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送教最后一天,分享继续。
上午的讲座,潘学宽老师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和参训教师分享了汉字文化。潘教师深入解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汉字教学思想和要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先人伟大的智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社会、自然、人生等方方面面的认知,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潘老师生动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让汉字文化悄然走进人们的心中。
为了分享更实用的汉字知识,让汉字文化更好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更富有文化内含,潘老师重点分享了语文老师应具备的汉字知识,比如我们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通过讲解汉字的发展变化,带领大家深入理解六书的含义。
汉字学习中,最常接触的就是偏旁部首,偏旁部首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识记汉字,将汉字进行归类整理,每一个部首都有其特定的含义,通过讲解部首的变化过程,帮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含义,带领大家将汉字进行科学分类,形成识字系统。
最后,潘老师从汉字音、形、意的关系,汉字强大的二次构词功能等方面,向老师们介绍了汉字与其他语言文字的不同,同时呈现出汉字在使用上的独特优势。
下午的培训由张君老师带来“收官之讲”——《教学PPT设计规范与制作技巧》。
张君老师首先对潘学宽的汉字故事进行了线上资源的延伸,简要介绍了“清影“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些实用栏目及使用建议。
如何评价一个课件是否优秀?张君老师认为要看这个课件是否实现了其应有的作用,是否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艺术效果和创新性等方面符合5点要求:目的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并建议老师们在“目的性”与“科学性”上下功夫,努力达到“技术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从始自始修炼“艺术性”。
接下来同,张君老师从字体、字号、页面、段落、布局、色彩等多方面讲述PPT的设计规范。同时指出这些规范是在充分考虑到它的教学实际需要上提出的,老师们在设计时还在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内容的编排等多方面的因素。
最后,张君老师边操作边为老师们讲解如何用一些技巧,让PPT制作起来既方便快捷又美观灵动。制作幻灯片母版能帮助我们用更少的时间批量建立PPT,并能使PPT整体风格统一。图文排版的形式可以巧妙地运用线条和基本形状让版面看起来更丰富更美观。一键操作抠图,多种效果让图片更有艺术感。平滑切换功动画更加灵动,生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收官之讲”在老师们的闪亮的眼睛和一阵阵低声的惊叹中结束了。
三天的时间实在太过短暂,短暂到我们还来不及知道对方的名字,短暂到我们的话还没有说完,希望我们天津和秦安的教育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