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党支部2023年7月份党支部学习汇报

豆芽公主
创建于2023-07-26
阅读 7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根据省教育厅及校党委办的工作部署,语文党支部召开7月份支部专题教育活动。只不过这次的学习形式因为暑假假期的到来,而由线下集中学习改为了线上自主学习。虽说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支部同志没有任何的懈怠,领学同志依旧认真学习,完成任务。

一、任务安排

       李敏支书提前安排领学人员,本次领学的老师有:蒋灵萱、汪红萍、段佳铭、方少堂、王智、黄芳。领学同志认真学习,就负责章节制作课件并写个人感想。

二、领学分享

方少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指明了永葆中华文化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创造了熠熠生辉、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必须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段佳铭:

       一、不断提升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陶行之说过,唯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学科的发展趋势。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法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高质量、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是教育的古训。我一直深信,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对话的感情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的过程,这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师生双方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强而有力的保障。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会有很多,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倾心倾力去完成、去实践,这样才能取得强效。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汪红萍: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意见》,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结合实际,制订方案,抓紧贯彻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 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 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

黄芳:

       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这种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深邃思考和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这种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教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考察学校,同师生代表座谈,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新时代教育实践中焕发出蓬勃生机、绽放出真理光芒,指引了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种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心存“国之大者”、心系人民群众的教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教育扎根人民、人民教育服务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走访各类学校、多次深入各地校园、频繁与广大师生书信联系,聆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盼,深刻阐释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解,一次次寄语激扬梦想,一声声问候温暖人心,一次次嘱托照亮前行之光。

蒋灵萱: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实基石。作为中学教师,我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推进教育公平上做的努力。比如国家实施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面约为百分之二十,这一政策的感受我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年,只要家里能提供相关证明说明家庭情况的学生,我们都能给予他们政策的帮扶;又比如海南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纵观全国教育发展水平,海南属于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国家给予了海南的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又比如在高中教育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加强支持力度,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前些年风靡一时的“择校热”情况已逐渐消失。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有国家在缩小区域、城乡、学校差距上的具体做法。在财政投入上,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给予优先保障,坚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尤其在2016年,明确了“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即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在师资力量上,我国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教育文件,为推进教育公平出台一系列制度保障,让人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此问题上做出的努力,也更加坚信教育均衡、教育脱贫目标将会如期实现,我们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明天。

王智: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影响力教育对外开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政府宏观引导与学校自主发展相互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统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一、广开渠道,全面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工作。认真贯彻“广开渠道,促进交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交流工作方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外教育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引智培训项目和出国任教项目,在海外设立教育办事处,为教师海外培训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

二、全面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可以越来越大,内容可以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需求越来越旺盛,成效将越来越显著。积极引进国外预科课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一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宽了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就学选择,提高了学生综合竞争力;促进了学校的能力建设,提高了学校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竞争的能力;加快了苏州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国际化、现代化。

三、支部同志认真学习

四、小结

      伟大的时代蕴育不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也能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党员教师们在工作中带好头、当先锋,作表率,持续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政治本色!为加快太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新时代教师形象,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完成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阅读 7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