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相遇,
都是又一次美好的启航;
每一次研修,
都是又一次凝聚能量的成长!
盛夏美如斯,正是奋进时。崇川区名师培养共同体暑期研修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第三天。此次研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怀共同的教育梦想的一群人又一次相聚,大家聆听着、思考着、蜕变着……
新一天的学习在妙趣横生、扣人心弦的“学员微演讲”中开启,被随机抽取的3位学员走到台上,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分享各自的研修感受,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获。
“研研”夏日,行而不辍。导师、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张建平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立足学科本质 实现育人目标》的专题报告。
张教授学术素养深厚。他从学科育人的理论逻辑、本质特征、价值实现和案例呈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努力践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学科实践为路径的育人新方式,应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第一要务。张教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领,也有生动翔实的学科育人案例介绍,让“学科育人”的理念牢牢根植于每位学员的心里。
大家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互动,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上午的活动由通师一附幼儿园副园长沈天承主持。
下午分组以“学科育人”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分享各自的实践和心得。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余星辉老师分享了自己学科育人的做法,她说,以经典诵读为载体,通过语言浸润的方式,借助跨学科的活动,丰厚学生的文化沉淀;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推动文化传播,从而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王敏老师结合自已执教的课例,和大家分享了以“预见”“遇见”“育见”为主要策略,从学生、文本、方法等角度达成了育人目标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期待在探索学科育人的道路上和大家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陈玉婷老师结合张教授讲座内容,回顾了自已的既往做法: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学习情境,挖掘学习内容中的育人元素,在学科教学中科学地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习得知识、获取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格。
顾娟老师分享了自己班级“日记接龙”的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表扬、鼓励等积极评价,让学生成为活动的自觉、积极的参与者,获得认识的快乐、发展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
俞晔老师从幼儿园教师的角度阐述了对“学科育人”的理解与实践,和大家分享了幼儿园的课程育人:通过挖掘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的育人功能,让孩子们怀着向真向善向美之心,快乐成长!
陆艳老师联系了窦桂梅老师的《葡萄沟》一课,从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过程的细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学情境的创设、主题思想的解读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学科育人的理解。
学员们发言后,导师们作了精彩的点评。
张蕾导师和学员们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强调”“建议”“共勉”。她建议各位学员要在学科育人的过程中“强调”理论观念,“建议”反复品读各学科的课标,希望各位学员在培训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共勉”,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博览群书,在研修中继续前行。
张建平导师结合学员们撰写的学科育人案例,提出学科育人首先要基于学科,其次,深挖内容,提取育人因子,增添相关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抓住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最后在目标中体现学科特性。
花爱民导师提出学科性要借助教材、融合教材、拓展教材,在生成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思想、问题,无痕地将育人浸润在学科教学之中。
唐铁生导师和学员们分享了女排运动员龚翔宇的故事,提醒老师要将学科育人落实到行动上,抓住育人案例的重点,在案例中体现学科性、过程性和故事性。
陈爱萍导师以幼儿教育举例,提出学科育人要以人育人,挖掘生活中的育人因子,将育人落地而行。
束必权导师肯定了各位学员的成长,对各位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有莘莘学子”“胸有教育情怀”“手有匠人功夫”,尊重学生、以真情爱护学生,成为一名人民之师。
丁锦华导师分享了自己的育人故事,鼓励学员们做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袁怡楠老师说学科育人要尊重儿童心理,用问题情境的驱动走近儿童的心灵;要尊重学科本质,用核心内涵涵养理性品格。当冰冷的知识变成火热的思考,美就产生了,学科育人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王芳老师认为学科育人是用学科育人,不是再另起炉灶;学科育人,不仅要用学科的素材育人,更是用学科思维育人;学科育人,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学科育人的阶段性。
黄永明老师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体育学科通过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的形成。
丁凯老师说信息科技学科育人是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实践,搞好情景教学、团队协作,关注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鞠敏老师从关键词“建构体”“过程”出发,谈自己对学科育人的理解。她认为学科育人的前提需要读懂学生,理解学科本质。在信息科技学科中,可以从“用技术打动人、用思辨牵引人、用实践激活人、用迁移发展人”四个方面来落实信息科技学科的育人路径。
保佳媛老师认为,不能忽视科学史和科学家故事所蕴含的学科育人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思维品质,以“像科学家那样”学科学,以科学的态度追寻科学学习的本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规则意识、创新创造意识及文化自信。
卫美林老师认为育人先育己,只有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在科学教学中,创设利于学生发展提升的环境和活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蔡晓燕老师提出,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德育因素相结合,帮助学生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提高基本数学素质,掌握数学方法和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在导师们的点评中,学员们邂逅了最前沿、最丰实的思想引领。
周立栋导师从育人视角展开,对照育人目标,结合学科特征,从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到课外辅导,解决一个问题,描述一个现象,都需有根有据,合乎逻辑,旨在培养学生理性品格,赋予孩子理性精神。
孙国春导师指出,首先要理清学科育人的概念,重视学生的德育,通过德行教育培养人。其次剖析了学科育人的路径,通过深度学习,创设育人情境,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学科能力。最后强调学科育人具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
钱建国导师从学科育人的内涵出发,指出育人案例的撰写要擦亮标题、照亮现实、明亮逻辑、做亮活动;案例描述防止总结报告式、整体打包式、成果三点式;案例结果要看得见、有成效、有效应,要长远。
杨浩导师强调学科育人要关注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他结合具体案例谈了体育学科中以学科知识育人、学科技能育人、学科活动育人、学科思想育人、学科文化育人、学科生活育人。他说,学科育人要抓住学科本质,走进学生心理。
朱玉如导师从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出发,提出作为一名培养对象,要立足课堂改革,践行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科育人理念放在教学重中之重,鼓励我们树立远大目标,远大理想,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一次研修,就是一次成长;一次分享,就是一次共赢。一天的潜心学习结束后,老师们心得满满,大家纷纷把一天的收获倾注于笔端……
暑期的多场研修,场场都让我很激动。专家们鲜活的实践,创新的思考,理性的提炼,给予了我精神的滋养,这是智慧的滋养,让我的心灵飞扬着幸福。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启程,都要跨越新的成长之阶。未来的日子,我会带着对育人的关照,对学科本质的思考,对问题的反思,不断向上飞扬,向下沉潜,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教育! (袁怡楠)
从张处长的讲座中,我感受到,案例不仅仅记叙着教学行为,还记录着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闪耀着思维智慧的光芒。案例具有真实性、育人性、智慧性。(朱家辉)
盛夏的郁郁葱葱里,名师培养共同体的暑期研修如约而至。在一场场思想与知识的盛宴中,智慧火花萌生与迸发,留下成长的足迹、岁月的印记。在这里,我们细数一项历时二十年的科研成果里的点滴汗水,感慨怎样的坚定,才能坚持立足儿童的完整发展,不断地深入与丰厚。我们厘清学科育人的来龙去脉,纵观自身学科特点,挖掘育人价值,在阐述与思辨中明晰崭新的方向。夏日悠长里,梳理着过往一年里的实践与探索,反思与提炼,为更笃定的出发补充能量!(保佳媛)
向下扎根,
根深才能叶茂;
向上生长,
厚积才能薄发。
我们期待,
期待明天更多的收获……
采写:郭燕华、陈玉婷、卫美林、黄永明
统稿、制作:郭燕华
一审:王 玲
二审:秦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