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爱华教授的在《指向关键能力的教学与评价改革》中展示出中日历史题目对比的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参训会场一片哗然。
这个阶段,黄教授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试题对比来分析题目背后对思维能力的考察。中国的试卷考题可能更偏向知识性的记忆,而其他的则更偏向对高阶思维的开拓与培养。
从题目来看,中国试题考察中日甲午战争的时间、内容等识记类知识,属于记忆的基础能力,算不上高阶能力。但换个角度,这道题也无非只是希望大家记得这段历史,记住中国近百年屈辱近代史的一小段的发生时间和内容,记得我们曾经受过的蹂躏与践踏。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奋发自强。
反观日本的题目,前面几句同样提到了甲午战争这段历史,接着畅想在21世纪中国台湾回到中国后,中国势必会封锁台湾海峡,不可避免发生战争。然后分析假如日本赢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大家的哗然无非因为以下几点:一、为什么一假设就以战争为前提,和平的观念没有吗?二、为什么在畅想台湾回归我们中国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合作共赢的理念没有吗?
说到这里,其实离这场讲座内容有些偏题了,但这中日两道历史题的比对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将值得我们深思,也更将启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我们要继续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教育,牢记我们中国五千年来栉风沐雨的艰辛历程,要记得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也要记得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七十多年的奋斗史。我们也要继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在世界全球化的国际氛围里,如何团结合作才能实现未来共赢互利的前提。最后,我们将永远引导学生们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因为它才是实现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