一,并入选安徽省文联“向人民汇报”舞台艺术展演作品,入选国家粮食局主题征文获奖作品图书等。

       下乡调研转眼已过数月,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当天座谈期间,参加接见上级表演的几位花鼓灯民间艺术团骨干成员完成任务,纷纷赶来。我们便一行驱车前往鲁口镇花鼓灯传承基地现场感受一下大家欢快的舞蹈。

      车子停下,还没进屋,就听到里边锣鼓声喧。这个基地,就是政府为了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拨款专门建造的——这是除了乡村大舞台之外鲁口镇作为花鼓灯表演艺术的独享尊荣。它像学校里的风雨体育馆那么高大宽敞,当然,这里没有什么复杂的设施,相对空阔,主要是室内训练场地,但只要有锣鼓有人,花鼓灯就跳起来了,场子里便不再空荡荡。这里既是当地花鼓灯爱好者的活动场地,也是鲁口镇民间花鼓灯艺术团的训练场地。

      在我们向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十几名中年艺人在锣鼓的有节奏的律动中开始跳起来。她们着装整齐,表情亲切,动作刚柔并济,队形不断变化。刚刚结束接待省调研组的镇中心学校王犇老师带领学生们赶过来。在欢快激越的锣鼓声中,他们耍起来,人人精神抖擞,个个生龙活虎。虽然作为外行人,我们看着都带劲儿。大家跳过一场又一场,停下来后,他们男女演员很自觉地排起V型(喇叭口)队伍,把淮河锣鼓表演起来,敲过一番有一番。哪里只有锣鼓,还有钹、镲等;哪里只有年轻人,年长的艺人也加入其中……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锵锵锵……震耳欲聋,激情昂扬,交响的节奏旋律好似鲁口人民在向远方的客人热情诉说,诉说着欢乐,诉说着幸福,诉说着丰收,诉说着希望……

音协人物志

    吴倩,汉族,中共党员,1989年10月出生,籍贯安徽省颍上县,本科学历,在编一级教师。自幼酷爱音乐,五岁学习电子琴转钢琴。现为: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阜阳音乐家协会会员、颍上县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颍上县音乐家协会键盘学会秘书长,小学音乐教师。

      2005年9月-2010年7月就读于安徽省合肥市艺术职业学院

      2011年9月-2013年7月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

      2013年9月-2019年7月 颍上县第十三小学任职

      2019年9月至今 颍上县第十六小学任职

      2018年6月音乐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2018年7月少年宫文艺汇演二等奖

      2018年8月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2018年10月音乐教师在线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2018年10月中小学音乐教师多媒体大赛二等奖

      2020年9月荣获慎城镇“优秀教师”称号

      2020年10月小学音乐论文二等奖

      2021年8月荣获小学微课一等奖

      2021年10月获得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21年10月音乐才艺大赛一等奖

      2021年9月被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被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

阅读 29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