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启航”:激荡青年理想,成就新时代伟业

呐喊的青春有点蓝
创建于2023-07-17
阅读 2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逻辑从文化自信升级到文化自信自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伟大征程,立足全党中心任务的战路转向,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从现代化进程的动态视角来看,文化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演进过程。相关学者从不同维度探讨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关系。韩震认为,当代中国要做到文化上的自觉、自信、自强必须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王南湜、侯振武认为,要完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历史性任务,必须具备文化使命意识、文化生命意识和文化承命意识。

    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通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可以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关注并研究文化发展规律,理解文化使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这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所在。

    教师要以开放的视角探索世界文化,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兼收并蓄,拓展国际视野。这有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教育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这也是增强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的因素。还要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倡导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教育是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感。注重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熔铸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学精神的新一代。这有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通过教育的全面推进,可以实现文化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为增强文化自信注入强大动力。

    文化如风,教育如舵。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育是激荡青年心灵的春风,点燃青年理想的明灯。

    四海之内风起于青萍。教育要培育一代代具有文化自信的青年学子,让他们成为激活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生力军。要引导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和现代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担当。要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要点燃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中华文化创新的探路者。

    青年人才济济,文化风景线更胜风华。教育要培养一代代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要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华文化生机勃勃,历久弥新。

    教育要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中不断推陈出新。要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己任,激发广大青年的文化创造活力。一代代青年学子,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绽放青春光彩,书写人生华章,促进中华文明焕发新的奇光。这样,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蓝图才会变成现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梦才会成真。

阅读 2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