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教育】润物细无声(教师篇一一一杨爱娥老师)

创建于2023-07-17
阅读 34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杨爱娥,女,潍坊市峡山经济发展区丈岭人。1974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教学工作,一直在昌邑市石埠初中任教,任教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工作26年。在教学中多次参加昌邑市级公开课,2013年3月,2017年2月获昌邑市教学能手,在2018年获得昌邑市立德树人标兵,2020年10月获得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9月评为昌邑市优秀教师。

  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杨爱娥老师在校、镇乃至昌邑市都名列前茅,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在广大教师队伍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一、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杨爱娥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处处以优秀教师的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她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工作期间,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称赞。一个毕业学生的家长这样说:“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你的辛勤付出,我一直记在心里,特别感谢!闺女今天还说,初中就这样结束了吗,我真舍不得我的班主任,虽然平常对我们很严格,可她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会永远记住我的初中班主任杨爱娥老师。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从孩子交给你时的成绩平平,到现在考上高中,这两年你为我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日常工作中,杨爱娥老师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成效显著。为提高教学水平,坚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备课时精心设计环节,多方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己则注重循循善诱,做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课本为基础,而又不拘泥于课本,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最快地学会学好是她教学的核心理念。例如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把两节内容合为一节,再练习巩固;八年级的平方根打乱课本的次序来学习;九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综合学习,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学生上,杨爱娥老师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找其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又理解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同时注重班级集体共同进步,善抓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学习进步,所教学科成绩在历次考试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作为班主任,工作琐细繁重,杨爱娥老师深知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倍加关心爱护学生,做他们的知心人。她坚持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爱护学生的座右铭,努力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对班上的农村进城务工、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细致关爱,使其自强、愉快地在和谐班级大家庭中学习、生活。班上有个孩子,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杨老师看她穿得单薄,就把自己女儿的衣服拿给她穿,生病了亲自带她去诊所,还教育孩子注意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此后的日子,杨老师继续关注着她。经常让她到办公室聊天谈心。渐渐的,这个孩子露出了更多笑脸,并对杨老师说:“老师,我愿意你教着我,你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也好。”

      作为班主任,杨老师体贴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任何学生成为掉队的孤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在课余时间,杨老师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环境,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扎实、细致的工作,使杨爱娥不但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也使其班级学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其所带的班级一直是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没有无私奉献的爱,便没有教育。”杨爱娥老师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事事为学生着想,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的知心老师、教育行业的模范人物。

阅读 34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