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相继举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奖励资金发放仪式”,农村基层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通过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奖励对象、条件、收入计算方法、奖励激励措施以及实施程序等内容,激励村干部、下乡能人、驻村干部积极干事创业、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创新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探索开辟多元路径,持续加强发展动能。
盘活资产资源, 筑牢发展根基 。 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进行全覆盖清理,弄清楚有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弄清楚有哪些方面多少资金可以用来发展集体经济,弄清楚有哪些资产可以用来经营入股。围绕各村(社区)“底子”,持续深化“支部+合作社+农户”抓党建促发展模式,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现实路径,构建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多方长期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围绕“一村一品”思路,编制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对基础薄弱村,采取支部联建、产业联盟帮带发展;对基础较好村,支持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对试点示范村,引导村集体将资金、资产、资源有偿投入到经营主体。使集体经济“壮”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
加大扶持力度, 增强发展活力 。 用好驻村工作队和定点帮扶单位优势,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充分整合农业、扶贫、供销等各个方面的资金、项目,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所挂钩集体经济项目进行结对帮扶,指导、扶持其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同时,注重吸引和利用社会资金投入,制定落实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借力发展。
“真金白银”的激励给村干部们一剂“强心剂”,奖励措施“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正逐步凸显。要坚持“千村千面、一村一品”,不断擦亮“土特产”名片,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谱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