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连云港市聋人们读书求学的那些地方

Mr夏_手语笔记
创建于2020-03-09
阅读 6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历来重视聋人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历史条件限制,连云港市早期聋人只能上聋校读书求学。因此,让我们一起回顾连云港市聋教育历史,侧面介绍连云港市聋人群体共同的母校。


连云港市聋教育

       连云港市聋教育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连云港市没有一所聋校建校。

      1963年,徐州市聋哑学校开始扩招连云港市、徐州地区赣榆县和东海县的聋生,扬州市聋哑学校、淮阴市聋哑学校则先后扩招淮阴地区灌云县和灌南县的聋生。
       1975年,徐州地区在东海县开办聋哑学校,招收徐州地区各县聋生。1977年,连云港市筹建聋哑学校。1985年,灌南县在灌南县新安镇郊小学设立聋哑班。1987年,灌云县王集民办聋哑班建校。1988年,赣榆县筹建聋哑学校。1989年,灌南县聋哑学校建校。1998年筹建灌云县聋哑学校。此后,各市县聋校建校之后陆续更名为特殊教育学校(中心)。

连云港市聋人群体读书求学的地方有哪些?
1、徐州市聋哑学校
       1950年,徐州市郑斯立(聋)及其妻马文贞(聋)创办聋哑私塾,仅收4名学生,用自家3间平房作教室。1953年,经徐州市教育局备案,正式定名为私立徐州市新华聋哑小学。1956年9月,学校改为公办,校名为徐州市聋哑学校,学生30人。1963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徐州地区各县及连云港市,曾四度迁校。2000年初将学校与铜山县聋哑学校实施联合办学,更名为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体系最完备的特殊教育学校。

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2、东海县聋哑学校
      1975年,徐州地区办东海县聋哑学校。当年从徐州地区8个县招收2个班,学生40名,教职工10人,临时在东海县师范学校上课,次年迁入牛山镇和平西路新校舍。
       1976年铜山县开办聋哑学校后,东海县聋校学校只招东海、赣榆、邳县、新沂等4县的学生。每年招收学生的办法是由地区下达指标到县,学生自愿报名,乡、村同意,学校择优录取,县政府批准。
       东海县划归连云港市后,聋哑学校每年招一个班。连云港市聋哑学校建校后,东海县聋哑学校只招收东海和赣榆两县的学生。赣榆开办聋校之后,东海县聋哑学校基本上招收东海全县聋生。2006年,东海县聋哑学校更名为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3、连云港市聋哑学校
       1977年开始筹建连云港市聋哑学校,1978年破土动工,1979年上半年建成,同年8月招生。2004年学校更名为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2007年在连云港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创办了全市第一个聋哑机械加工专业职业高中班,后续增设多项职高专业。2017年,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在高新区云台农场异地新建,于2019年6月迁入现校扯。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4、灌南县聋哑学校
       1985年,灌南县教育局在新安镇郊小学设立聋哑班,当时只有1个班,学生11名。1989年,灌南县政府批复成立灌南县聋哑学校,行政上由新安镇文教办代管。翌年3月学校正式开班上课,地址仍在镇郊小学院内。1991年,灌南县政府划拨4700多平方米地建了新校区,新建24间平房,隶属于教育局并为教育局直属单位。2005年,灌南县聋哑学校着手异地重建,学校更名为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

灌南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

5、赣榆县聋哑学校
       1988年筹建赣榆县聋哑学校,1991年建校,次年招生。2008年异地新建,历经两年,于2010年5月迁入现校扯,学校更名为赣榆县特殊教育学校。2014年赣榆撤县设区,学校易名为赣榆区特殊教育学校。

赣榆区特殊教育学校

6、灌云县聋哑学校
       1987年,灌云县东王集乡六里村许苏平私人开办聋哑学前班。1998年灌云县政府批复成立灌云县聋哑学校,同年学校开始筹建,校址为灌云县原果园中学。2001年春季招生,2007年更名为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

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

资料来源:
1.《徐州市教育志》
2.《徐州市民政志》
3.《徐州市聋哑学校校志(1950-1988)》
4.《连云港市教育志》
5.《连云港市民政志》
6.《东海县志》
7.《灌南县志》
8. 百度
阅读 6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