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讲的故事

北风翼
创建于2023-07-27
阅读 2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妈讲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正好七八岁。那段时间,国家施行电力调度。当时我家在包头市东河区复成元巷49号大院,每天傍晚8点到9点左右都会停电。

一片漆黑之下,目不能及,人们无所事事。尤其是冬天,全家人都只能待在屋子里。只能靠一点烛光来照明。
围着这一点烛光,一家人倒也是其乐融融。每当这个时候,妈会教我们做手工,给我们讲故事。
用剪纸做一个小娃,手臂折出来,再粘上一块四方小纸;烛光下在墙上,投出影子。随着妈妈手的晃动,一个鲜活的小姑娘手中托着簸箕,一颠一颠的像是在筛谷子。

     妈妈的手真巧,她不仅会织毛衣,还能让缝纫机飞速的转动,随着家中牡丹牌缝纫机上线轴的不断跳跃,我和弟弟就有了自家制的军装穿。

于是,我们两人就在年三十的一早,穿了新衣服在大院儿邻居门前,到处显摆。

     我妈的嘴也巧,讲的故事跟真的一样。我听过很多很多的故事,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是我妈给我们讲的故事。

“有个姓杨的小闺女,一天提着篮子去山里给爸爸送饭,看到一只老虎伺机要扑向熟睡的父亲,小姑娘非常着急,一把抛下篮子,扑向老虎,顺势跨老虎脖子上,抓住左手老虎的额头,右手打向老虎的眼睛。巨大的老虎竟然被小闺女的勇敢吓坏了,受惊逃跑了。”
“妈,人比老虎还厉害?”弟弟和我都惊奇的问。

“这个故事的名字是杨秀女十二打虎。”妈说:

“她比老虎厉害是因为她孝顺,孝顺父母天降幅,孝顺父母的人老天爷也会帮助他,孝顺父母天降幅,懂了吧?”

“从前哇,有个小孩儿,从小就没了亲妈,他爸呢就给他找了个后妈。后妈又生了个弟弟。他爸是个地主,家里有钱。后妈想着以后把钱都留给弟弟。不想分给他。”

“嗯,还是亲妈好。”我和弟弟直点头。

“冬天最冷的时候,他爸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他爸赶着马车,手里拿着鞭子。两个孩子坐在车上。他爸回头看见,弟弟红光满面喜笑颜开的看雪景。再看老大冻得筛糠,一直哆嗦。”

“过去人家教严。当爸爸的一般比较严厉。‘看把你没出息的怂样!’挥起手中的马鞭,一马鞭就抽在大儿身上。”

“疼不?”我和弟弟都紧张的很。

“冬天穿的是棉袄。”妈解释说。

“然后呢?”我又问。

“然后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棉袄被抽破裂的地方飞出许多的芦花。到处飘啊飘的。”妈说。

“啥是芦花?”我问。

“就是芦苇的絮,像羽毛一样飘。”妈说。

“为啥不是棉花?”弟弟问。

“因为,棉花暖和。芦花虚腾。看起来厚实,其实根本不保暖。过去的衣服都是自己家做,不是街上买现成的。”

“两个孩子的衣服表面上一样,可是后妈在里边填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才会一个孩子暖和,一个孩子冷。”

“那后来呢?“我问:”他爸知道 老大的衣服是后妈给故意装的芦花。咋办?”

“他爸要把后妈给休了!”妈说。

“啥意思?”我问。

“过去的女人没地位,不工作靠男人吃饭。休了就是不要了,不管她饭吃了。”

“也是,谁让她坏呢。”我弟说。

“结果,老大跪在地上,手抱着他爸的腿。不让赶走后妈。说:‘现在我没亲妈,冻我一人。以后,如果我弟也没有了亲妈,两个儿子会一样受冻。’他爸心软了,后妈也知道错了。”

后来我知道,这个故事名叫鞭打芦花。

“妈明天再给你们讲,王璇儿卧冰吃到鱼,李璇儿卧冰扯了肚皮的故事。今天不早了,赶紧睡觉。”

后来我知道,这个故事名叫卧冰求鲤。
妈还讲,丁郎刻母、墓虎鬼、张宗昌,等许多的故事。

“嗯嗯。”我牢牢地记下了妈妈讲的故事。

妈讲的故事里,大都有世俗的大智慧。许多是姥姥传下来的,许多道理大约是来源于《增广贤文》

   妈的口头语也非常富有哲理。

“穷家富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银子不露白。”“养儿方知父母恩。”“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有骨头就能长肉。”

“没钱老汉力气大,有钱娃娃会说话。”

老头儿受了一辈子的苦力,自然有把子力气;娃子兜里装了钱,人也自然揣着胆。

“大地方的娃娃,小地方的狗。”

大都市里的孩子见过世面,虽说年幼但并不无知,相反乡下的狗儿,从不见陌生人,咬起人来下嘴必恨。
随着年龄增长,我对妈妈讲的道理也有了亲身的体会。
记忆中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哇,在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有一个馒头形状的大山,山下有一个叫赤堡的小村。”

“这里有一个女孩,聪明美丽,面如桃花,人称桃花女。有一天桃花女在河边洗衣服时,上游飘来一本泛着光的书。捞起来一看是部天书。桃花女一看就会了。然后就有了神力,治病救人,腾云驾雾。”
"那长生不老吗?"我问。

“嗯嗯,长生不老。”妈说。

“那是神仙吗?” 弟弟问。

“是有道行的人,还不是神仙,要修行后才能成仙。”妈说。
“咋修行?”弟弟问:
“听妈讲故事。”我打断弟的发问。
“桃花女喜欢桃花,自己就住在桃林里。过着清闲的生活。”
“有一年,有一条龙触犯天条了。老天爷就派泰山上的神仙,去抓他。”

“龙厉害还是神仙厉害?”我问。

“泰山上的神仙是谁了?”

“那就看谁做错事了。做错事的理亏。”妈说。

“神仙是泰山姥姥,叫碧霞元君,是财神赵公明的妹妹。和妈一样姓赵。”妈说。

“神仙驾着大鹏从天上追到地下。从山东追到山西,追了龙三天三夜。龙没地方跑了,正巧飞过桃花林,看到桃花女在桃树下品茶。”
“桃花女,会救他吗?”我问。
“说不好。”妈说。
“那咋办?”我问。
“龙就变小了,飞到桃花的花瓣茶叶下边了。”妈说。“桃花女一喝水,就把龙也给喝下去了。”
“那咋办?”我问。“就像是孙猴子。”弟弟说。
“神仙有办法。”妈说。“泰山姥姥有个法宝,泰山玉床,睡上一觉就投胎转世了。”
“那龙也跟着投胎了?”我问。
“是的。那样龙也没办法乱跑了。”妈说。
“另外呢,泰山姥姥本家有个凡人赵生泰,是个善良人家,家里刚没了一个男娃娃,挺难过的,就到庙里许愿。想再要一个身体健康的儿子。”
“泰山姥姥就想让桃花女去送子,也吧正好去人间修行一场。回来就成仙了。”
“咋送了?”我问。“桃花女有法术了。”妈说。
“天上过一天,地上过一年。桃花女问泰山姥姥‘睡几天呀?’姥姥说:’孔圣人,上次睡了几天?你就睡几天吧。”

“桃花女又问,‘睡着了,咋醒?’泰山姥姥指尖拈个花瓣。说:‘你睡着以后,我在你前襟上呢,放上一瓣桃花。等我把花瓣一拿开,到时候你就醒了。’。”

“那后来呢?”我问妈。

“明天,再给你们讲,该睡觉了”妈说。

“那妈你给我们再讲讲,山西奶姥姥的故事哇。”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不想去睡觉。

“妈是1949年8月18号阴历牛年七月二十四出生的。妈小时候住在山西应县臧寨乡北官庄村。奶姥姥有白内障,她把我拉扯到8岁,妈跨过桑干河从大同到包头。”

“妈,丁玲写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那条河吗?”我问。
“对!”妈说:“你大舅在大同当兵。他把我送到火车上,我还把老家的家具都带来了。小孩哪有钱?可是我和赶车的人说到地付款。”
“妈,你那是只有八岁,能搬得动躺柜,立柜,大缸?”我问。
“搬不动,鼻子底下有张嘴了。想办法呀!”妈说。妈骄傲的笑了“你姥姥她们做梦也没想到,我一个小女孩就把那么多家具,给从山西运过来了。”
“妈你真厉害!”我和弟弟都崇拜的看向我妈。

“妈,也不是都厉害。妈初中个子就是班里女生里最高的。遗传你姥爷一米九的身高。妈在十九中上完初中,就去兵团了。”

“后来,妈大串联的时候,当过红卫兵。还在北京展览馆,见到过毛主席,就是西直门动物园那边那个。”妈说。

“妈在河套地区的下乡戍边。后来偷跑回城,没有户口,就靠你姥爷养活。当时也很郁闷。龙龙,你要记住有骨头就会长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妈,有骨头就会长肉,我相信了!我今年已经四十七了。也很胖了。”我的眼又潮湿了。

“妈后来有了工作,去蛋库上班。然后才在恩义成食堂从洗碗低级工作干到开票的好工作。”妈继续说。

“我记得大王姨给我们捞的鸡蛋汤,没有汤全是稠乎乎的鸡蛋。”我记忆中,那是天下绝无仅有的美食。

“那妈卖磁带,是啥时候了?就是郑钧最火的那几年。”我问。

“妈买磁带是在三蛋的音响店。后来,为你上学攒学费,还在你爸二十三中做过早点,可忙了几年。”妈轻拂额头的汗滴。

“妈,照顾我闺女,替我弟带娃。儿子都记得!”我清楚的记得闺女和她奶奶首都博物馆之行的画面。

“妈,我爸很想你,我记得,当年我爸找对象的时候对你是一见钟情。给他看不上的人起雅号'移动的肉山’。”想起这件事,我就很佩服,我爸的幽默。

“妈妈,我一直没有告诉别人,你回天上的事情。担心爸爸知道。近来关心你的人微信探寻的也不少,我想是时候告诉大家了。”

“妈今天是你的百天。我想你了。”我想我妈了:“妈,记得疫情来的时候,你说老天爷来收人了。疫情都结束了,你还是要走吗?”

“妈以后就专管春天了,玉兰盛开的季节。每一朵花里都能看到妈。”我妈笑了。

“我妈赵玉春于2023年4月17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凌晨1;46分,梦醒。”
偈子:
春风如玉细雨洒,好梦人间修行法;如今圆满芙蓉园,万枝丹彩种桃花。
阅读 2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