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作为一线老师也在建立组内共学,但是一直在努力一直很迷茫,遇到的困难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听了刘桂芹老师的讲解,自己眼前的千重山移开了。
刘老师在讲解“建设共同体”操作指南20
1.定组长:可以通过教师推荐、学生推选、组长竞选等方式。
2.选组员:通过排序分层、组长选择、组员反选,主打的就是自由组合,你情我愿。
3.建团队:从教师微调到生生磨合。刘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班的文化墙、小组积分、评价机制等等,内容十分的丰满。
刘老师虽然为我们献上了建设共同体的满汉全席,为了让我们学的更扎实,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实战演练,团队文化设计与展示 ,会场的每个小组都在30分钟内用尽自己的全身能量,制作出来了团队文化的设计,虽然我们小组没有上台展示,但通过我们小组的分工合作,我们确定了我们组的组名、口号、组歌(改编版)、组徽等。大家都体验到了合作共赢的感觉,也十分的默契,我也感到无比的自豪。
刘老师下午为我们倾尽全囊的分享了“组长领导力建设”操作指南2.0 1.为何要培养有领导力的组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组长的示范学习,组织管理,学业引领,组织担当,人格魅力一样都少不了,所以组长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缺的。
2.为领导力培养明确建设方向。要以优秀组长为榜样,树立典型。要提供制度,给组长领导力定标,明确职责。 3.为领导力培养磨砺实践经验。注重课外集训(线上线下、定期规培、提前模拟、课后复盘)、课外指导(组内指导、现场观摩、切片分析)、生生互学(相互分享、榜样激励、促发成长)。 4.评价制度。短期靠物质:买吃的,小零食等等;中期靠激励:奖杯、奖牌等等;长期靠评优:可以在期末颁发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等。在课上未解答完的题目可以贴在文化墙上,同学之间互相解决;当然文化墙还可以张贴感恩卡,每两周更新一次。
通过这几天名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实践,我深刻明白学习共同体追求的是“真学真教”,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假学假教”;判断一堂课的标准,不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的“真学”;实施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根本上提升了教育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