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促发展,研究伴成长 ——唐山市古冶区第二实验小学王美玲

女人不美、照样迷人
创建于2023-07-25
阅读 10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校省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与实验融合的实践研究》已经顺利开题,作为小组成员,我利用暑假期间阅读并学习了相关知识,现对《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一书做如下阐述。

作者:汪贤泽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在新中国成立后尚是一个“新鲜事物”,从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算起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但是,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它必然要从为了测验而测验中突围,走向促进学生学习的教育性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正是这一走向中的重要支撑。本书结合英美等四国的经验,探讨了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要素和实施环节,并就我国的情况做了尝试性的研究。

朗读片断

00:00
04:22

阅读感悟

  读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一书,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感受颇深、深感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与欧美模式存在的差异,当然这是由我国实际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考试大国,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世界鲜见,但在评价知识和技术方面、无疑又是小国。

       结合本土经验,当前实践中的各级考试很少以学习、教学、学习者的能力的共同期望为设计基础。不同的考试之间没有联系、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教育质量,难以应对日益强烈的问责要求,更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面对如何缩小这些差异,新课程标准所提出并蕴涵的"为了每一位同学发展"的理念也是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可塑性和巨大的潜力。它认为真正的有效教学不是灌输,而在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概念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身的知识框架。因此再将课程标准纳入课堂教学的程度来划分,教师群体的思维就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 因此将课程标准融入课堂教学尤为关键。这种观念给各级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带来新的可能性,只有建在这一理念基础上的学业成就评价才能直正应对今日的公众问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业改善。

       时代赋予了学业评价以新的内涵,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基于课程标准实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让学业评价真正成为帮助教师洞悉学情、引领学生学习的"高参",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推手"。

阅读 10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