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慢”艺术,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假期有幸拜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书中精选了窦桂梅校长听各个学科课时的感受和评价,有老师的上课片段、窦老师的评价、建议、改进措施等。她指出怎样才能让听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何评课才能给予教师真正的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书名虽为评课,却从听课、评课、写课、教师语言的规范化、教学机智等不同角度给人指引,使我获益匪浅。
构建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应为学生主动学习,幸福成长着想。语文是有生命的,字字句句的共情能够使学生与老师,以及作者结为一体。窦桂梅老师认为,我们应该让韵味来带活语文课堂。要实现这一目标,执教过程中,我们就要从核心词(即文章主题)出发,然后走进文字里细细琢磨、体会,从而感受文字的生命,让语词带动全篇。
语文的生命在于韵味,而韵味又藏在“读”中。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生,观千剑而后识器。”课堂上,我们要适时挖掘“读”,只有反复朗读,方能读出文章的味道和深层含义。只有朗读才能体味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从而让课堂达到语感、乐感、情感、美感的和谐统一。
好课无痕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窦老师说,“好课”是看不出“教”的痕迹的。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看似是随意聊天,可那常常高潮迭起,悬念频生,引导学生探奇揽胜的过程,都是老师刻意准备、精心筛选的结果。
窦老师建议:教师必须读书,善于思考,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哲学的高度去认识课堂“对话”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必须具备平等、爱、谦虚、信任、希望、批判思维等对话的必要条件,通过师生真正的对话,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思而后评
窦桂梅老师认为: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教师真正的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评课时,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人的角度想问题,不能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应该想清楚,被评课的这位教师需要的是什么,你评课的重点是什么。而且,不能仅仅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还应该在更广阔、更宽松的学术空间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所以,必须打破低效的平行对话的局限。她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评课不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评课就是要发现课堂的问题,而且问题就是执教老师的朋友,也是听课老师的朋友。
窦桂梅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评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式,盲目的听十节课,都不如认真的剖析一节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改变听课的方式,由听课者变成参与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备而听,深入到问题的核心,给每一位被评课的老师传递最真实的心声。讲出水平的同时,听出门道,评出名堂,让自己成长,也促进被评课的老师成长。
本期撰稿:周 筱
编 辑:周 筱
审 核:朱海茹
周筱,女,中共党员,一级语文教师,鄠邑区小学语文“名师+”研修共同体朱海茹工作室成员。获第二届西安市教师微课大赛区级优秀奖、第三届西安市教师微课大赛市级二等奖;“新时代·新关爱”大手拉小手千人帮扶活动先进个人;第十七届书信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鄠邑区小学语文“名师+”研修共同体朱海茹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0月,是西安市鄠邑区教科局命名的首批研修共同体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全员由农村学校教师组成的工作室。主持人朱海茹老师和工作室成员由甘河、涝店、祖庵、蒋村四个乡镇中心校及辖区分校的年轻骨干教师组成。共同体秉承“深入研究教学、不断提升自我、进行区域辐射”的工作理念,旨在建设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研究与交流的工作平台,形成特有的小学语文学科研培一体的教育科研团队。2022年被鄠邑区教科局教研室评为优秀名师+研修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