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交流促提升,专家指导引方向” | 屯昌县南坤镇加握幼儿园课题成果推广集中研修活动(二)

屯昌县南坤镇加握幼儿园
创建于2023-07-27
阅读 6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有效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搭建成长平台,帮助园所推进在推广过程中环培创设的个性化问题,提升教师对课程环境创设的思考和能力,2023年6月11日,“融入传统文化的黎族民间故事课程的探索与建构”课题集中培训(聚一起)第二次在武警幼儿园举行,以“文化渗透 环境育人”为主题开展研修活动,活动由课题负责人张连珍园长主持,应用课题专家团队成员及各推广园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准备

  应用推广课题专家团队从左到右依次是:冯艺麒、田卓、谢林娇、肖瑞星、张连珍、王冰萍 、陈星玲、陈江媚

课题组合影

        活动时间:2023年6月11日 8:30-12:00

        活动地点:武警海南省总队幼儿园

        课题主持人:李翠环

        课题小组成员从左到右依次是:陈露、林盈、李翠环、陈万连、何丹枝、符海燕

        应到人数:9人

        实到人数:6人

       我园课题组成员全部按时参加线下活动,一起学习“融入传统文化的黎族民间故事课程的探索与建构”应用课题内容,推进“文化渗透  环境育人”理念落实。

  活动主持人:张连珍

        本次活动由张连珍园长主持,张连珍园长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通过感性经验来学习的,是在具体情境中思考的,是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游戏体验积累经验的。所以,课题推广提出第一个层面的要求首先就是“文化渗透,环境育人”。各园所也应该围绕本园的园情和园所周边的资源,将挖掘的文化资源与幼儿的学习特点相链接,凸显本土化、儿童化、园本化的理念,筛选那些能融入幼儿生活和游戏的资源,把资源的生活性、游戏性、操作性体现出来。

交流分享

  各实践园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围绕着挖掘到的黎族传统文化和园所周边的资源,进行分享交流。

屯昌县南坤镇加握幼儿园李翠环园长

  一、调研情况汇报

       李翠环园长就课题前期采风的情况,将组织课题组成员的交流与探讨的结果、课题实施路径、效果等形成初步的思路进行了分享,就为什么开挖黎族竹文化教育做了详细说明,基于屯昌当地的本土资源,幼儿园旁边的牛白村、13队等地都有竹林,南坤镇黄岭虚还有屯昌知名景点美鹤园竹林,同时本地区还有黎族居民,在幼儿园实施黎族竹文化的实践研究渗透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对竹子的秘密萌发兴趣,进而了解黎族传统文化,体验黎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和传承黎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帮助幼儿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热爱黎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实施路径

       创设探竹、玩竹、品竹、创竹四个课程模式,包含了教学目标、内容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感受倾听、游戏体验、想象创造形式,让幼儿亲密接触竹林,探寻竹子的秘密,为幼儿观察发现、主动思考、大胆想象、交往合作、动手实践等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兴趣、探究、热情、合作、谦让、意志、表达表现等良好品质,而且激发了幼儿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当前困惑

        (一)在实施小课题时,如何与黎族民间故事有效结合,达到融入的目的?

        (二)黎族竹文化范围广,我们要如何判定适合幼儿的内容开展活动?

定安县龙门镇中心幼儿园甘群伟园长

  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黎族民间陶泥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黎族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播价值。

       将黎族陶泥资源引入孩子们的生活,在游戏体验和倾听感受、操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道德观念、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良好发展,让他们了解和喜爱本土民族文化,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感,将民族文化意识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指南》的核心价值,将陶泥文化活动与一日活动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中体验、操作,观察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游戏愿望,不断优化环境材料和方法策略,探索和建构游戏化得课程体系。

        围绕:“文化渗透、环境育人”的理念,找准黎族民间陶艺文化与幼儿园环境融合的切入点,创设可供幼儿游戏体验和实践操作的黎族陶艺文化主题游戏环境,为黎族民间陶艺文化有效融入课程奠定物质基础。

  以陶泥文化活动为主线,在游戏观察中捕捉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领域教学的生长点。通过实践,如:泥塑、拉胚、彩绘、注浆等四大类别课程,让幼儿感受陶泥的特性,游戏陶泥,走进陶泥。

儋州市那大镇中心幼儿园王琳园长

  一、实践准备

        王琳园长就课题研究前期实地采风、资源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思路进行了初步分享,提到幼儿园努力筛选有益的传统文化资源嵌于园本课程中,尝试寻找融入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幼儿园的实际教育场域的策略,帮助儿童能够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尽情体验和充分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优秀的文化基因的教育目的。

  二、实践探索

        在确定思想进一步追随儿童初探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园紧紧围绕黎族文化资源的三个切入点,对资源进行本土化、园本化的筛选、整理及转化,通过故事引入、课程支持、材料投放将其融入儿童的游戏及游戏环境,在游戏的推进及环境创设中坚持追随儿童兴趣,尝试从儿童的平常生活出发,有目的、巧妙地将优秀传统元素根植于儿童所处的教育生态之中。

  三、实践思考

        在前期实践探索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支持儿童创造性的进行材料玩法的探索?如何在环境中自然渗透传统文化?如何践行环境育人的策略?”,王园也将这样的困惑带到本次分享中,王琳园长提到下一步将基于课程实践的探索尝试探索多主体协同(家长、社区社会资源的协同),多维度的实践探索(集体活动、亲子活动、户外研学、游戏活动等),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以课题为研究契机,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推动园本课程建设。尝试探索幼儿园本土化美育主题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

 乐东县佛罗镇中心幼儿园杨惠萍园长 

  杨惠萍园长以《“黎”家风情“锦”上添花——黎锦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和实践》为主题进行分享。

  明确其融入课程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环境创设营造出的黎族文化气息,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极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兴趣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民族自豪感的需要的重要性;她还分析了在资源利用上的便利,以此来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讲一讲、演一演、玩一玩(设置不同主题的游戏情境)、做一做(纺织、剪纸、花灯、陶泥等)、跳一跳中深刻地体会到黎族文化的内涵。

  并通过图片展示了本园在环境创设中如何融入黎族传统文化。从班级主题墙“有趣的黎锦”中三大板块(黎锦是什么、我设计的黎锦图案、神奇的植物染)到户外植物区投放孩子们绘制的各种鱼纹、鸟纹、植物纹的陶罐和小石头,环境中处处透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我们看到了在三楼长廊打造的“黎家小寨”游戏区,让孩子在有情境的环境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杨园长还展示了班级和美术室丰富的材料,有编织器、毛线、塑料针、手帕、绣棚、棉线、植物染材料、椰壳、米筛、箩筐、蓑衣等,满足了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游戏的需要。

乐东县大安镇中心幼儿园石琳副园长 

  石琳园长说由于今年的三月三主会场在乐东,会开展丰富的三月三系列活动,老师们在讲了黎族民间故事《三月三的由来》之后,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根据本土资源、园所的具体情况决定开展幼儿园“三月三”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园所活动、外出研学、集体活动、自主游戏、家园共育等多种形式推动幼儿的学习,我们策划了园所的三月三节庆活动,通过穿黎锦、跳团结舞、竹竿舞、做竹筒饭、剪纸、黎族传统农用具展览的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充分感受、体验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氛围和文化。

专家点评

  张连珍园长:

        在研学采风之后,建议多一些关于黎族竹文化的专题研讨,促进园本化,本土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环境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儿童经验的丰富程度,环境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自然元素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儿童文化浸润童心的程度,也就是说,儿童所感受的传统文化的状态决定了儿童对黎族传统文化感知、理解和相互关系的水平。

       因此,要将园所环境打造出浓浓的的黎族竹文化,可以助推孩子去倾听、触摸,去欣赏,去制作,园所的环境创设质量就是下一步课程建设的基础。

  课题指导老师田卓园长:

        环境育人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幼儿同环境的积极互动,幼儿经验的积累也是经过自身的实践操作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在亲身体验中才能获得。所以,要根据幼儿需要和主题内容进行设计,创设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区域活动,营造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操作环境。

        比如在音乐表演区里可以投放各种成品类竹木类的乐器,或是关于黎族传统乐器表演的图片,相关传统节日的介绍;也可以有让幼儿随意组合、摆弄探索的原材料,像竹筒、椰壳、石头、木棒等,适当投放一些民族服饰、配饰也能吸引孩子们的关注,孩子们自主游戏时可以尝试探索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声音,模仿节日活动的场景等。

给各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提建议

  谢林娇园长:

        游戏场地布置的创新,幼儿园可尝试创意性地布置游戏场地。要可以和黎族民间故事的情境融入,营造一些角色或游戏场景,孩子应该会喜欢,有带入情景的游戏体验可以让游戏的真实感更强、兴趣更浓。

  肖瑞星园长:

关于环境创设有如下三点建议:

        1.黎族文化大环境的创设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满足幼儿感知、互动的需要。

        2.室内环境创设应跟随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凸显当下的课程探究版块内容,展现纵向深入开展的过程痕迹,思考幼儿可以从墙面环境获取什么经验,而并非简单的黎族主题相关材料、图案进行平铺上墙。

        3.除了墙面,班级各活动区也应提供相应的主题材料支持,让孩子们在小组式的自主游戏探索中深化对黎族文化主题内容的认知,引发幼儿对主题的深入探索与兴趣。

  陈江媚:

        玩教具和图画书是具有代表教育资源。有体现文化价值观念、文化特色、生活习惯的图画书、玩教具等成为儿童的日常伙伴和精神食粮。我们可以在文化中找寻、探索、汲取创作的灵感,从幼儿的日常需要,从玩教具、阅读材料角度,用新的构成方法去展现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王冰萍:

       环境创设:教师要突显黎族特色的环境创设,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把幼儿的作品融入环境创设中,在环境中增加童趣,激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

        材料投放:教师投放的材料,要考虑材料是否足够给孩子创作和二次生成需要。结合主题需要适当添加其他不同材质、颜色、贴近生活的辅助性材料,让幼儿园的探索活动变得更有趣,让作品更生动、形象。

  冯艺麒: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幼儿能够亲身体验海南黎族黎锦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 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黎族文化独特艺术的感受。因此可以多增设和寻找各类黎锦的样式,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思路,自由设计图纹和图案。

  刘春蕾:

       在创设环境过程中,应思考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经验及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在哪里,应能够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如:创设“资源角”可以是幼儿园的楼梯角落、班级区角等。不同“资源角”设置不同主题,将收集的资源陈列要方便幼儿就地取材与游戏探究。

活动反思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反思是知识的沉淀,智慧的启示,思维的升华。

       培训交流现场,实践园的教师队伍们学习氛围浓厚,结合专家团队在课题研究中的指导,反思前期探索及实践,收获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课题组进行线下集中研讨活动

  线下活动结束后,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思维碰撞。

       🌻探讨挖掘适合幼儿的黎族竹文化课程与游戏。

       🌻探讨如何创编富有童趣的黎族竹文化故事。

       🌻探讨如何将园所文化打造出蕴含黎族竹文化氛围感。

思考与下一步计划

  透过专家指引,打开我们对下一步计划的思路。

        一、环境创设

        本着文化渗透环境的理念,在校园内创设与竹有关的环境,室外种植富有生命力的竹林,室内投放可观赏的竹盆栽,班级主题墙,同时打造竹艺品博览会,形成静观与手动相结合的模式,创作手工作品。创设黎工坊。打造黎工坊氛围,投放黎族元素材料。制作船型屋,布置有黎族特色的陶制品、织锦图案、竹木乐器、农用具作为氛围的视觉作用,投放可操作的竹片、竹筒、扎染、拓印等半成品材料、原材料。

        二、融入一日活动中

        投放不同长短、大小的竹材料到户外游戏区、班级材料区,丰富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游戏、手工、绘画等方式,全方位与竹亲密互动。同时投放竹绘本,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不一样的“竹”知识。开展集体活动,与竹子加强互动,创设不同领域的竹活动,寻找、发现、观察、想象、创作的方式,让幼儿知道竹子的价值及热爱竹子的品质。

        三、家园合作

        让家长带幼儿走进竹林,亲子探秘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环境,触摸竹子的手感,记录竹子的发现。

阅读 6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