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7月22日),隆重热烈、史无前例的“西北大学77级、78级、79级校友毕业4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届校友集中返校活动”已经结束一个星期了。
图1 返校活动宣传板
图2 毕业生照片纪念墙
图3 返校活动宣传板
然而,关于对这场活动的议论、评说却始终在持续中,犹如一块石头丢在河里,其涟漪不断扩大延伸,久久不能停息。一方面,由于这场活动规模大、规格高、组织严密、接待周到、氛围热烈,得到广大校友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领导的致辞,还是各位校友的发言,都无一例外地提到西大精神,特别是校友更是强调以校训为主要内涵的西大精神对广大校友的深刻影响。
这些致辞和发言关于西大精神的论述引起了校友的思考和讨论,而在会后不久,就不断有校友的文章问世,特别是我们班两位同学的文章,更是受到各方瞩目,引起了广泛关注。
两位同学的文章,既表达了对西大精神的理解,也有对我们班在这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些优良特质的描述,即:不仅人心齐、参加活动人数多,而且风气好,讲话发言不事夸张,绝口不提自己的职务、职称以及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只着重表达母校对自己的教育、老师对自己的恩泽、校训对自己的熏陶(顺便说明,当年历史系仅设历史、考古两个专业,历史专业50名同学,考古专业20名同学。由于专业少、人数少,整个年级只分历史班、考古班两个班。后来考古专业发展成为目前的文化遗产学院)。
这些探讨和议论,也引发了校友对不同院系、不同班级在这场活动中表现的关注,某院系某班级参加活动人数多少,风气如何,氛围怎样,也成为大家评议的内容。我们班的良好表现,得到了了解情况校友的好评,有校友评价我们班的聚会为“干净的同学聚会”、“简单的快乐和纯粹的情谊”,还有一位我的不是校友的朋友,看了我们班同学的相关文章后,由衷地表示,“聚会很温暖,很热烈,局外人看了都亲切、羡慕”,甚至有其他院系的校友说,如果倒退40年,就要上历史系了。
上述情形以及种种议论,不由得使我对这场活动中院系班级的表现以及体现的风气,加以了解,进行思考,也为以后学校更好地组织校友返校活动提供一点参考。
根据有关资料,77 、78级、79级三届学生共招录大约2400多人,报名参加这场活动的校友大约700多人,参加人数占全部三届学生人数不到三分之一。而我们班50名同学,其中2人病逝,2人毕业后不久即失去联系,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达到34人,虽然其后因有急事不能到会者6人,实际参加活动的同学为29人,但是仍然占比超过60%,远远高于全校参会比例。反观有些院系,参会校友少的令人惊讶,甚至有的班级无一人参加。
那么,为没什么不同院系、不同班级对待校友返校活动的态度如此差别之大?或者返校聚会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风气、校友反映出的情绪也差异明显,校友给予的评议也天上地下?这使我不由得进行细细思索,这种差别从何而来,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别,我们班凝聚力为什么这么强。
仅从我们班历来的活动状况分析,可能可以初步得到如下的推论。
不同院系不同班级对待校友返校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院系这个班级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气,以及由于这种风气所造就的凝聚力。而这种风气和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优良的传统。我们班50名同学(仅有女生5人),根据我们当年入学时的学生名册显示,对学生类别划分为回乡、应届、知青、工人四类,其中应届极少,其次为知青(也即中学毕业不久,尚未工作,参加复习考试的城市青年),更多的还是回乡和职工,所以年龄差别甚大,当年最大的27岁,最小的16岁。大家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每天宿舍、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五点一线,抓紧时间学习,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在系党政领导和老师们的严管善教下,我们这个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委、团支部、班小组健全,坚持定期开会,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在当年可是必须的、自然的);我们坚持教室、宿舍值班制度,每天有同学负责打扫教室、宿舍卫生,擦黑板、扫地、抹桌子、办壁报。学习之余,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曾经爬过翠华山,登过小雁塔,去过兴庆公园,游过周至楼观台,教学实习则跑遍陕北。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关心集体,热心班级事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无论是学习中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大家都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自然而然地得到强化,在学校和系里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加,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取成绩、赢得荣誉。这个优良的传统一直保持至今,凡遇班级活动、同学有事,同学们在班干部组织下,都会积极参加,费心出力,携手相助。
图4 学生时代在校西门合影
图5 在延安教学实习留影
图6 延安革命纪念馆留影
图7 在兴庆公园门外留影
图8 浏览小雁塔留影
图9 小雁塔顶留影
图10 红楼(原办公楼)留影
图11 毕业合影
二是有组织的核心。我们班不仅大家普遍关心集体,热心班级活动,而且始终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核心。学生时代的班团组织和班团干部,在毕业之后的40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同学从外地回到西安,班团干部就会联系同学和场地,为外地同学接风聚餐,并帮助外地同学解决相关问题;有同学到外地出差,只要当地有同学,就一定会去探望,当地同学也会热诚接待,陪同到处参观;有同学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难题,班团干部都会积极地组织大家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在毕业的40年里,我们班组织了多次返校聚会,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从各地奔赴西安、回到母校,回顾往日时光,畅叙同学情谊,其乐融融,其情切切,总是那么让人难忘,又总是让同学们期待下一次的团聚。特别是2019年,我们举行入学40周年返校活动,班里干部召集部分同学,提前筹划,研究商议,广泛发动,充分准备,收到了良好效果,从各地返回学校的同学达到31人。我们向母校赠送了纪念碑石,向历史学院赠送了自己的各种著述,向老师赠送了水杯,与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进行了座谈,参观了学校博物馆和校史馆,进一步增强了同学情谊,密切了与学校和学院的联系,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记忆和深刻印象。在学校举行的这次毕业40周年返校活动中,学校的每次部署,我们班都进行及时的沟通商量,认真安排,抓好落实,包括:接受学校安排的视频采访,组织返校报名,统计文化衫尺码,搜集提供个人照片,安排外地返校同学住宿,协调往返长安校区车辆,推荐同学代表班上接受学位授予和向老师鲜花,确定历史学院座谈会上发言同学名单,联系同学聚餐场地,等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落实到位,班干部发挥了应有作用,确保了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取得了满意效果,受到了广大同学热情好评,得到了学校和学院充分肯定。在这样的氛围中,班级的凝聚力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弥,反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凝聚力不断增强,战斗力日益提高。班干部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为大家所认可、所信赖,成为同学们的主心骨,成为班集体活动的发动机。
图12 毕业后首次聚会合影(可能是1993年)
图13 毕业25周年聚会留影
图14 2009年韩城聚会留影
三是有热心的同学。尽管同学们分布多地,远隔千里,存在行业差异、岗位不同,但是大家都非常珍惜同学情谊,不计较个人名利,不讲究所谓身份地位,十分看重和乐于同学相聚。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集体中,更是有一批热心的同学,为班级活动默默贡献,无论班级的任何活动,都能踊跃参加,费心出力,出资捐物,毫无怨言,而且乐此不疲。有的同学经常相邀同学小聚,互通信息,畅谈友情;有的同学充分利用自己工作便利条件,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各种有利有益的信息;有的同学遇到班级活动,宁愿推掉其他安排,错失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机会,也要赶来与同学见面;有的同学在自己患有伤病的情况下,拄着拐杖也要从遥远的外地,赶回西安;有的同学利用出差、旅游机会,不辞辛苦,辗转奔波,与同学相聚欢谈;遇有同学子女结婚,我们就会有一批同学到场祝贺,并且跑前跑后,招呼帮忙;遇有同学生病,我们就会有一批同学前往家里或医院进行探望;遇有同学病逝,就会有一批同学前往家里吊唁慰问;遇到同学大规模聚会,在班干部提前商议、安排部署下,有一批同学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进行具体落实,联系活动场地,接送同学往返,解决食宿条件,热心服务,周到细致,做好每一个环节,办好每一件事情,使大家感到舒服便利,不但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而且增强了同学们以后继续相聚的愿望,使同学们联络、团聚的人数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凝聚力越来越强。
图15 接待外地返校同学
图16 接待外地返校同学
图17 入学40周年返校活动留影
图18 入学40周年返校参观学校博物馆留影
图19 入学40周年赠送学校纪念石(琢玉)
图20 入学40周年拜见张岂之老师
最后,我还在思考,究竟以校训为主要内涵的西大精神对我们班同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班同学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究竟是什么。尽管我不能完全代表全班同学,但是,我还是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在西大精神熏陶下,在优良班风长期影响下,我们班——七九级历史系历史班形成了“团结友爱,互敬互助,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勇于担当,重诺守信,克己奉献”的精神。这不仅是我们班以往能够保持稳定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石,也是我们班未来继续发扬优良班风、期待毕业50周年相聚的强大动力。
当然,以上只是本人结合我们七九级历史班情况进行的初步思考,提出的粗浅见解,纯属于一管之见。其他同学可能更有全面深入的思考和真知灼见。其他学院、班级也有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图21 毕业40周年迎外地同学返校
图22 毕业40周年历史班考古班会场合影
图23 毕业40周年回历史学院合影
令狐培选
202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