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承,共享非遗, 小小中医师体验营

福州第十六中学弘毅级(13)班
创建于2023-07-24
阅读 26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中药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瑰宝,其博大精深众人皆知。 

       7月23日,弘毅级(13)班的同学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了知名中医馆一一瑞来春堂华林馆,体验了一场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之旅”。通过“中医课堂”、“实践课堂、亲子体质辩证”等,同学们亲自动手称药、认药,制作中医贴画和中药书签,解锁中医“望闻问切”之奥秘,对中医养生调理和医学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医文化的博大精神加以认知,当了一回小小中医师。

·签到·

  同学们早早来到医馆,认真地在签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期待着活动的开始。

  瑞来春堂的陈美芳医生给大家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渊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锁中医“望闻问切”之奥秘。

·中医课堂·

解锁中医“望闻问切”之奥秘

·壹·

西医、中医最大的区别?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从思维方式到到治疗方法都不一样,尤其是检查方式不同。

●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不舒服就治疗哪里。

       比如一个人头痛、胃胀反酸,西医建议去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治疗,通过抽血、

CT、胃镜等仪器检查后,再用药。

中医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贰·

中医“望”诊,看什么?

  望,简单来说,包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

●望诊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望五官等。

       望诊首先是望神,看你是神智不清还是神志清楚,判断一个人的大致状态。

       察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比如说健康的人面色红润有光泽,脸色发白,那可就是气血不足或脾虚寒。

       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肥胖可能是脾虚,喜静卧可能是虚症或寒症。

·叁·

中医“闻”诊,包括什么?

●运用听觉和嗅觉的手段,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

●听声音

       以辨正气盛衰为主。

       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

·肆·

中医“问”诊,问哪些问题?

  问诊是指中医采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现在症状、治疗经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明朝张景岳曾编有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伍·

中医“切”诊,“切”什么?

  切是指切诊,即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而最常见的切诊,是切脉,又称诊脉。

  陈医生娓娓述说着中医药的神奇奥秘,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对于陈医生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实践课堂·

实践小课堂一一识药


  同学们通过医生讲解了解了每一味药材的外形,性味,及功效。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纷纷拿起药材闻一闻、看一看。

实践小课堂一一称药


自己动手称一称

认识戥称

  使用戥称正确方式(腰板挺直,戥称与眉同齐。饮片称好后戥称保持平衡。右手大拇、指食指持毫,手心向外,中指、无名指、小拇指自然弯曲。左手虎口把持戥杆细端方向。)

看看大家的姿势标不标准?😄😄😄

实践小课堂一一贴画、书签制作


开始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咯

作品👆👆👍👍

·亲子体质辩证·

三伏贴体验

00:15

三伏贴制作过程👆👆👆

同学们体验三伏贴👏👏👏


·结业典礼·

领取毕业证书,收获满满

合照😄😄😄

·领取伴手礼·


消暑茶饮包、纯中药驱蚊水、理疗体验券

·研学心得体会·

00:07

主办方:瑞来春堂华林馆

供    稿:弘毅级(13)班

撰    稿:李一炀妈妈

供    图:周粲烨妈妈等

视    频:李一炀爸爸等

审    核:周意

阅读 26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