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代爱珍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继续参与康利老师和齐艳老师两位专家,有关新课标核心素养下课程研究的培训。
今天两场培训,分别深入分析了如何从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设计课程,以及对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教育的研究方向探讨。
上午康利老师一开场,就生动地用实际行动,像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课程开始,利用情景化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巧妙利用两个开放性问题,来引导老师们讨论问题的正确与否,引出了整场讲座的核心思想——带着质疑精神对待课程教育。
随后,康利老师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为我们阐述了教育中的“鱼塘”理论,围绕着不仅要把“鱼”和“渔”交给学生,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建造属于自己的“鱼塘”。整个过程强调,我们教师应站在“教育”而非“教学”的高度上,思考课程建设。给老师们从更高的维度上,重新引出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下午齐艳老师的讲座,围绕着“让核心素养落地”这个主题,从“结构化课程内容”“单元教学设计”“任务群的设计和应用”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核心素养(以语文为例)的实操方式。齐艳老师特有的热情、幽默的讲解方式,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老师,也让我们组的数理化体的教师们,有了不同程度收获。
一天的讲座之后,咱们组的老师们,都是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一起学习讨论。
在丰盛的晚餐之后,我们小组的8位老师在认真回顾白天讲座的内容后,都有了各自的感悟。
组长陶静老师表示学习到了以下三大点:其一,认识到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的基础上,具备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沟通合作、人际交往等能力,这种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问题,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其二,认识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是一种规范,它规定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此外,课程标准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其三,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
谌飞主任表示,通过两场讲座的学习,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联想到自己此前的教学,是多么的空洞和无趣。所有的情境预设好,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听讲笔记,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使得课堂不具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不能让其有成为一名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志向。此前自己引以骄傲的课堂是能够将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慢慢深入,主动获得知识。在康老师的鱼—渔—鱼塘的理论下显得特别幼稚。反思自己今后的教学中要多采用任务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教学设计、评价和归纳总结。引发班级的研讨,自己做好裁判而不是一名操盘手。时刻将化学的学科素养融入到教学中,让其在课堂上不仅具有宏观和微观的探析,还要有变化的观念和平衡的思想,更关键是要具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人。
王小燕老师说,“康利老师从新课标的育人目的出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报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指向为国育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指向育什么才,并且带领老师们重新解读核心素养的概念: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康老师指出教学逻辑发生变化,已不再时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而要授之以“鱼塘”。在教学设计中,设置有效情境的“鱼塘”,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渔”从而找到“鱼”。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四件事:第一:明确要带学生去哪里?第二:学生学习前在哪里?第三:学生如何到达那里。第四:知道学生走到哪里。站在教育的高度思考教学问题,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升华,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当我问到现今的校外培训会使得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好奇心和大胆的假设这两方面受到障碍时,康老师提出要用好已会的孩子,设置更有挑战性的导向问题和任务。”
熊奕老师则表示她学到的是,核心素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接班人,通过我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康利老师以驾校课程为反面示例,深入浅出地将情境化教学、综合体系、教学评一致性,归纳为“鱼——渔——鱼塘”模式,也就是联系实际生活用所学知识寻找路径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计“鱼塘”生成问题,探索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领跑人。康老师还对教师提出了“应站在教育的高度上思考教学问题”的建议,强调了教师的育人价值观。例如,数学学科教学,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引导学生做出假设提出质疑,通过严谨的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最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王行佳老师感慨颇深,他说:“今天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对比我自己平时的授课,触动颇深.核心素养真正体现在教师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从教到学,从学到评,整个形成一个闭环,作为教师应当从教学设计开始思考,以真实情景为载体构建“鱼塘”,结合设置的任务清单,推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捞到鱼”,获得方法-“悟到渔”.打破了传统的知识讲述模式,让课堂“活”起来,想着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成课程育人的终极目标。”
喻培老师则认为,康老师的报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引人思考,尤其是关于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康老师通过很多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例子,详细讲解了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让老师们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改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么教。康老师说,让学生找到梯子比为学生搭好梯子让学生一步一步往上爬更为重要,让我们老师要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作为教师,每节课上课前我们要认真思考:这节课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以次来站在教育的高度上思考教学问题。
下午齐艳老师的报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以及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齐老师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学习任务群并举了很多实例,齐老师如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逆向设计,深度学习及多元智能教学,获益良多。
体育黄勇杰老师也做出了深刻的思考,他说,自己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康老师从新课标产生的背景出发,重点突出了培养“时代新人”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核心素养的解读上围绕这两点提出课堂上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老师提出教学应从先学知识技能再去应用转变成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齐老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实施上重点解读了怎么去做,注重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升华。结合体育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和6大要素(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特点,我体会到新课标对体育课提出了新的的要求,要从大单元计划,情景调查,评价,比赛中体现出来。需要我们做到学、练、赛的一致性。这让我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育的区别上了感觉到了很大的不同,也让我知道了,体育课上应该更加注重体育精神,体育品格和运动习惯,健康意识的培养。
侯方毅老师则是表示,在以往的教学中,虽有对课程教学的部分思考,但上升到“课程教育”的高度,是很少想过的。往往自己在设计课程时,教育与教学的融合相对机械,听完康利老师的报告后,对自己物理科学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有了新的思路。其次,非常佩服康利老师关于“鱼塘”一词的比喻,他让自己对自己学科本质的思考,更上一层楼,对“学科育人”这一个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讲座之后,侯方毅老师表示,认真查看了物理的四大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并对照自己的课程重新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在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后续会加大对相关课程研究的力度。
(侯方毅老师的笔记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