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有了相对充足的阅读时间。学校倡导我们利用好暑期闲暇时间,休闲之余不忘读书,一路充电,一路成长。经过大家推荐和精挑细选,《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成了我们共读一本书的最佳选择。
这本书从专业成长秘诀,课堂数学研究,学科教学艺术、学生素养培育四个方面介绍了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经验。读这本书,可以从教育名家们的 “心里话”中看到他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教学的“独门绝技”,得到智慧启迪。
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一书,感觉字字句句,都有着葵花般蓬勃而张扬的力量。
我们在读,亦在感受。
是的,时光是公平的,它为每个人都留下了很多空白的吻痕,有些人的吻痕,始终是空白。而总有人,把吻痕填满,又让它变成了永恒……
令我感受颇深的是余映潮先生《什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硬招”》一文。余先生在文中说:“我从数百节听课笔记中提炼出“好课”设计的“30诀”——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尽管这是余老师在八十年代提出的理念,但是字字珠玑,至今依然保持新鲜活力,其中,“学生活动充分”一点,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这也正是我们目前着力探讨的问题。
读着书,我总在问:是什么让这样一群人,年复一年走在教育第一线,并且乐此不疲?辨其事观其文见其人,我被教育家们的思想和经验所折服,我从他们生动鲜活的“心里话”中,看到了他们对教育理想的坚守与追求。这对于因工作时间久了,一度倦怠于这陀螺般日子的我们而言,很有鞭策性。
“沉浸在自己的事业里,就是修炼。”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不断修炼自己,下得真功夫,苦练硬招数,获得实现自我突围的力量。结满葡萄的枝架就在前方,一切可期可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