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言:”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站稳讲台很重要,其中现阶段最为欠缺的就是班级管理能力。为了更好的走进学生,探索班级管理的好方法,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一书,学习书中各种管理技巧和方法,并争取将优秀经验活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
《一线带班》这本书是管建刚老师总结自己的一线带班经验和具体事例,是一本记录了自己和学生的一点一滴以及大量经验的书籍。本书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他在一线带班过程中如何“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基础”“抓作业”“抓常态课”“抓复习”的七抓攻略秘籍。从这些攻略故事中都能学到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使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我挑选一些进行分享。第一章“抓开头”便让我感触颇深。管老师说,开学前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如向前任老师了解特殊学生,学习好又能管理的学生,教师子女,提前有心理准备和班干部准备。简单了解家长的情况,最后是一定要尽快记住学生们的名字,采用各种方法记忆!我也很认同这点,产假结束后接手新班级,某个班级里有个女生上课有些开小差,我一下子就喊出她的名字示意她回答问题,她刚站起来的时候一脸惊讶,彷佛在说“老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从那以后,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上课也会主动起来回答问题。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如何收齐每个班级的作业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从管老师的“抓作业”中也学到几个妙招:
妙招一:拖拉王的作业竞赛。可俩俩竞争,当天先完成作业的,得一小糖果。一周五天,赢三天的是胜者,得一张“考试加分券”。这样俩人的斗志起来了。每天宣布谁获胜时要有仪式感。输的一方要恭恭敬敬地递上糖果,说约定好的台词:“明天我会赢你的”,给自己打打气。如果是三个?可成立“作业军团”,谁先完成当司令,最后一个完成的当勤务兵。每天的司令有变化,有变化才有竞争的渴望。司令还可以指派勤务兵为他干一件事,如“帮司令交作业、帮司令倒一杯水、帮司令值日”等。这样可以“拖拉学生”管理“拖拉学生”,小妙招大智慧。
妙招二:全班“押注”活动。大家押注你认为拖拉王中谁最先完成作业,集体的力量、大家的信任催促他们完成。可见精神的激励和焕发比物质的力量更伟大。
妙招三:桌上贴字条提醒,提醒自己超前完成作业。
下学期开学可以试一试,期待取得良好的成效。
这本书,具有甜品的魅力,读来津津有味,读后回味无穷,让我体会到了教师平凡工作中所包含的大学问。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得像管老师学习,对待工作中的一切事情认真、负责,在反复之间求上进,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