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着神奇的力量,
四季变迁,
花开花落,
生命萌发。
在自然的魔法下,
孩子们和小麦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邂逅。
每次带小朋友们去散步,他们都会被种植园里的各种植物吸引,兴高采烈地飞奔过去,蹲下来仔细观察,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还不时地与老师和同伴分享他们的小发现。
一天,孩子们被绿油油的一片“草”吸引了,从此,小朋友们和这片神奇的“草”结下了不解之缘,共生、共长。
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解这片绿油油的“草”,原来是小麦啊!小麦历经寒冬的洗礼,愈发浓绿,似乎要把积攒了一整个冬天的力量全部释放出来,拔节、抽穗、开花,每一个步骤都踏实、认真,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再到蹦蹦跳跳,欢乐又惊喜。
小朋友们会时不时地去看望小麦,观察、记录小麦的生长,下雨天也不能错过。
每周五的户外写生日,他们用心记录小麦的成长。
他们时常惦念小麦,希望小麦赶紧成熟,经常向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幼:老师,我们的小麦什么时候能成熟啊?
幼:小麦成熟以后怎么吃啊?
幼:等小麦成熟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五月的风吹黄了小麦,带来了小麦丰收的消息,也开启了一段孩子们探秘小麦的欢乐之旅。
抓住一把小麦,拿起小剪刀,咔嚓咔嚓收麦忙!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忙得不亦乐乎。
“老师,你看我剪了一大把!”
“哇!我找到一个超级大的麦穗。”
“老师,快点拿袋子来,我的小麦碎了。”
“老师,这个麦穗怎么黑了啊?”
……
孩子们在收割小麦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每一颗小麦粒的珍贵,在心里种下了一颗节约粮食的种子。
麦子成熟了,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每一个麦收环节,晾晒、脱粒、除糠等,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切实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与麦子密切接触的过程中,老师们看到了积极主动、互相帮助、爱思考、会合作的幼儿。
小小的麦子在幼儿与生活、幼儿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让幼儿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着、收获着。关于如何让小麦“脱粒”,幼儿想出了各种办法,直接用手剥、用棍砸、用脚踩、用车轧,充分展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精神。
怎么把小麦变成面粉呢?
利用班级现有的材料,孩子们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用蒜臼捣,你10下,他10下,大家一起来变变变,小麦真的变成面粉了。
生活中,哪些食物是用面食做成的呢?馒头、包子、油条、面条、蛋糕……生活中的面食非常多。怎么才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呢?那就从发面开始吧!
从面粉、面团到发面,这个过程中幼儿一起寻找教室里最温暖的的地方,帮助面团寻找保温材料,观察等待发面,幼儿的探究欲望在一系列的操作中进一步加强。
一起制作面食喽!
哇!面团好软啊,真好玩!
我要做一个发面饼!
我想做一个最特别的馒头。
小小的面团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大又变小,有的变成小兔子,有的变成小猪,还有一条中国龙。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在动手操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香喷喷的发面饼已经做好了,大家快来品尝一下吧!
呀!好香哟,真好吃!
在美食分享中,孩子们尝到了亲自动手制作的滋味,美味又满足。
形态各异的“馒头”也做好了,送到厨房的蒸箱里,期待它们神奇的变化。
香喷喷的花样馒头,让孩子们垂涎欲滴,轻轻地咬一大口,软软的、香香的,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满足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
小麦变成面粉,是一种质变,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各种感官对面粉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在一系列活动中,他们学会了认真思考,学会了去创造,懂得了分享、合作,更收获了无数的快乐。
此次遇见小麦的课程之旅是一次幼儿主动学习的探索之旅,萌发幼儿对生活中感兴趣事物的积极探索欲望,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主动放手,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专业理念,为今后有效的师幼互动打开一扇门。
《指南》中提出:“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育是无痕的,源于生活,渗透生活;教育是有痕的,记载着孩子们的足迹和成长。
历经四季,小麦的一生启发幼儿智慧,种下一粒种子,一段新的旅程又开始萌发,期待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期待每一个幼儿在神奇的大自然魔法中继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