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
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关于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设立
有何历史背景?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今年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呼吸困难等。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痨病、肺痨)早已经销声匿迹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肺结核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危害有哪些?
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身体健康、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亲人和朋友。得了肺结核,如果不坚持规范治疗,极有可能发展成难治的耐药结核病。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感染。
可是很多人就会有疑惑了,什么情况下自己会被界定为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呢?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在我国,通常将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在其确诊前3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14天内有过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归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一般根据密切接触者的身份将密接者分为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和家庭外密切接触者(同事、同学等)两类。
如何判断密接后的自己是否被感染?
如果发现自己成为了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也不要过于紧张,应该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的密切接触者调查,接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筛查。目前,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皮肤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特异抗原皮肤试验)和体外检测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大类。
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您就可以松口气了,不过这个时候仍然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是一个很狡猾的敌人,现有的方法未必能很快就捕捉到它的踪迹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大家应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并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如果通过调查发现,已经出现了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或者被定义为疑似患者,将会被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和后续规范治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染检测是阳性但是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这个时候就属于潜伏感染状态了。
被定义为潜伏感染者该怎么办?
即使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也不要恐慌。当前全球平均每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中,5%~10%可能会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并不是所有的潜伏感染者都会发病。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是潜伏感染者发病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水平。
另外,预防性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风险。预防性治疗就是针对近期感染者或者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基于抗结核药物或者生物制剂的预防性干预。它可以使潜伏感染的发病风险下降60%~90%。当然,最终使用哪种方案进行预防性治疗,是由医务人员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予推荐的。
同时,如果您是结核潜伏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警惕结核病的发生。
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如果我们出现咳嗽、咳痰两周及以上,或痰中带血丝或咯血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该到医疗结构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或痰培养等检查,由临床医生对是否发病进行综合判定,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肺结核可防可治,得了肺结核不用怕,只要能够坚持完成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肺结核患者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患者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哪些人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一个人是否容易患结核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侵入人体的结核菌数量和毒力;二是人体的抵抗力。1.体弱多病者: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沬传播,体弱多病者易感染。2.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功能减弱,感染结核菌容易发病。3.免疫力低人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长期用激素类药物的人,化疗的患者、肺部有严重病变的患者等。
4.艾滋病人群:艾滋病毒携带者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6倍至31倍。5.糖尿病是结核病发病的诱因之一,糖尿病可增加患结核病风险2倍以上。经常抽烟的人也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如何预防结核病?
总的来说,要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
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不同人群,应该如何应对肺结核?
一、公众
01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02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03
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04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05
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01
对咳嗽、咯痰两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02
对肺结核患者要进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03
发现疑似肺结核和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和登记。
04
要对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三、肺结核患者
01
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02
肺结核患者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03
肺结核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04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05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06
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四、密切接触者
01
对于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可以减少发病。
02
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03
如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04
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五、教师
01
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02
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03
学校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六、学生
01
学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02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03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能力。
七、流动人口
01
患者尽量留在居住地完成全程治疗,如必须离开,应主动告知主管医生,并由医生为其办理转出手续,以便患者返乡后可以继续接受治疗管理。
02
患者返乡或到新的居住地后,要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接受治疗管理。
八、志愿者
01
人人参与,防治结核病。
02
宣传结核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增加患者依从性。
03
做好个人防护。
04
消除歧视,关怀患者,可以提高依从性和治愈率。
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结核病防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要关注身边人的健康,让我们共赴“无核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