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城市改造速度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区域环境变化显著,蚊虫的栖息和生存环境随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局部范围蚊密度相对波动较大。为快速掌握我县蚊种类型及蚊虫密度,探索新环境下的灭蚊方法,便于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蚊虫孳生地治理及蚊虫防制工作。7月18日晚,结合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内容,县疾控中心组织人员开展了“人诱法”成蚊监测工作。
“人诱”法,全名叫“人诱停落法”,也叫“人帐诱蚊法”。在日落后蚊虫活动高峰时段,在平地上支起一顶蚊帐。下面悬空距离地面约20厘米—30厘米,一名诱集者暴露一条小腿和胳膊吸引蚊子。在规定时间(30分钟)内利用人体作为“诱饵”,吸引蚊子过来,当蚊子停在人体上或进入蚊帐内时,用器具捕捉,再计算一定时间内捉到的蚊子的数量,再鉴定种类并计数,填入记录表。
本次监测活动在建成区蚊虫防控区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公园、农村野外区、沙沙河水体区、县城居民区、医院5个区域为监测点,进行蚊虫密度实地监测。监测点主要包括:乐天公园、张村野外、沙沙河、淳风苑小区、县医院。
通过此次监测,进一步了解了周至县蚊虫的活动情况,为病媒传染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蚊子身体上含有大量细菌、微生物、病毒,所以当蚊子趴在人体表面吸血时,这些细菌、病毒便会通过蚊子进入人体中传播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蚊子会传播四种疾病: 第一种是疟疾,它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和艾滋病、结核病一样的三大危险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人死于疟疾,在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传播。中华按蚊俗称疟蚊,稻田通常是中华按蚊的主要孳生场所,也广泛地在湖边、沟渠、池塘、洼地积水等环境中生长。第二种是登革热,致死率在15%-50%。由白纹伊蚊,也就是常说的花蚊子来传播,且在6月-11月多发。第三种是乙脑,孩子是主要受害者,多发生在秋季,主要由三带喙库蚊,也就是常说的家蚊传播。第四种是基孔肯雅热,初期症状跟登革热很像,但除了高烧有皮疹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关节疼痛,其对关节的伤害极大,几个小时就能让关节丧失功能,也是由白纹伊蚊,即平常说的花蚊子传播。
目前,正值我县蚊虫繁殖高峰期,县疾控中心提醒,随着雨水季节来临,要注意清理家前屋后的小水坑、瓶瓶罐罐等容器内的积水,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水缸、清除垃圾、杂草、填平坑坑洼洼,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等,消除蚊子的孳生地。其次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安全又环保;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用驱蚊液,或杀虫气雾剂。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清除孳生环境,减少传播媒介,进一步预防控制蚊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巩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