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TA

阅读 6325

如东县第十五期

“教育艺术与管理智慧”高级研修班

研修简报第二期(总第98期)

(摄影:黄托)

七月的复旦大学,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如东县第十五期“教育艺术与管理智慧”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进入了第三天。分享我们的故事,笃行致远,凡所经历,皆为成长新台阶;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触摸前沿,紧跟潮流,开启共生新纪元。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而初心不改,使命不变,面对席卷而来的科技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实践当下,以坚定的信心决胜未来。

金牌主持

【岔河中学 吴燕飞】

有这么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人必须要有渴望进步、渴望成长的驱动力。掘港高中张远林校长选择了三十年扎根如东教育,矢志不渝、笃行致远;于港初中汤建军副主任选择了乡村教育的热土,孜孜以求、拔节成长;县发展中心教学研究科副科长、物理研训员郑克东选择了专业成长共同体,与尔携手、协同共生。他们的选择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了如东教育的多姿风采!在分享中学习,在启示中收获,让我们汲取三位同行的经验智慧,成为不断前行的源动力,成长自己、成全学生、成全学校,成就如东教育更好地明天!

微分享•我们的成长

【微分享一:卅载笃行致远,喜看佳木葱茏】

掘港中学校长、书记张远林由一名客籍新教师成长为如东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用“身在异乡心非客”“不待扬鞭自奋蹄”“风好正是扬帆时”“佳木葱茏而可悦”四句话分享自己三十多年来扎根如东教育、奋斗进取的发展历程,表达对如东教育和掘中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继续笃定前行,为掘中事业和如东教育做出新贡献之决心。

【微分享二:凡所经历,皆为成长】

于港初中汤建军副主任以一名乡村教师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从乡间原野中走来”——见证村小撤并,教育逐步走向优质均衡;“我为乡村教育代言”——借力身边资源,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在城乡花圃中往返”——追逐名师脚步,促进个人能力提升;“我在乡村田埂上远眺”——砥砺前行,在磨练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微分享三:相遇,协同,共生】

县发展中心教学研究科副科长、物理研训员郑克东围绕“相遇、协同、共生”三个词语,分享“如东初中物理教师共同体”八年来的做法与成果。在“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学科名师”三期共同体的建设中,实施三个方面的探索:“在心里面相遇”——热爱物理教学,渴望专业成长,创建聚心团队;“在实践中协同”——多层阅读,共同备课,都爱上课;“在研究中共生”——交流研讨,同生共长,硕果累累。

金牌主持

【马塘中学  张志祥】

面对数字化时代、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如何站稳三尺讲台?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主动创新、主动担当才是如东教育人应有的本色,才是如东教育人面对新技术新时代的应有态度。

专家报告

【主题报告:数字化革命与ChatGPT开启人类新纪元】

【专家简介】

刘钢,复旦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CS创新创业中心主任,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IT人才标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内容概述】

刘教授通过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技术都是试金石,我们应该与时代赛跑,变被动为主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开辟发展新领域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使命任务。

本场讲座刘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通过汽车行业剧变的启示与警醒引发了我们对教育行业未来的思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思想金句】

(1) 数字化开启了人类新纪元,ChatGPT再次开启了人类新纪元。

(2) 不断突破固有认知的边界,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内容,也将重构对数字时代的认知。

(3)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转型革命,转型就是渡劫,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4) 科技权利越来越成为唯一的决定力量。

(5) 未来扑面而来,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唯有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6) 传统教育考察的是对有限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未来考察的是对无限知识的掌握能力。

(7) ChatGPT技术中,学习能力和成长能力才是关键。

(8) 创新源于多样性,伟大的创新更是如此。

金牌主持

【如东高中  卜冬旭】

江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有渊博的学识、有跨界融合的思维,有扎实丰厚的学养,让我们真正领略了科幻潮流的魅力。讲座既有对科幻作品的解读,也有对科幻母题的剖析,更有衍生出的对人性、文明、历史、种族的深刻哲思。我们要将这种火热的创新激情带回如东,让每一位同志做到眼界有高度、胸襟有宽度、读书有厚度、言谈有适度、办事有力度,持续掀起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潮、高潮。

专家报告

【主题报告:科幻潮流与重大母题及重要作品】

【专家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

【内容概述】

科幻可以让我们想象未来的世界和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未知的探索充满好奇和期待,也可以反映出当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类的存在和未来的关系。江晓原教授从他无意间介入科幻研究、国际科幻潮流、科幻四大母题、科幻电影的巅峰及若干思考五个方面与我们作了精彩分享。我们关注科幻作品,科幻作品后面的思想价值和它的思想背后的科学资源更值得深究。科幻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反思科学,让我们思考未来,思考人类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幻作品特有的思想价值。

【思想金句】

(1)科学知识不是客观的,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

(2)要在科幻作品中看到思想。

(3)科幻小说中对人性的拷问,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小说。

(4)人类所受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对抗黑暗的。

(5)科幻电影的特殊价值在于用故事提供“思考平台”。

(6)当代科幻作品的普遍特征之一,不再以歌颂科学技术为已任。

研修感言

🌊未来已来,数字化时代,教育形态如何转型,实施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切实回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人才和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这是摆在新时代每一位教育人面前的重大命题。唯有不断学习研修,拓宽视域眼界,更新育人理念,主动应变求变,才能不负使命,培养二十年后具有核心竞争力,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东县掘港小学  沙建华) 

🌊未来什么模样,未来学校教育如何发展,在人工智能跃层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教师发展怎么样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学习,提升育人能力,踩准节奏,尽早布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让我们学生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能为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科技兴国才能落地生根!

(如东县马塘中学 张志祥) 

🌊我不认同江教授“反科学的科幻才是国际潮流”这个观点。反科学科幻推崇破坏,缺少建设,看不到未来。既如此,何需创新?我希望科幻作品能帮助人们拓展思维,预测和引导科技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实验中学 吴丛铎) 

🌊在刘钢院长《数字化革命ChatGPT开启人类新纪元》讲座中,我们的认知在不断被打破、被重塑,从0到1的突破可能不是我们来创造的,但我们要学会转变、适应,用战略性的前瞻性思维去改变现行教育中不符合时代的部分,让孩子们在未来造物时代驾驭智能,而不是被智能控制。

(县逸夫特校 王小艳) 

🌊刘钢教授的报告带给我的思考:今年是AI元年,人类进入了“弱人工智能时代”,据推测,到2060年,人类将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到时候,机器人的智商将达到人类同等水平,这意味着机器人有可能替代人类。AⅠ技术的高速发展倒逼教育人做出研判,未来教育往哪里走?未来的人类又需要哪些能力?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出的“三感三力”,即“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方向。

(县教师发展中心 冯军) 

🌊刘钢教授的讲座,对我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是无以复加的。AI+技术革命必将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师者”角色,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重新反省教学中现化技术的运用。我们要在与AI+协同发展中“互塑”,在教学中可以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创设智能情境,但教师一定要有超越和驾驭智能技术的能力,而不是被智能技术束缚,因为在教学场域中,师生共情,才能偕作偕行。

(如东县教体局 苏兵)

🌊刘钢教授用具体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数字化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早已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这样的时代变革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数字化教育的需求,不断学习、创新、实践,提高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如东县双甸中学  陈相)

🌊如东教育精英的成长微分享,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所打动,予我启迪,受益匪浅。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热爱学习,潜心修炼,不断成长;二要善于实践,敢于创新,形成特色;三要团队合作,交流研讨,同生共长。

(如东县岔河中学  喻爱华) 

🌊刘钢院长关于数字化革命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科技与人才战略的前瞻性,明晰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的战略思想。ChatGPT(人工智能)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将不仅是便捷,更会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已包围着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的老旧思维,接纳新生代的数字精神需求,谋划数字校园建设,借助数字技术增强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培育具备科学素养和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掘港街道童店初级中学 邢飞) 

🌊刘钢院长的讲座警醒了当下的教育,警醒了教育者应主动提升战略性、前瞻性思维,关注科技前沿,要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教育工作者的眼界决定学生的境界,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打开视野。

(如东县栟茶初级中学 苏海燕) 

🌊无论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客籍教师,还是“深谷幽兰自芬芳”的乡村教师,亦或是“奋力托举玉汝成”的研训员,都是如东教育灿烂星河中的点点微光,他们用热忱、坚守、无私描绘了如东教育佳木葱茏、繁花馥郁的锦绣篇章。面对技术革新对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冲击,如东教育人信念如磐、蓄势前行。

(栟茶镇栟茶小学 周海燕) 

🌊聆听了刘刚教授的报告《ChatGPT开启人类新纪元》,有了颇多的思考。精彩的报告告诉我们: ChatGPT对基础教育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十分有利。ChatGPT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对话。ChatGPT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马塘镇教育联络组  黄建卫) 

🌊听了上午刘教授的讲座,我觉得我们完全不必焦虑将来孩子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因为对人类的文化进化来说:新技术总是以淘汰老的生产方式来淘汰旧劳动,但是新技术总是以创生新的人类需求来创造更多新劳动。作为教育工作者,迎接ChatGPT挑战,我们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品质,推动他们主动、跨界、合作学习。

(如东县掘港高中 张远林)

🌊ChatGPT的出现,又会带来一次知识的呈现和送达方式的颠覆性跳跃,将对学习开拓新的可能性:一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撑;二是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平台与工具,通过拓宽学生学习的视界,使学生转化为一名知识的生产者,这是ChatGPT最值得令人期待的新赋能。

(如东县实验小学 周陈平) 

🌊数字化已不陌生,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等,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常接触使用。今天聆听了刘教授的ChatGPT,让我再次感受到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博大与神奇,精准化低成本的数字化一定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手段,期待着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优秀辅助工具,让教育真正寓教于乐。

(如东县锦绣幼儿园 钱芸)

🌊新技术崛起的背后,蕴藏发展的新趋势。刘钢教授用真实的事例,揭示了ChatGPT开启的新纪元,让我认识到两点:首先,教育教学要培养孩子的深度学习能力,这是面对未来未知世界的能力;其次,个性化的教学可以减轻教学的负重,因为精准、可达的教学,尊重差异、立足学生、分层学习,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县教师发展中心 郑克东) 

🌊江教授旁征博引,经典信手拈来、胜似闲庭信步,用他渊博精深的学识、跨界融合的思维、扎实丰厚的学养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也让我们真正领略到科幻潮流的精彩魅力。今天的讲座,既有对科幻作品的品评,也有对科幻母题的剖析,更是衍生出对人性、对文明、对历史、对种族的深刻哲思。我坚信,我们对讲座中丰富的想象力、火热的创新激情进行深刻领会学习后,定能做到“眼界有高度、胸襟有宽度、读书有厚度、言谈有适度、办事有力度”,持续掀起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潮高潮。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卜冬旭)

🌊刘钢教授的报告让我对人类数字化新纪元的变革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字化时代新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具备信息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如东县教体局  丁晓红)

🌊刘教授的报告,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大知识时代来临,我们教育接下来的路在何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战略谋划,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做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让教育发展方向更准、路径更明。在时代变革之际,我们要在工作中要继续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

(洋口港实验小学 黄俊俊)

🌊刘钢副院长的报告,打破常规思维,用他的研究与思考带领我们在数字化发展的世界里“半日游”。他用事实与数据告诉我们生活中悄然发生的变化,特别是ChatGPT的问世,各种表现堪与人类相媲美,更是开启了人类的发展新纪元。未来已来,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做好准备,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原有的自我认知边界,主动作为,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如东县三盛幼儿园  于金莲)

🌊数字化革命的到来确实开启了人类新的时代,数字化革命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通过个性化学习、跨时空学习、数据驱动决策等方式,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并推动教育向更加灵活、创新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缪鹏)

🌊刘钢院长的《数字化革命ChatGPT开启人类新纪元》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作为站在时代变革潮头的教育工作者,当如何融入其中,将区域自信与自我认知提升到更优化、更科学、更具有前瞻性的领域,提出了更严峻的现实研究课题。落实到当下,首先得打破固有思维,重构科学认知,直面新变革,激发思考争鸣,在不断实践中重塑自我,助力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东县少体校  王红蕾) 

🌊面对呼啸而来的数字化革命,我们如何应对?如何体现我们的教育担当?听了教授们的讲座,我们深深认识到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尽量让自己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加强思考,不断探索,尽最大努力让我们所从事的基础教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借助数字化工具、用好“互联网十”等,在做好精准减负的前提下,不仅仅办适合学生自己的教育,更要主动应变、求变,主动做适合孩子发展特长的教育。

(新店镇初级中学  花亚军) 

🌊ChatGPT的横空出世,以及更新迭代,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未来已经呼啸而来”,在这个“未来”时代里,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适应这个“未来”时代?还在唯分数论做传输知识的教书匠,将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用陈旧的教育方式作为教育人的行走方式?还是顺应未来之变化做前瞻性思考,更新理念,主动识变、应变和求变,以不辱时代之使命。

(县教师发展中心 秦亚飞)

时光清浅,夏意浓郁,掬一捧清凉,盈一怀清香。新技术冲击固化的教育现状,新科技照亮崭新的教育生活。赴一场绝妙的科幻之旅,迎一次强烈的思维冲击,追寻教育创新的路上,我们将新鲜的科学素养,深刻的哲学思维,回望过往的勇气,直面未来的果敢,汇成发展节点上的原动力。从此,我们的观念变得鲜活,我们的灵魂变得丰满,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盈。

复旦走笔

疯狂的数字

如东县宾山小学  顾新红

1

数字,一出生

就自带疯狂基因

印度人发明了它

摁了个阿拉伯名字

于是,阿拉丁神灯附体

魔性十足

2

“0”和“1”,最简单的母题

被人脑和电脑赋予魔力

化身神奇的种子

在全世界疯长,占领了农耕的土地

也摧毁了老农的镰刀、锄头

还有千年深信不疑的农谚

3

不满足于简单计算

算法,疯狂地迭代、回溯、分治

数字摇身

语言、指令、模型、网络

人,创造数字也被数字统治

4

一张隐形的网

互联一切,每个人

被精确计算和定位

却无法,打破数据的孤岛

就像思念无处不在

内心依然孤独

5

数字一旦疯狂

固有的形态

裂变,雪崩,回声,失真

思想的碎片,重新组合

像前世的爱人在今生相遇

似曾相识,又无比陌生

摄影:冯    军

编辑:陈    杨    尚文进 仇鹭鹭 

          喻爱华 叶飞飞 王红蕾

          黄俊俊    赵真木 薛    晴

审核:李    涛    冯小临

阅读 63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