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师道学无涯,上善若水,孜孜不倦,深耕耘且广积粮。教师的肩上,应担起清风明月和草长莺飞;教师的眼眸,该藏下万丈光芒和星辰大海。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2023年7月20日是潮州市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暨巫伟民名教师工作室培训学员研修活动的第三天。
今天张秋红教授为潮州各县区105名优秀老师们带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令人受益匪浅的讲座——《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初中英语课堂评价》。
讲座开始之前,来自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的蔡杰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嘉宾老师。
张秋红教授: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中学英语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培训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英语教材培训专家,汕头市督学,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韩山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基地(汕头)项目主持人,专业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与测试。著有《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与写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及主持多项广东省级课题。
老师们对“教-学-评”这三个字并不陌生,老师们的工作每天都离不开教和学。而什么是评价呢?大多数老师认为“评价是评价老师的课堂设计”。张教授在讲座中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围绕“what, why, how”三个维度向老师们解读“教-学-评”。
首先,张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图片,并引发大家思考:在“双减”政策下,老师们的评价任务更轻松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对此一致认为“不减反增”。 张老师指出“教-学-评”不止是评价课堂,更是对教师教学的综合评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后,老师们必须明白: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培养出有中国情怀,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学生是英语老师们必须铭记的育人目标。
张秋红教授在讲座中为老师们解答了为何要“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与考试旨在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老师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检测和衡量学生在相关学段的学业成就,为高一级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指导。
张教授通过大量的课堂实例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评价如何贯穿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以学为本,以体验为过程,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来评价学生。
以下是张教授以老师的身份评价学生习作的视频: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常见形式和途径,张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实例,这些形式和途径能够给我们一线教师一些启发,让我们反思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的地方,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张秋红教授指出: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
张教授就分别以两个案例来展示如何教学评一体化。
案例一:
该案例来源于九年级话题写作训练,老师以“Who can be a hero?”作为话题引入,再引导学生给出评价依据:What qualities does a hero have? 然后通过阅读短文画出思维导图,强化句型,为写作搭支架。接着老师让学生给班里的三位同学的表达做出评价。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老师进行主题升华--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heroes? 该案例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学习活动观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张秋红教授也给老师们指出:评价要有依据,要引出评价的标准,以发展眼光评价学生。
以下是张教授现场讲解的视频:
以下是学生评价的视频:
张秋红教授展示第二个案例,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教师的问题设计——学生的学习体验——生生互评,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习的体验感更强烈。
以下是生生互评的视频: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们与张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分享了心得。
第一,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个观点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其学思结合的观点;“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提醒我们要学行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阐述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而在古人的智慧上,今天张教授又提出了“学创结合”。“创”即守正创新,比如张教授为我们提供的评价学生的写作案例,指导我们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优秀案例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这也给我们的“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启发和思路——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格,引导变革教学方式,用评价引导创新。
第二,在教学中,要让评价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体现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的特点;以及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通过评价方式,观测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建立良好的课堂活动观,创造多维的评价标准,建立贯穿整个课堂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课堂的创造性,启发学生思考。张教授给出的案例中的老师就很好地体现了评价在整堂课中的作用。课例中老师不断邀请不同的同学上台评价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生生之间有讨论,师生之间有交流,课堂中有生成和创造,整堂课生动有趣,学生乐在其中。
第三,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诊断教与学之间的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走向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反思教与学是否达标,并如何改进。对于新时代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情怀,视野,能力”的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形式多样有效的评价方式,例如调查表、问卷、测试、讨论等,让师生或师师互评,促进课堂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此促进学习,促进教学,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师生共同成长。
以下是老师们现场请教张教授的场景:
以下是王焱阳老师的现场分享:
通过本次讲座,让老师们重新认识课标,重新认识课堂,重新构建课堂,学会了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调控和引导,打造动态课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一体化是课堂民主与平等的体现,贯穿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德育关怀。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低头赶路、抬头看路,在看路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养;每一次启程,都能跨越新的成长之阶。常学常悟,助力自身成长,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学中研。
*******************************************
上午,张秋红教授让老师们重新认识课标,重新认识课堂,重新构建课堂。下午, 我们又来到黄璇老师课堂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黄璇老师的这一节课是主题意义引领下的优秀课堂典范,完美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课堂中有生成和创造,老师教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乐在其中。以下是黄璇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
1.导入精彩
本节课开始时用迈克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 这首歌开场,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十分贴切环境保护的主题。这个时候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黄老师还把歌词挖空,让学生听歌填词,不仅锻炼了听力也从歌词中有了触动和思考。所设置的单词也刚好是本节课要学习的一些词汇,这样的引入很是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很值得借鉴。导入的环节,符合了活动观,为后面的课堂气氛起了烘托作用。这一环节实实在在地践行了上午张教授所说的“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接下来,黄老师通过一小段视频,引入有关污染的问题,引起学生对保护环境的反思,进而点出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污染,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出现的环境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2.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衔接巧妙
本节课是单元的导入环节,一般我们都会分为三步,即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二步则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最后进行相关听力练习。而黄老师是通过询问学生“你知道这首歌的主题吗?介绍学生做过的环保活动,询问学生我们为什么做这些?我们的地球现在面临什么问题?我们还面临一些什么其他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在哭?我们有多少种污染?Tom能去游泳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能做什么?”黄老师通过围绕What , Why, How 始终贯穿着整节课的问答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层层递进,巧妙地衔接起整个课堂。
黄老师从单词,短语,句子到语篇,从笔头练习,听力练习,口语练习。从学生只能说出一两个单词,到说出一两个句子,到最后形成一篇口头作文,而且在执行的时候,每一步的铺垫都是很重要的,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和展示。从易到难,从浅至深,引导学生多方位学习主题引领下的语言知识。
3.科学挖掘,整合教材
教材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黄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整合的范本。她把1a ,1b ,2a都进行了删减,因为内容有些重复,包括新词的教授也是进行重难点的单词教授。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引入话题,黄老师并没有着急地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孩子。
4.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走近学生
不管是开头的歌曲,采访视频的展示,还是2b的听力前的一张图片,让学生对听力材料发生了什么故事更加感兴趣。还有,只要是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小奖励。除了丰富的教学能力,老师能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与激励学困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加到课堂中来。她个人魅力也感染了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随后的小组讨论活动更是进行得热火朝天,学生们颇有兴趣地进行了讨论。小组长汇报这个环节也是开展得非常精彩,学生能很好地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句型和词汇表达出自己所意识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联系实际,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夏日炎炎,研途勤勤。夏之美,在于热烈与生机;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今天的培训充分发挥了名优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为参会的老师创造了互动交流、学习成长的机会。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笃行思远,且思且学,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我们正在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编辑:2023年市全员轮训第四组全体学员
审核:巫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