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是温州第一大县,历史悠久,建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有永嘉郡、后有温州府,是温州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
2023年7月16日,我们籀园小学2020级6班组织了一支20人的研学队伍,来到美丽的永嘉,开启了永嘉文化探索之旅。
第一站:瓯窑小镇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瓯窑。
在英文中,China既是“中国”,也是“陶瓷”,陶瓷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而瓯窑是我们温州特有的瓷器。迄今为止,温州地区已发现瓯窑古窑址200余处,见证了温州人在发展瓯越陶瓷文明的道路上鲜明的足迹,构成了瓯越文化的重要部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瓯窑小镇,参观了1300年前的瓯窑原址。
图片中的瓷窑是在瓯窑原址上,于2017年按一比一比例重建的。导游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瓷窑的结构和每一部分的功用,以及瓷器的制作流程。
第二站:苍坡古村
苍坡古村位于温州永嘉县,是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之一,以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光成为浙江古村落的经典之一。
村落格局基本保持南宋时期的规划原状与建筑风貌,布局理念独特,灵感源自“文房四宝”:走进木结构的村落大门,笔直的石板道纵贯全村,为笔,称为“笔街”;石道中间有一桥,由五块大小匀称的石条搭成,为墨;石道两侧的莲池,为砚;呈长方形的村子则为纸。
民居、石道、古桥、池水历经千年风雨,犹见当年风韵。“文房四宝”的布局方式,完美诠释了耕读文化。我们漫步其间,细细体味着苍坡村精巧的布局设计和浓浓古意。
苍坡古村——义学祠
从南宋时期开始,苍坡文风昌盛,重视教育。永嘉学派的创始人叶适童年时随同父母迁居苍坡,曾师李伯钧,与其长子李源一起读书。清嘉庆十三年,村民李昌日率族人建“义学祠”纪念叶适,现在这里是“永嘉学派”的展示馆。
苍坡古村——李氏大宗祠
苍坡村为李姓聚居之地,据《李氏族谱》记载,公元955年,一位叫李岑的人为避乱世,从福建迁到浙江楠溪江地区定居,成为苍坡李氏的一世祖。
李氏大宗祠是苍坡村宗族聚会和举行重大族事庆典的场所。其祠规是:“耕为本务,读可容身。”呈现了中国所有乡村千年不变的共同理想。宗祠里设有戏台,是村民平时举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李氏宗祠中,我们发现“李氏大宗”的牌匾上,“氏”字多了一个点儿。经导游讲解才知道,这不是错别字,而是因为村中还有几个非李姓氏的人家,这一点儿为接纳相容外姓人的意思。
苍坡古村——赵瑞椿先生作品展馆
赵瑞椿先生是温州著名画家,该展馆内的《永嘉旧事》被誉为温州版的“清明上河图”。该作品历时8年,长18米,以写实手法再现了北宋以来永嘉古村落的秀山丽水和楠溪江沿岸的风土民情。
在画中,我们了解到了当地民居建筑的特征:一楼居住,二楼置物;也见识了北宋时期永嘉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做糖人的,有染蓝布的……画中374个人物栩栩如生。
一幅画也是一卷历史,我们细细品读回味。
第三站:制作永嘉麦饼
麦饼为永嘉特色美食,已经有1000余年的历史。唐朝时,朱氏先人在迁居花坛村时,为方便餐食,以麦粉包裹咸菜和鲜肉煎烤而成,因味道鲜美,慢慢地在周边及至温州地区流传开来。
此行我们还尝试了自己做麦饼。首先,在面粉里加少许水,糊好面团,揉均匀;随后,把面团捏成碗状,填入准备好的馅;再将面团捏拢,在面板上用擀面杖把馒头状的面团擀平,成为盘状,注意不能露馅;最后,把做成的麦饼放到烤炉里烤。一个香喷喷的麦饼就完成啦!
我们收获了劳动的快乐,品尝着自己制作的麦饼,感觉特别美味!
第四站:绘制鹅卵石
鹅卵石滩是楠溪江景一大特色。这些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石头背后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赤脚大仙来永嘉旅游,非常喜欢楠溪江,便将身上的配件小石狮子留下。石狮吸收日月精华,日拉金、夜拉银。当时的皇帝听闻此事,欲将石狮占为己有,便派人将它抓起来,却发现石狮拉的不再是金银,而是鹅卵石。
我们以鹅卵石为画布,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出童年的纯真与快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第五站:永嘉书院
永嘉书院是永嘉县最大的文化、休闲、观光旅游综合项目基地。以永嘉学派为背景,以楠溪江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为特色,为人们提供了一座惬意祥和的精神家园。
闲庭漫步在古色古香的书院中,青山秀水的天地间,怀想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书圣“王羲之”等文人骚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心中不免升起一份感动与欢喜。
第六站:香樟花园戏水
楠溪江香樟花园是夏日玩耍的天堂。在这里,我们尽情享大自然的美好与惬意,或戏水江中,感受江水的清凉舒爽;或泛舟江上,欣赏两岸叠翠峰峦,葱茏绿意,楠溪江上,绿树荫下荡漾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用脚步丈量山河,用目光触摸历史,用思想叩问文明。这次研学之旅,快乐无边,收获满满,令人难以忘怀!
图文编辑:
刘吴才妈妈、郭一画妈妈
研学名单:刘吴才、郭一画、李宣仪、金宸弘、姚木子、李梓诚、朱窈蓁、胡昇炫、黄羽瑶、王赫凡、戴施超、朱宸萱、程优睿、金霄、金基义、林依瑶、林妍妤、周家瑜、潘振嘉、周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