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促成长 且思且行共芬芳

徐莉莉
创建于2023-07-18
阅读 32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炎炎酷暑,为期四天的培训活动即将落下帷幕。在这四天的培训中,各位教授专家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对“三课一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今天上午,马华威教授、李志超教授开展了关于课题研究和成果培养的主题论坛。

    会议开始,马华威教授对于大家的三年发展规划如何撰写,做了一个详细系统的解析。马教授让大家思考,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依据是什么?大家要思考三个问题:我现在是什么水平?我要达到什么水平?我要怎么去做?他特别强调老师们要有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他给大家讲解,教育理念就是大家的教育理想信念。然后是对个人SWOT分析的解答。SW代表大家自身教育理念的优势与劣势。他提出各位老师要扎根临清基础教育,教孩子成人做事。OT代表机会与挑战。他给大家指出2022年课程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大家要学会抓住机会。

      对于总目标就是各位老师经过3年努力能走到哪里。相对应的年度目标是把总目标进行细化。年度目标里面要有师德,师能的体现,要让学生进行学科实践,要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最后对于发展规划里面需要的建议,他希望各位老师要认真审视自我,找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接下来是论坛讨论时间。首先是数学组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基层教师可以从教学案例做一些教育成果的申报吗?

       李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教学成果奖就是回溯、展望学校教学实践的历程中进行的一个疏理、反思的过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的积累,从基础比较好的,比较扎实的现有的课例抓起。以课例为抓手,一步一步的去申报,走好每一步,不要放过每一个机会,每一次的申报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积累经验,下一次再申报!

      马教授是这样说的:教育成果是解决当前制约教育教学当中的最主要的因素。教育案例应符合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是支撑改革方案的路径;研究报告是教学成果能不能获奖的关键!

  语文组陈景军老师提问:对于基层老师来说,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具体如何把握?

       马教授向我们说明了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定要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老师也要与时俱进,把以前碎片化的教学转变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来。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自我反思。马教授针对基层老师们的困惑,以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向老师们说明了素养导向教学下的课堂。

  英语组老师们也积极提出他们的困惑:

      王婕老师提出如何协调目前小学英语的育人环境和名师的成长理想之间的关系。两位教授指出名师要明确教师所站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英语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李树月老师对课题标题的确立提出了困惑,两位教授一致建议要跳出知识育人的赛道,走向课程育人的方向。

       徐莉莉老师提出对于教学成果的总结还停留在对具体成效的简单罗列层面,应怎样升华为有高度有深度的总结。李志超教授建议搜索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权威文献,同时考虑到教学评一体化。马华威教授建议从多个层面对成果进行梳理,同时要明确“成效”与“成果”的区别。

  政史地组老师提出来一个课题题目,希望两位教授给予指导。马教授指出老师的研究还是局限于学科教学思维,只考虑到知识教学方面,要让学生通过体验教学了解到什么知识,培养了学生什么素养。

       后面政史地组老师希望两位教授给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定一个方向。

       李教授指出,大家不要把核心素养放到题目中,要抓住核心素养里面具体的关键点去研究。要通过小切口把研究的问题做深做实。使用具身认知理论,把研究做实做厚。李教授给大家推荐去阅读华东师范大学肖思汉老师的文章。

      马教授建议政史老师可以做思政一体化方面的研究,思政一体化本身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马教授还建议大家可以做辩论方向在思政课里运用的研究。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辩论就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综合组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基层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方面有哪些切入点?

       马教授一针见血的给出了路径:基层小学生的心理工作关键是疏导和干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工作的不足及改进的方法。其次针对不同心理特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最后马教授强调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而李教授从另外一方面对心理工作做出了解释。每个年龄阶段的人身上都有时代的烙印和年代特征。这一代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特别丰裕的时代,我们要用改变的思维去了解他们,不要用我们成人思维,带着传统的偏见去看待这些孩子。

  综合组朱蕾老师做了微分享:学海茫茫一苇渡,风帆万里任徜徉,不惧盛夏骄阳照,幸有专家来导航。不知不觉,2023年临清市运河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三课一育”主题培训已接近尾声,历时四天的集中培训,全体学员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培训,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功底。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更新知识的学习者。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习了课程资源开发、课题专业研究、教学成果培育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也极大的增强了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训虽短,但让我们受益终生。现在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为我们授课指导的教授导师们,感谢为我们组织培训的齐鲁师范培训的团队,为我们带来宝贵机会的临清市教育与体育局的各位领导们,感谢为我们服务的班组委员会!感谢美丽的遇见,感动从每一位同伴身上汲取的向上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跟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最后,临清市教体局刘星亮主任给大家总结发言,他提出大家要珍惜和专家导师一起学习的机会,也要学着思考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在成为名师之路上慢慢进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作为“运河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培养对象,应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不断内化,用理论指导实践。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争取早日成为专家型、学者型名师。

阅读 32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