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都有一个忘不掉的故事。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日子,却是最美好的时光。与枯燥沉闷压抑的氛围相比,从十年浩劫中苏醒,从混沌迷茫中回归人性,迎来百花齐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短暂如昙花一现,但却留给了人们最美好的记忆和永远的怀念!
因为短暂,所以今天的人们每每念及,无不唏嘘慨叹。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一个思想自由百花争艳的年代。
如梦如幻的八十年代,虽不富裕,虽不完美,但很丰满,内心富足。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八十年代,这三个比较合适:年轻--真诚--单纯。
那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是多么令人留恋啊!
(江边摄于重庆洪崖洞--“重回1980”。--2023.7.)
那个年代,家里所有吃、穿、住、行的商品都要去供销社、百货商店才能买到。八十年代也是时代的分水岭,在我们生活中,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巳逐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那个时代,出远门的工具,就是公共汽车。那个时候的公共汽车长得都是一个样子,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标志。
那个年代两人结婚,还没有“房子、票子、车子”一说,女方最看重的是小伙子的人品。姑娘们更愿意跟心爱的人一起吃苦,一起过熨熨帖帖的小日子。
八十年代的人,不会拿钱来衡量爱的深浅。只要两情相悦,出点彩礼意思意思就能把新媳妇娶进门。
身着绿色制服和头戴墨绿大檐帽的工作人员、人头攒动的营业柜台、堆积如山的报纸和信件…这是那个年代印刻在许多人心目中的邮局形象。
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是看电影电视,电影院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最大的精神娱乐场所。八十年代的影视剧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最受大众欢迎的无疑是那些紧张刺激、热闹好看的武打动作片。《射雕英雄传》、《少林寺》、《上海滩》里的武术功夫、侠义豪情,炼就了多少热血男儿的英雄本色!
那个年代,迪斯科风靡一时。当年的时髦青年扭腰摆胯,摇头晃脑表现的那一种自由奔放的精神,毫无拘束的快感,随性自由的乐趣,放在今天也是令人羡慕的。
以八十年代的经济水平,照相机还是一个比较奢侈的物件。对于普通人来说,别说拥有一部相机了,就是去照相馆拍照的机会都十分难得。所以当时的人对于拍照片这件事情往往都很看重,甚至搞得很有仪式感。人们在出门到照相馆拍照片之前,都会花上一番心思对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打扮进行一番修饰。如此一来,以前老照片里的人都显得英气逼人。
那个年代,流行风气开始进入内地,爱美的女性甩掉了长辫子,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烫发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那种头上卷着无数个塑料夹子的卷发技艺,至今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那个年代的女歌手,影响最大的首推台湾的邓丽君,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听邓丽君歌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依旧不减人们对她的想念,依旧不乏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怀念。
那个年代,人们谁要是能有一台电视机,那可是倍儿有面子,甚至会叫来街坊邻居,围着自家电视一起津津有味看节目,还能在一起聊家长里短
承载了几代人回忆的老式裁缝机,如今已成为一种收藏品。它带着时代的烙印,镶嵌着岁月的痕迹,在每个家庭不起眼的角落里,讲述着那个时代变迁与进步的故事
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街道上很少见到有小轿车,自行车是那个时代的标志。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还作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有辆自行车也是件很酷炫的事情。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家庭电话一出现,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消费时尚。那个年代,人们排队申请安装电话就像当年购买彩电、“抢”冰箱一样踊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话消费热。
那个年代,玩是孩子们最大的兴趣,虽然没有多少玩具,但他们却拥有返璞归真的快乐。那时候没有补习班,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聪明的一休、海尔兄弟、黑猫警长、花仙子…
那个年代的经典宣传画,纯真,朴实,积极向上,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回忆!
那个年代的水电费真是便宜。
棚户区拆迁,一个时代的记忆。
光阴匆匆而过,最美的时光,走得也最急。曾经充满了感性情怀,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终究是一去不返了,只留给了我们一个惊艳的身影。也许此时此刻,回忆就是对过去最好的纪念。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