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为破解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新样态,培养具备文化自信、实践精神、创造能力的新时代少年儿童,无锡市倪凯颜、施萍一名师工作室,直属陆早才名师工作室举行联合教研活动,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王月枫老师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
无锡市施萍一名师工作室成员蒋娟老师主持
01 专家引领唤醒思考
专家介绍:李 亮
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教科院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李亮博士应邀前来为三个名师工作室50多名学员现场授课。作为一名多年深耕语文教研领域的专家学者,李亮博士亲历过一次次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面对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带来的又一轮对语文教学的新挑战,李博既有着专家学者的高屋建瓴,又葆有着贴近一线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
李亮博士以“新课标,新教学”为话题,侃侃而谈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深厚理解,精辟见解。“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博散文诗一般的漫谈语言,把学员们带进夏日茂盛如蓬的思想境界。
李亮博士跟学员们回顾了新课标颁布一年多来,江苏省教研室以此为核心开展的实践研究,特别是他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以新课标实施中关键问题为导向,紧扣新课标核心概念的两场高规格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感受和体会着李博士带领江苏小语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坚定向前的信心,留下的坚实印记,学员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内心的敬意。
科学把握语文教学“新导向”
李亮博士肯定了此次三个名师工作室的联合教研活动,定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教育的火花。关于新课标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样态,他指出要坚定不移按新课标指引的方向向前走,关键要科学把握三大新导向,即育人导向、素养导向、实践导向。李博从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基础性实践谈起,强调了实践性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特征,语文教学要真切让学生“学会听”“读起书”“认起字”“写起来”。
李博士的观点瞬间令学员们产生了强烈共鸣。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正来源于此,似乎一时之间“非任务群不语文”,该朗读的,该书写的,似乎不知道如何取舍和穿插。李博士基于一线教师的困惑,基于语文专家型学者的深厚底蕴,面对一股股“热潮”而保持着理性科学思维,牢牢抓住语文的根本岿然不动,使学员们领略到了语文专家型学者的从容与风范。
新课标理解的“新视角”
李博士对新课标的理解与研究始终在路上。结合诸多专家学者对于新课标究竟“是什么”的解读与研究,他反其道而行之,指引老师们穿越丛林,窥探本质的表达,畅谈关于新课标理解的几个不一样的视角:新课标提倡的“任务群”不是对过去语文教学的否定,不是对现行教材的隔裂,不是要推出固定的教学范式。
李博对新课标理解的三个“不是”,给学员们打开了理解新课标新教学的全新视角。从“是什么”出发,通盘更新,从何而新?从新到新,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是迷茫和困惑;而从“不是什么”出发,却引领我们回到百年语文的经验和智慧中,追本溯源,继承创新。李博指出,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斯霞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于永正的“儿童语文”等,都是历经时间淬炼而积淀成的语文教育宝贵经验。
秉承新课改“不变”的本质
李博士鼓励老师们要看到此次新课改的变化,也要看到其不变的本质。首先,语文课程标准的底层逻辑没有太大变化,语文究竟是什么?学语文究竟为什么?语文究竟教什么?究竟学什么?语文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其次,课程内容“基本面”不变,日常语文教学仍然要地认字、朗读、读书、背诵等为主。最后,语文学习的基础方式也没有发生变化,仍然遵循着“回到常识”“守住基础”“夯实基础”的基本原则。
新样态在于“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围绕“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实践”这个话题,他指出语文教师要守住、尊重语文教学的常识,夯实基础,兜住底线,不忘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使命,即帮学生打牢基础,培养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还要回到跨学科,立足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积累、感悟、迁移能力,还原语文的本真。李博士勉励老师们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在变革的大时代中守正创新,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小学语文课堂缤纷满园,但不要忘了出发点和自己的初心,这样才能走得更稳健。
无锡市直属陆早才名师工作室学员
无锡市倪凯颜名师工作室学员
无锡市施萍一名师工作室学员
02 主题交流 行知相长
三个工作室的成员认真聆听,积极思考,通过分享微讲座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
❖陆早才名师工作室成员李真老师分享了《在语言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她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实用性阅读教学为例,谈“整”“融”“跨”的设计意图;“学”“玩”“探”合一的复式情境;“教”“学”“评”合一的任务驱动。其提炼的多维度整体、多学科融合、多媒介跨越的设计思路及角色赋予乐学、玩型任务趣学的操作路径,教学评一致的评价理念打开了工作室成员们对实用性阅读教学的思维视域。
❖倪凯颜名师工作室成员陆静艳老师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畅谈《为理解而教——统编五下第八单元结构化学习方案设计思考》,她指出,以多元融合勾连大概念与理解性教学,大单元结构化学习方案设计的关键是实践性,支点在大概念。她倡导的以终为始、境脉关照、星级评价、学习迁移、单元反思为工作室成员们理解结构化学习、大概念提供了学习的支架,思考的范例。
❖施萍一名师工作室成员陈彦旭老师结合前期工作室对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索谈《让阅读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以<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为例》。她回顾了工作室《和你一起读书》相关研讨活动内容,结合《小鲤鱼跳龙门》谈整本书阅读指导,为老师们打开了整本书阅读指导的一扇窗。
下午,李亮博士对学员们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作了《层级进阶:新课标理念关照下的阅读教学新样态》专题报告,给学员们再次带来思想盛宴。
三位工作室导师与李亮博士合影
03 心得分享 学思悠长
李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坐在郊外农庄的会议室里,参加三位特级教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交流各工作室近一年的活动成果,聆听专家李亮老师漫谈课程标准语境下的教学改革。所闻所感有如绿荫幽草繁盛滋长,满满的收获感胜过花开带来的喜悦。李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底层逻辑,讲授自己对于新课标语境下的教学改革观点“实践是有层次的”。“此次活动中,科学实用的理论指导,接地气的实践经验,如晴日暖风催生了我教学心田上的麦气,为我的教学之路又添了几分底气。
周小琳:
工作室代表的微讲座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李亮老师对新课标理解有着不一样视角,“我们既要看到变,也要看到不变。”是的,更多人看到的是新的变化,都一头扎进了轰轰烈烈的新的研究、新的创新中。但我们也应该在看到变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变之处,即我们要坚守的一些东西。李老师提到了课程的底层逻辑未变,课程的内容基本面没变,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没变。也就是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是夯实基础的工程,要坚守好语文教学日常,在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李振楠:
无论是李亮老师的专题讲座,还是三位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的微讲座,都让我收获颇丰。其中,“跨学科学习”这个话题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既要强化不同学科的相互促进渗透,互为影响甚至干预,也要强化语文学科的本体意识和独立价值。为此,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科转化能力,将语文学科内容更为自然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结。要在持续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主动跨界,构建同一主题之下不同学科的知识图谱,将知识领域与其边界可视化、直观化,进而再分解为活动所需达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知识架构多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冯若泓:
本次新课标学习活动立足鲜活的实践案例,直击语文课程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新课标语境下的语文学习充满语文味。李亮博士分析的语文课程三“不变”就指向于语文味的坚守。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如何改变,都要扎扎实实聚焦语言文字。正如李亮博士所说,新课程标准的“新”并不是对过去的否定,守正创新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在发展路途上,我们要坚守初心,坚定不移地尊重常识,守住基础,坚定不移地回到“语文”,坚定不移地沿着新课标指引的方向行走。
张瑜: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度,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浦珍慧:
本月参加了三个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活动中,三个工作室代表成员向我们作了微讲座分享。这学期在陆老师、李老师的帮助下,我研磨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节课,并在锡山实小展示,在听了李老师的分享后,我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如何更好地呈现“整”与“融”与“跨”的多维设计等等,从整个摩课过程到课后研讨、反思再到这次李老师的分享,收获颇多,我将继续探索,笃行致远。
陈梦圆:
“尊重常识”“守住基础”“回到本体”,这是李亮老师在讲座尾声提到的三个关键词,对此,我深有共鸣和启发。回归小学语文教育的常识,做好语文教学兜底工作,回到语文的本真,其实仍要实实在在地开展“听说读写”活动,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身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丰厚自己的语文知识素养,在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的浸润与运用;要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培养阅读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度和高度;要鼓励学生乐于用笔自由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洪梅:
本次活动由三个市级工作室联合举办,给我们的暑期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李亮博士强调语文的教学要坚持育人导向,学科应当是培养人的,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母语育人重在“化”字,教化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作为新时代一线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首先应该继承语文教学的本质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和创新。回归本质、回归儿童,走上语文学习的本真和回归之路。 同时,对“变”的内容,要秉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不忘本来,继往开来。
陆薇琳:
很荣幸能在陆早才工作室学习,在这次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中,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感谢三位老师的分享和李亮老师的讲座,犹如一盏明灯,引导我追寻光的意义。李真老师做的《在语言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汇报让人深受启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看到李亮老师,领略专家风采,内心十分激动。他以精辟的教学理论,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他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无不影响着我,惊叹之余,更多的是反思。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加强学习,守正创新。
许黎颖:
工作室成员代表的三个微讲座分别从“综合性学习”任务群、“大单元结构化学习”、“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三个主题进行阐述,这是一线教师课堂实践的沉淀,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可学习、可操作的真实案例。李亮博士以“新课标,新教学”为话“变”,也要看到“不变”,语文课程的“底层逻辑”没有变、课程内容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守语文之真,见未来之新,小学语文课堂才能缤纷满园。
夏日暖阳万物长,浓郁教研悦时光。高屋建瓴的专家指导、思维碰撞的沙龙讲座,为工作室的伙伴们探索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带来无限的启发。期待学员们能通过本次活动,获得启悟,取得真经,创新育人理念,创生改革行动,创建新型课堂文化与样态,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