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建设高品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够尽快适应职业需要,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榆中县教育局对近三年来新入职的中小学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从理论到实践,从新教育到新课标,从班主任工作到课题研究,从核心素养到到师德修养,整个过程收获颇丰。
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青年教师内驱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2022年“新课标”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迈向核心素养时代。新课程需要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问题?张兴良老师认为,首先要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它是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尊重知识、能力、情感体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把这些目标落实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了金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在学习中祁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课题研究法的具体内容,指出教师做课例研究需做到三点:基于问题、课堂改进;研训一体、经验改善;专业引领、成效改变,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例研究。
祁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激发了老师们的探究精神和教育科研热情,让更多的老师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育科研当中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写作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和快乐
面对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多数老师都是每天忙忙碌碌,累得筋疲力尽。别说是写作,就是平时交一些学校领导留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都懒得自己动笔写,而是上网抄袭,要不就是三言五语的对付。要让老师坐下来写作,其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但是听了高老师的讲座,我真的觉得写作对教师成长的意义的重大,对于教学教育上的助力作用,因此我觉得我们不能把写作当作一种负担。
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其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不断的自我提升,阅读著作、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历史文化等,都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教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
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是容不得半点偏见的,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与动力,我们应该放下架子,巧妙地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且多渠道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理解能力。总之,做一名班主任,就要做到“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要将这次培训学到的经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正如一句话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的路是漫长的,我将在这条道路中,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童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力争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育上称职的优秀教师。
此次培训活动,既加深了老师们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又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最后,我想说的是,新教师培训的结束并不是结束,而是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拉开了帷幕。过去种种皆为序章,精彩的教学生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