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汾西县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营造欢乐祥和的社区氛围,汾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邀请汾西县蒲剧团在全县范围内举行"送戏下乡"活动,为大家带来原汁原味的蒲剧。
具体时间地点安排如下:
一、剧团介绍
说到汾西县蒲剧团,就不得不提到团长郝安家。郝安家为山西省知名文艺工作者,在蒲剧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表演才华,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如一位戏迷所说,郝安家的唱腔,像嘣豆子一样,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嘣出,真真切切、清清楚楚送到观众的耳里,像一壶陈年老酒,韵味绵长,越品越有滋味,他也被戏迷赞为独特的“嘣豆子”腔,堪称蒲坛一绝。
团长郝安家(左)
郝安家团长,一直致力于推广和传承蒲剧艺术。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带领团队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蒲剧作品,如《第一书记》、《汾西烽火》等,并在演出过程中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在疫情期间他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学习直播,在直播间,他除了演唱蒲剧、讲解蒲剧知识,还为大家解答蒲剧的有关问题,使得人们进一步感受到蒲剧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热爱戏曲艺术。
二、剧情简介
清官余达:蒲剧《清官余达》是一部反映清朝时期清官崛起并惩治腐败的历史戏曲。余达作为一个品德高尚、正直勇敢的年轻清官努力推行改革,打击贪污腐败,引起地方官员的不满和恶势力的阻挠。然而,在刁难与诬陷之中,余达始终坚守人民利益,继续奋发向前。他与小春相识,并逐渐产生感情。小春是一个勇敢而善良的女孩,也是被李三哥欺压的受害者。在余达和小春的努力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余达揭露了李三哥的丑恶嘴脸,却招来了更多贪污官员和黑恶势力的追杀。最终,在民众的支持下,余达成功化险为夷,清除腐败势力,使城市重归安宁。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也得到了小春的爱慕与支持。(该剧是郝安家团长的拿手好戏)
火焰驹:北宋时,奸臣王强与朝臣李缓不和,李缓长子李彦荣边关投敌,将其满门抄封,李缓次子李彦贵投奔岳父黄璋家。黄璋嫌其贫,又被抄家,便隐瞒婚事。其女黄桂英见李彦贵流落大街卖水,命丫环约于花园相见,赠金相济。不料事泄,黄璋设计杀死丫环,嫁祸李彦贵,问成死罪。贩马义士艾千得知,乘火焰驹急奔边关报信,李彦荣及时赶回,在法场救下李彦贵。黄桂英私逃出府,法场祭桩,终赢得夫妻团圆。
狸猫换太子:西宫娘娘刘妃为夺取后位,用尽心机将金丝狸猫剥去皮毛、断去头尾,诈称东宫李妃生下妖孽,欲将李妃废黜,害死太子!围绕太子的生死安危,太监陈琳、宫女寇珠两个小人物施展了大作为,用他们的忠诚与智慧,鲜血与生命,保护了太子、救出了东宫。十八年后饱受人世沧桑的李娘娘,终于等到了海晏河清龙抬头的日子,在忠臣名相包拯的帮助下,重见天日、母子重逢、沉冤昭雪、正义伸张。
赵氏孤儿:春秋时期,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当道,且厌丞相赵盾专横。赵盾之子赵朔双喜临门,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妻子庄姬也身怀六甲。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设计在朝堂上投毒,借灵公之口,灭赵氏九族。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目睹夫君赵朔身亡,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此时,屠岸贾手下韩厥前来灭种。临危之际,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后拔剑自刎。韩厥因此被屠岸贾砍伤,后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婴儿。情急之下,程妻把赵孤交上。程婴前去认领赵孤,程妻去见公孙杵臼。因封城,程妻母子被藏于影壁墙内。屠岸贾设苦肉计,逼程婴说出婴儿下落,相继诛杀公孙杵臼及程妻母子。程婴强忍悲痛,独自抚养赵孤。韩厥在求医时了解到真相,与程婴结下生死同盟。程婴携赵孤投奔屠岸贾门下,并让屠岸贾认下赵孤为义子。从此,展开了长达15年的复仇计划。
明公断:陈世美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后不认前妻秦香莲母子,反而差使韩琪追杀。香莲十分生气,将事情上报包府。包拯请陈世美来衙门认妻,陈世美拒绝不相认,包拯大堂之上依律判斩。后来皇姑、太后均来讲情,秦香莲对质不惧,皇帝连下三道赦旨,包拯不顾,怒铡陈世美。
本轮送戏下乡共21场,每村三场,让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看大戏,享受到精彩的文化盛宴,共享文化发展红利。
温馨提示:若因天气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演出,请大家随时关注本村微信群和喇叭广播,以实际演出时间为准。夏日炎炎,观看演出时也请大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争做文明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