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烧烫伤?
烧伤是指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人体组织损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水疱、肿胀或皮肤缺损。避免火灾可有效预防烧伤。
烫伤是由热液、蒸汽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烧伤是热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损伤的统称,也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性疾病。
常见致伤原因
5种热液:热水、油、汤、粥、汽;
5种盛放热液的容器:暖水壶、茶水杯、热(汤、油、水)锅、电饭煲、饮水机;
5种炙热的物品:电烫斗、摩托车排气管、火炉盖、烟囱、电焊加热金属;
4种火焰:厨房用火、酒精火焰、烟花爆竹、火灾;
3种致电击伤的物品:插线板、电源插座、老化线路;
4种致化学烧伤的物质:草酸、洁厕灵、管道疏通剂、食品干燥剂。
临床表现
1、烧烫伤深度分级
Ⅰ度(红斑性烧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敏感,表面干燥无水疱
Ⅱ度(水疱性烧伤):
浅Ⅱ度:剧痛,感觉敏感,有水疱,疱皮脱落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
深Ⅱ度:感觉迟钝,有或无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创面潮湿
Ⅲ度:痛感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严重时可伤及肌肉、神经、血管、骨骼和内脏
2、烧烫伤临床分期
3、中国应用广泛的面积计算法方式
紧急处理措施
1、水火烫伤处理的原则是尽快脱离热源,迅速离开现场。
2、观察的生命体征,比如意识、呼吸、脉搏,如果有问题,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且打120急救。
3、紧急处置口诀:冲、脱、泡、盖、送
冲:将烫伤部位用干净的流动冷水冲洗至少 10 分钟,水流不宜过急。流动的冷水可迅速带走局部热量,减少进一步热损伤。
如果疼痛感较重,可延长冲浸的时间。如果没有冷水,可用无害冷液体代替。一般的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很少,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担心可能发生感染。如果在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井水、河水也可以使用。
脱: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去除。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强行剥脱。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剪刀头向上,避免被尖锐的剪刀伤到或弄破水泡。
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戒指、手表、皮带、鞋子或其他紧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泡:将烫伤的部位在冷水中持续浸泡 10~30 分钟,可缓解疼痛,进一步散发热量,而在烧伤极早期的冲洗能够减轻烧伤程度,十分重要。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及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以免造成体温下降过度。(因为动物和人的实验提示,20分钟的冲泡,对以后伤口的愈合最好,需要植皮的最少,并且导致低体温的概率也最低,所以,目前都推荐这个时间。冲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长时间冲对伤口的愈合没有发现好处。)
盖:通过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减轻疼痛。对于颜面部烧伤,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送:最后,如情况较为严重,及时送至可治疗烧伤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处理错误方式
误区1:用冰块代替流动水冰敷 烫伤后的皮肤组织没有表皮保护,变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冻伤皮肤。
误区2:伤口上涂抹牙膏无益处,涂抹以后会使皮肤热气无处散发,只能往皮下组织深处扩散,从而造成更深一层的伤害,还会增加创面恢复的难度。涂抹酱油会,首先酱油不具备治疗功能,加重创面脱水、损伤。颜色掩盖创面,还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情况的判断。
误区3:对于一些化学品比如生石灰,因为其遇水后会释放出热量,所以不能立即用水冲。如果真的被石灰烧烫伤了,这时需要从皮肤上擦掉或者用刷子刷掉再用水冲洗。
误区4:烫伤后抹有色药水 红药水是含2%红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剂,可用作杀菌剂,含重金属汞,且杀菌效果较差。紫药水会在烫伤创面结一层痂,导致创面情况被掩盖,药水的颜色也同样会影响烫伤创面的判断。
误区5:严重烫伤病人烦渴时,可给少量的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不可以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的开水,而导致病人出现脑水肿。
误区6:因为你手上有细菌,不能像医生那样进行无菌操作,挤压或撕破水疱后更易引起创面感染。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烧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