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四中语文组暑期培训学习简报

莹莹
创建于2023-07-22
阅读 10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暑期培训语文学科学习简报

临沂四中语文组二〇二三年七月二十日

江南袅袅,烟波画桥,虽不是烟花三月,但夏日的扬州城依然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个荷香四溢、诗意正浓的盛夏时节,我们汇聚运河之都、瘦西湖畔,饱览美景,尽享美食,聆听专家讲座,领悟其中真谛,共同拥有了渴盼已久的诗意和远方。
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掌握与教学应用,临沂四中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了由山东省智慧教育研究院举办的“普通高中学科大单元教学”暑期培训活动,为期六天的培训让我们收获良多,对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全体临沂四中语文人将以这次研修为新起点,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并肩携手,共进共赢,在高中语文教研教学的新征程上形成特色,绽放光彩!
7月15日,第一批研学老师在扬州恒春源大酒店报到。
7月16日上午9点,举行了开班典礼,典礼之后合影留念。10点,全体研学老师进行国学诵读;接下来,济南教研院副院长李勇作了题为《以改革的姿态应对新高考改革》的专家报告。下午,无锡市教科院教研所所长胡晓军作《把理想做出来:新高考背景下新课程实施的行动策略》专家报告。
7月17日上午,在语文学科会场,邀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林祥举行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实验》的讲座;下午,扬州中学特级教师陈国林作了《新课程背景下回归本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报告。
7月18日,在语文会场举行了两场报告,分别是扬州中学特级教师陈桂华的《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和扬州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宏根的《基于统编教材,探索素养导向的语文大单元教学》。
7月19日,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纪念馆进行红色主题教育。
7月20日上午,在各学科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举行结业典礼。下午第一批研学教师返回临沂。

学校领导与参加第一批研学的语文

物理、政治三科教师合影

语文大家庭研学合影

李成副校长在开班典礼上讲话

齐芳军主任在国学诵读环节进行领诵

卢德兴主任在国学诵读环节进行领诵

语文组杨超文老师在国学诵读中进行领诵

学习剪影

记得认真、听得入神

语文组高一备课组长刘霞老师在结业典礼上代表语文组进行汇报

周祖红、崔淑萍、武倩、刘晓、王丽玮、臧庆霞、王文超、李晓、裴英、鲁梅、庞丽娟、吴梦雪等语文组老师的研学笔记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临沂四中语文组研学心得

每一次反思与改进都是成功的基石

刘 霞


7月16日上午,有幸聆听了济南教研院副院长李勇教授《以改革姿态应对新高考改革》的专题报告,收获颇丰。
    新高考,尤其是山东的新高考,对于教师教学来说,难度大、任务重,想要胜任就必须进行自我提升。新形势下,学生选课走班,教师的教学也要相应的有了新的变化,新木桶理论、图钉理论等启示我们,当下的高考更看重的是学生的长板、优势,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的把课上好,把握精准性和实效性,尽最大努力的帮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养,打好高考这一仗。李教授的报告也梳理了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应该怎样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
下午聆听了胡晓军专家的报告《把理想做出来:新高考背景下新课程实施的行动策略》,受益匪浅,感触颇多。本次培训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发现自己教学上有缺点有待改进。要与自己的昨天告别,要多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新课改以来,好多教师包括我,换汤不换药的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式教学,整个课堂完全在老师的思维指引下一问一答,表面看好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很少有自己思维的空间。我们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得更累。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专家的讲座大多围绕一个主线:那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后,我想说,本次培训内容对我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帮助很大,感受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接下来的几天培训,必将严以律己,认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学习与实践中探索回归之路

周祖红 段瑞霞

    7月17日,全体语文学科教师在四楼鄱阳湖厅听取了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林祥与江苏扬州中心特级教师陈国林两位专家的报告。这是一场听觉盛宴,无论是专家的语言,态势还是理念、思想,都体现着基于传承传统的现代的教育气息。两场报告,将育人理念贯穿始终,使我们收益良深。

    上午,徐林祥教授就“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实施”这个话题展开了讲解。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意义,二是“语文教学任务群”的教学,三是“语文教学任务群”的反思。关于意义,徐教授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首先填补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空白,其次推动了语文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其次徐教授对语文教学任务群的教学和反思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内容丰富且条理清晰,让我收获颇多。

    徐林祥老师在阐述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时,指出学习任务群的积极意义,引领语文教学改革,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有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讲到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部分,徐老师引经据典以大量的资料与数据,为我们廓清了许多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迷雾,徐老师倡导语文教学应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一个目标,而不是把三维目标切分开来,三维目标并不是三类目标,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整体。徐老师指出我们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不是以往的简单模糊的工具性、人文性。同时徐老师强调,今天以“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并没有否定“双基”。我们依然需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高中统编教材使用的情况来看,还很难说说‘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已成功落地(温儒敏)”。

下午,陈国林老师从“新课程下背景回归本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一角度作了深入细致的报告。现代文阅读教什么,确实是困扰我阅读教学的一大问题。听了陈国林先生《新课程背景下回归本体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我深受启发。阅读教学该做的事是什么,是语文教学应该反思的问题。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该做什么呢?新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认同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提高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就是做该做的事,除了做该做的事,还应该做正确的事。就阅读教学而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绝对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大量的阅读、感悟、积淀而来的。因此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背,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体、阅读本体、文本本体、学生本体,不要让语文沦为政治课和人文精神布道课,而是要掌握阅读基本规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培养感情、激发兴趣、打实基础、养好习惯,美化精神,那么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就可完成。

    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体,让学生畅游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的语文阅读世界,真正感受语文的灵动蕴藉,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初心与使命。

    陈国林老师的报告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一个语文大家的纯粹。语文教学就应该体现语文性质,回归语文本体。我始终相信,回归本体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是研究的主流。陈老师用一线教学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实践案例。首先,语文教学应当有语文味儿。例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文章的时候,关注的不是各种建筑是如何建成的,而是作者究竟是怎么说出来的。其次,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掌握一定的文章学知识并了解阅读的基本规律。例如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为什么杜十娘能抱着百宝箱去死?到底是谁逼林冲上梁山? 再次,要引导学生真正阅读,回归文本本身。例如为什么是山神庙?为什么必须是林黛玉来介绍贾府。最后,语文教学要存疑,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质疑,在质疑、释疑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总的来讲,今天下午的讲座令人受益匪浅,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叶圣陶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于漪也曾批评有些课搞不清楚是语文课政治课还是电视课,杂耍课的现象,指出语文课就是人文与工具要统一。深以.为然。文以载道,首先是文,然后才是道。要让学生读进去,注重体悟,有自己的评点和反思。让学生致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研究性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天的培训,收获颇多。感触最深,唯有“回归”二字。回归语文本体,回归阅读本体,回归文本本体,回归学生本体。这是对当前语文课对文本过度解读,语文课政治化的反思。病态的语文教学成为常态,而语文课需要重视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被忽视,这就需要我们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正含义与关系,不要忽略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作用。我们的教学要从语言文字本身出发,如此才能有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本次研学的五点体会

袁 春

六天的研学,我们从如饥似渴到如琢如磨,在如痴如醉中渐臻佳境,却仍意犹未尽。于我而言,内心中一些沉睡多年的东西被再次唤醒,下面就五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第一,对教师自身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世界发展的多元化、中国发展的迫切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以人工智能开启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这一切都对中国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教育创新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中国20多项重大科技设计师名单里,清华北大无一人上榜的现实,虽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是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普遍做法也是一方面原因。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社会,必须正确看待分数,改变分数高于一切的片面做法,把“立德树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这才是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初心勤擦拭,莫使惹尘埃。
第二,对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过去的单篇教学不是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常常把语文教得支离破碎,语文教学千篇一律:从解题、背景、作者,到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一路下来,形成了一个固定套路;然后再围绕一、两个知识点进行练习,基本上是知识本位的做法。以核心素养为本来设计大单元,让大单元发挥它的整体效应,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困惑:单篇是不是不要去教了。其实,文章还是要一篇一篇地学,只是要把学习与真实情景、任务活动、生活实际链接起来,站到大单元高度看单篇,单篇已经被赋予比原来更加丰富的教育价值。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大单元教学而完全否定了传统单篇教学,也不能完全固守传统单篇教学而不接受大单元教学,而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第三,对语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有了更深透的理解。语文,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形成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在阅读方面,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的是单篇的阅读,而忽略了整本书阅读,当面对整本书阅读之时,又不知所措。“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之外,很少和书本接触。”“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这是叶圣陶老先生七八十年前的追问,可称之为“叶圣陶之问”。叶老还说,“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只读课本上的文字,“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魄力也就不大了”。这些话语今天听来,仍是振聋发聩。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真正学会阅读。必须高度重视整本书阅读,积极探索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推荐的几本书,还要扩大范围,增加数量,扬州中学《务虚笔记》《美的历程》等整本书阅读就是很好的范例。
第四,对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更坚定的决心。很多老师平时常有“讲了还不会”“讲了多遍等于白讲”的抱怨与无奈,静下心来细思原因,还是没有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陈旧做法还是大行其道,这样虽然好像可以节省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期的被动听讲也让效果大打折扣。把老师做的事情让学生来做,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互教互学,老师当好导演,做好他们的助手,开始做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长期坚持一定大有裨益。陈桂华老师在《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的报告中,为我们介绍了扬州中学“高一全方位小先生制”的做法,让学生评作文,让学生讲课文,让学生来命题,这一些列做法,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五,对语文教师自身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要想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自己就不能成为守旧者,要做创新的示范者,不会创新的老师教不出能创新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多读书多思考,成为一名阅读者,一位思考者,一位对教材和教学有自己独到看法和做法的老师,而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更不应是PPT的播放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短板多短,而在于长板多长。每一位老师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扬自己的特长,成为学生眼中一位有特点有主见的魅力老师。
最近热播的《长安三万里》中有一句台词:“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我们今天也欣逢盛世,欣逢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潮,自当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坚定的迈出你探索求知的脚步,不要停留,坚信“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王炜:聆听陈桂华老师《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给予我深刻感受,受益匪浅。陈老师倡导“自治自动”,她从作文训练的批改与讲评、阅读与交流(读《南方周末》)、假期阅读分享、选讲课文、命题展示、专项反思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学生做“小先生”,她把课堂让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语文的兴趣,学生个人语文成绩提升,学生自信从容,也大大提升了综合素质。
    刘金玲: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我们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教学技巧,但不能“止乎技”,而须“进乎技”!理解学习任务群这个关键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教师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不抽象地学习、浅表地学习、杂乱地学习,开展有深度的学习,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参与,以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葛蕊:听了扬州中学陈桂华老师的《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感触颇深,学生主体唤醒体现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变化,体现在找准切入点、主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自治自动,效果自现。自治自动体现在学生作文讲评、自由阅读交流、命题展示、高考专项研究反思等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勇于展示,收获的不仅是这课堂上的这几分钟。而激活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主问题、结合文本拓展等,由老师根据学情,以学定教,又可以发挥教师的优势特长。老师和学生强强联合,必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陈梦醒:这几天的学习让我一个感想就是很多优秀老师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关于阅读写作等方面的一些技巧,值得我学习。比如,可以建立知识货架,让学生消灭自己的知识点,以竞赛的形式完成。谁剩下的多谁接受惩罚。每天的课前活动坚持做好,扩大阅读面,增加活动的形式。
    
李晓: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高度参与的课堂、学生精彩的讲解背后是老师宏观的把握、高屋建瓴的点拨。一是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熟练并思考深入、预设到位;二是对学生的训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三是从阅读和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意义,主动并渴望参与语文的课堂;四是寻找好的切入点,教学是学生、教师、问题之间对话的过程,好的切入点就是寻找合适的话题和方式展开对话,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键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
    
周俐君: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小先生制”,陈桂华老师践行了这一制度,扬州中学“自治自动”的校训也给了我很多启示。究竟,怎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呢?给我触动很大的应该是陈老师让学生上课讲作文的这种做法,老师只做5分钟点评,这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应该让学生更公平地展现自我,增加其自学能力,不要沦为“鹦鹉学舌”,老师适时地管理课堂也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
    
周艳玮:今天听了陈桂华老师的《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对她所说的一点颇有感触。阅读从来都是语文学习的捷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让其放任自流,老师们应抓住教育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找好切入点,抛出主问题,引导学生从一篇文章,一个作家等入手,“非吾所有,取之所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举一反三,收获阅读的快乐。
    
颜文静:聆听陈桂华老师所带来的《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陈老师的报告形式多元,既有理论知识建构,又有实践案例加持。陈老师强调了语文课堂应该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例如如何在作文课、阅读课上捕捉浩瀚思维的流量(素材),如何在阅读交流中自由、切题地阅读,我震撼于深耕细作的教学研究。未来,我将继续持一颗赤诚之心,将所见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语文教学的土壤之中绽放青春之花。
左莹莹:这几天的学习,我有几个具体的收获: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需要具体展现,四个层面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素养,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直说阅读很重要,现在学会的阅读的具体方法,要及时教给学生;把课上好,尽量幽默一点,让学生在情感上亲近,同时要有原则,做到严格要求:学生主体要体现,多让学生说,多鼓励学生。
刘晓:通过学习更加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学中要把“知识内容”转化成“学习任务”,倡导学生在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中,在有意义的、开放的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实践,讨论,质疑和反思,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王丽玮:一直以来,如何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困扰着我。 而聆听完陈桂华老师《基于主体唤醒的语文课堂》的分享之后,我获益匪浅。唤醒学生并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可以用作文升格、选讲课文、命题展示、专项反思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且教师可以以找准切入点来激趣、主问题引领深入解读、引入参照文等技巧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总而言之,如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将上下求索、反思中躬行永续。

朱由静:这几天聆听专家学者的报告后,我感触颇深,有以下几点收获:

1.重视阅读,多读书,多积累。

2.大单元教学要重视单元导读,要有主问题意识,而非简单的比较阅读。

3.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体——语文本体、阅读本体、文本本体、学生本体。

4.教师要敢于放手,做智慧的“偷懒者”,倡导学生自治自动,给他们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5.结合文本,靠船下篙;根据学情,以学定教。

    

岳梦寰:一直思索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课标”要求“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陈桂华老师的做法给予我有益的启示,豁然开朗。陈老师阐述她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以“词中有几处内容与史实不符”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找出这几处并思考作者是否弄错了。学生的兴趣即刻被调动起来,他们跃跃欲试:此赤壁非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赤壁之战时小乔不是“初嫁”,“羽扇纶巾”应该是诸葛亮的形象。学生还提出苏轼是知道这些“错误”的,因而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那么,苏轼为什么又要这样写?因为他要将自己和周瑜做比较:自己是文人,与儒将周瑜有可比性;小乔初嫁显示周瑜年轻有为,反衬自己早生华发一事无成。由此进一步明确了巧设切入点是发挥语文教育的唤醒功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动力,激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沉睡生命意识,最终获得有益于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生命体验。我想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本质吧!

李进才:语文教学无论着眼于“大”,还是着眼于“小”,都需要落脚到语文学科的根本。语文学科的根本不外乎信息的概括与应用,文学的鉴赏与评价,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写作的立意、构思与语言。课堂教学环节如何设置都应以训练提升学生的上述能力为目标。训练过程围绕情境创新和深度思维展开。

    
阅读 10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