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带学生到哪里去?

丹丹
创建于2023-07-25
阅读 15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00
03:17

      整本书阅读目前学生面临的阅读困境是:学生读过不等于读懂。“整本书阅读,带学生到哪里去?”这是彭才华老师讲座的主题,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彭才华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教学,

   是把学生带到

他们自己

到不了的地方!

      如何将学生带到他们自己到不了的地方?怎样让学生不仅读过,还能读懂整本书?彭才华老师执教的《昆虫记》、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路径和策略。

     彭才华老师带来示范课《昆虫记》整本书阅读,他构思巧妙,前后紧扣“卷首语”、反复领悟“卷首语”,从科学之眼、文学之笔、哲学之脑、赤子之心四个维度来解读《昆虫记》。原来科普类读物不光只有科学、文学,还有哲学和生命值得我们去思考。

      王崧舟老师抓住情感逻辑与教学逻辑统一的“离别”这根主线,以童声合唱《送别》导入,围绕:铺垫基调,感受“离别”;回顾情节,梳理“离别”;聚焦性格,思考“离别”;选择典型,体悟“离别”。通过这四个环节王老师完成第一部分“离别:永远的童年”。“离别”不是王老师让孩子读这本书的目的,他又以“联结生活,触发成长;切己体察,表达成长。”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善良,看见自己的坚强,看见自己的责任......从而达到“成长:永恒的主题”这一阅读目的。

       成长是人一生的必修课,每一个人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成长。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我又该有哪些成长?

1、舍得花时间读书、选书。

       无论是王崧舟老师还是彭才华老师,他们都是把市面上能买到的这个书的版本都买来读,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个版本推荐给学生。光是读完这些书,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在这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中,导师们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握、对故事的主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试问,自己在带着学生读整本书阅读时,哪有花费这样的心思和时间去选择最适合学生的版本?哪有花费这么多时间去研究整本书,读透整本书?

2、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王崧舟老师反复强调,整本书阅读要按照“整本书”的规律教,教出“这本书”的个性来。向爱平老师提出了“五定”的路径。

       首先我们要定课型。整本书阅读有三个课型,读前读物推荐课、读法指导课;读中读程推进课、读解交流课;读后读书展示课、读点探究课。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目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他独有的特点,我们要把握读物的特质,确立读物价值,分析读物需求,制定读书规划,设计读书活动。第二定主题。《城南旧事》以“离别”为起点,把孩子带到成长的路上去;《昆虫记》把孩子带到科学、文学、哲学、人性的路上。第三定目标;第四定内容;第五定策略。“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如果在教学中总是这也想要,那也想抓,舍不得落下一个知识点,最后的结果可能会不尽人意。我们需要一本书锁定一个语文要素,再设计出相应的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让课内外阅读充分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

      王崧舟老师的城南旧事,为学生搭建了许多支架,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情境支架——为整本书阅读奠定基调。

      开篇观察《送别》的作词、作曲者,聆听音乐;中间电影视频播放时伴随《送别》清唱;结尾再次播放《送别》。学生自始自终都在《送别》的情感基调中。

语言支架——为整本书阅读渲染氛围。

       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语言就有高超的“架桥搭梯”艺术,疾徐有度、跌宕起伏的情感化语言节奏,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美、节奏美的同时,也领悟到绚烂多姿的语文之美以及生命之美。

图表支架——为整本书阅读构建场域。

       课堂上王崧舟老师给予了学生语言的示范和表格的示范。王老师利用表格来帮助孩子们梳理小说结构,让本就已经阅读过小说的学生们在头脑中对小说的框架有了更清晰地呈现。这也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第一个方法——简化,即梳理整本书的结构,把书读薄。

       理清小说结构后,王老师出示了第二个表格,让学生去梳理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品质,从而把握整本书的主旨,这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第二个方法——深化。最后,当孩子们将小说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把自己带入到角色中再读时,他们的心境跟初读时已经完全不同了,而这就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第三步——内化,即接受整本书的滋养。

表达支架——为整本书阅读升华情感。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离别呢?”拉近了学生对离别的体会。课堂上学生的表达让人泪目,学生是真得懂得了离别的伤感、无奈、惋惜、心疼……当其中一个孩子说到自己与父亲的别离,哭诉着这么多年不知道父亲去了哪里,王老师温柔地抚摸着孩子:“孩子,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不说了,不说了……”王老师的声音早已哽咽,他一个简单的抚摸,一句轻声的“就到这儿”,也让台下听课的我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力量。全场上下,时间静止,空气凝结,无不沉浸,无不心颤,无不泪潸。结尾处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和那些人离别的场景,把“现在”小英子心里想说的话说给他们听。学生的情感在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中升华。

       研修之旅,飞纵即逝。愿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路上,跟随名师的脚步,且听且思,且思且行,提升文本解读和阅读策略指导的能力,致力于学生、课堂的发展,砥砺前行。

阅读 15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