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故里””花椒之乡”——韩城市芝川镇

步行上天
创建于2023-07-20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芝川镇,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地处韩城市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万荣县相望,南接龙亭镇,西靠芝阳、巍东两镇,北连金城街道。辖区总面积182平方千米。

       全镇总面积79平方公里,共辖29个党支部、17个行政村,68个居民小组,4980户,20179人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2679亩。

       芝川镇农业耕地面积26718亩,人均1.3亩,50%为水浇地。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大红袍花椒在芝川镇几乎所有村子都有种植花椒,塬上的高门村、华池村,下面的吕庄村、 西少梁村等。韩城花椒历史悠久,据明万历35年(即公元1607年)《韩城县志》论土产中就有“境内所饶者,惟麻焉、木棉焉、椒焉、柿焉、核桃焉”的描述。清康熙42年(即公元1703年)《韩城县续志》也有“西北山椒,迤逦溪涧,各原野村墅俱树之,种不一,有大红袍……远发江淮”的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建成了纵贯全市中部浅山台塬区的百里三千五百万株花椒基地,花椒产量突破1500万公斤,年收入突破3亿元。全市11个乡镇已成为花椒专业化生产乡镇,195个行政村成为花椒生产专业村;全市拥有栽植超过千株的花椒种植大户2万户。

       韩城被称为小北京,是因为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传统形式,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四合院在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方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四合院在建筑组成上也有着相当高的讲究,由厅房、门房和两边的厢房组成,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门房则多为楼房,是专门给长辈准备的居住场所,目的是便于看守门户与约束晚辈行为。

        随着农村人生活逐渐变好,很多村子里的老四合院都被推掉,用水泥盖了新的院子。村中仅剩的几家老四合院也因老人故去、风吹雨淋日晒而破败不堪。

        目前也就老城区和当地政府维护下的村子里还有典型的四合院,如党家村。

       韩城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以“龙门”代称。西周称韩(侯)国,后为梁(伯)国。春秋战国为少梁邑(今芝川镇)。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置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韩城县。其后有多次变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县,此后再无变更。

       春秋梁国都城少梁遗址,是韩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梁城遗址分布在韩城芝川、龙亭两个乡镇。在司马迁《史记》中,“少梁”多次出现,发生争夺少梁的军事战争前后共记载了十九次。西周晚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秦襄公列为诸侯,封襄公的叔父康于梁国(今陕西韩城市南芝川附近),爵位是伯,因而又称梁伯国。梁伯处于秦晋两强的夹缝中,为求自保,只好在国内大兴土木,筑城凿池,以防入侵。秦灭梁后,改梁国为邑,因处于梁山脚下的小山峁间,取名少梁。

       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战,秦国主动进攻魏国的少梁邑。芝川镇原有个老城称“五门镇“。南门正对着南原上的古韩侯国。门额书“古韩雄镇”,北门额书“少梁古地”,则向人们讲述了另一段历史。三千年前,这儿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军事要塞少梁城。

      

       秦晋魏围绕少梁,争战多年。晋国为了遏制秦国东进,并控制夏阳渡口,把少梁城作为桥头堡,与秦周旋。而秦为了吞并六国,则全力想攻占少梁城,占有夏阳渡口,以逐鹿中原。因此,先秦晋、后秦魏围绕争夺少梁城的战役进行了二百多年。秦兵几次攻占少梁城,魏军反攻又夺回去,并不断加固城墙,增加设施,使得少梁城成了六国抗秦的前哨阵地。

       既然是司马故里,必然是要说说司马庙的。沿着芝川镇的主街一直走,大概半小时便能走到司马迁祠(俗称司马庙)的前广场,宽阔的道路中央有一尊司马迁雕像。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前87年),字子长,世称“史迁”“太史公”,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其父为太史令司马谈,为《史记》发凡起例。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要入司马迁祠,需要通过古牌坊、芝秀桥。据《韩城县志》载,芝秀桥为古韩城交通要冲,最早修建于明隆庆年间,因水毁曾多次重修。 民国25年(1936),杨虎城、邵力子来韩,倡议再次重修。 

       司马迁祠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

      古柏,共分为五枝,被称为“五子登科”。图中左边便是墓碑。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经来过司马迁墓,并且在《水经注》中记载:“墓前有庙,庙前有碑。西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公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由此可见,司马迁墓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司马迁祠,一座精神丰碑!

       风追司马,追逐史圣脚步!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