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路
漫漫修远
为师之道
研学并进
2023年7月18日上午,按照学习计划,今天的研修主题:优化教学管理。上午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培训中心主任祝庆东做专题讲座《从问题、专题到课题》。
专家简介:祝庆东:上海市唯一的“双特”教师(数学特级教师、教育科研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教育科研学科高级评委、上海市“双名工程”教育科研导师组成员、祝庆东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学习科学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教学研究实战经验丰富,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基础教育领域的“上海经验”,对沪外教师和校长的培训讲课每年一百余场次。
祝主任的讲座,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扎实有效。首先,他以生活小故事--烙烧饼指出研究并不神秘,也不可怕。教师工作中处处都有研究,接下来,祝主任指出教师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反思——专题探索——课题研究,并利用丰富典型的案例,如三次备课、互换作业、创意性的设计等将理论转换为可以学习借鉴可以复制实践的鲜活案例。如利用走进图书馆有效教学流程设计和研究案例给我们理清了问题-专题-课题三个层次的关系。
最后,祝主任还从如何上好公开课、如何做好听课评价、如何搜集与应用参考资料、教研组如何做好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写作等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出发,指向问题-专题-课题的有效融合。讲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给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海南华侨中学学员认真听课记笔记
为了指导大家更好的通过“学习”关,做到学习、设计、实践的融合,提升科研能力,祝庆东主任给我们拓展讲解了搜集与应用参考资料的技术,帮助大家修炼“真功夫”。祝庆东主任通过大量实例,给予我们实实在在的实施策略指导。
从学习、设计、实践的融合,到问题、专题、课题融合,再到教研、科研、师训融合,祝庆东主任以丰富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清楚了实施策略,用理论引领和实践案例让大家认识到,研究,一点也不累!研究,一点也不苦!激活了大家的研究意识,为大家理清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8号下午14:30我们来到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参观学习,该校是上海市“一期课改”的试点学校和“二期课改”的实验研究基地学校,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效。通过参观,我们感受到其“济世兴邦、爱国奉献”的办学理念以及校训“明德、笃学、敦行”对于学子们的熏陶。同济大学在同一附中的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领域,实现了高校与中学的交融渗透。整个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人文的理念,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课程教育与信息中心副主任郎樱为我们做专题讲座《基于数字基座的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介绍学校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校“双新”实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方式,赋能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郎主任主要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问题,明确提出数字基座五大中心——组织中心、数据中心、应用中心、消息中心和物联中心,逐一讲解五大中心的具体内容,并对学校数字基座总体架构做了统筹规划,打造出“5G”一网联通,使校园网络无限延伸,校内资源触手可及。
郎主任介绍本校游戏化与主题式学习相结合,AI助力学生科创活动。通过各种主题的集AI理论应用、实践、探究为一体的专题式创新实践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爱学习、善质疑、会探究、能创新”的科学创新精神培养。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刘育蓓书记做了《创新机制建设 提质劳动教育》主题讲座。讲座中,刘书记首先介绍了劳动教育相关背景,明确学校办学特色,秉承劳动立校,坚持五育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实践活动。
刘书记说,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劳动教育机制,以“全方位资源统筹”为抓手,贯通校内外资源,努力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新形式、新方法,真正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里有活的阳光青少年,培养有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潜质的高中生。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育人理念和特色校本课程为参会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既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更新了教师们的理念,提振了教师们的信心,也引发了教师们对“双新”示范校建设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带着此次培训收获的先进理念砥砺前行,一颗丹心铸师魂,三尺讲台育桃李,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不忘初心共筑教育梦,助力海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美篇编辑:高秀暖 符蕾
文字:符蕾
摄影:上海学习班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