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重新出发!

飞鸥妈妈
创建于2023-07-17
阅读 53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写在前面:得知飞哥考上二中的消息之后,很多群友、圈友喊我,说要听经验分享。鉴于近两年越来越感受到大家的阅读耐心不断减弱,所以我特(gù)意选择了这种文字的形式,一方面希望真心想取经的小伙伴耐心阅读(给孩子做个榜样),而且随时可看,如果是语音分享的话,听完可能过后就忘了;另一方面,我可以随时做补充,有些事情不见得一次就能写全面,为了尽可能分享得全面,想到的内容我会随时添加进来,也希望能够让更多有困惑有焦虑的家长看到,有所帮助。

2023年7月10日,上午9点钟拥堵的网络、激动的双手、生怕眨一下就会把分数眨丢了的眼睛……原本一直故作镇定的我,被爸爸的大喊一声“总分340.5!”震得浑身直哆嗦!


是的,太出乎意料了!!!想过哥哥能考上二中,能过录取分数线,但是因为这次的英语题目有难度,从来没想过能有340+的分数,激动得为娘瞬间热泪盈眶!

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已经陆续有朋友开始小窗发来信息询问成绩了,我就干脆截图发了朋友圈,让所有惦记着的亲朋好友第一时间得知这个好消息。随即,各种祝贺纷至沓来,点赞数和各种留言之多让哥哥看得大为惊奇,在此一并致谢!群里也炸开了锅,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喊我分享经验。我思来想去,要说经验,这些年我真的不间断在分享。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特别爱发朋友圈的人,可以说很多圈友都是在圈里看着哥俩长大的。尤其是开绘本馆的这11年,哥俩喜欢什么我就带着身边同龄的孩子一起干什么。也许有很多朋友之前没留意,借此机会,整理回顾一下,算是留一份美好的回忆,也希望能给大伙一点参考吧!

首先,请允许我偷个懒,把之前参加山东省智慧家长评选时递交的材料复制粘贴过来,毕竟我确实也是用心写的,关于哥俩的习惯培养,是我认为在教育经验方面非常宝贵的分享。

我有一个特别幸福的家庭。家庭的厚土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来源,我与先生就是这块厚土上的园丁,协力为这片土壤浇水施肥。 把父母的爱比作浇水施肥,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水浇多了、晒不到阳光,就会变成溺爱,我们培养的“小树”就会越来越弱。而肥施少了,根扎不稳,经历风雨考验的“小树”又会缺乏安全感。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免出错,可好在我们互相支持,互相提醒,不断学习。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们作为父母,越来越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孩子的成长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我们一家四口是一个团队。


我们非常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首先就是体育锻炼的习惯。两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使用颈圈,到腋下圈,再到浮袖,很早就学会了游泳,并且到现在还坚持去游泳馆锻炼。我们绝不是把孩子送去,在岸上看着;也绝不会交钱把孩子托付给教练,而是一家四口一起下水。爸爸在成为爸爸之前是标准的“旱鸭子”,是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会的,这样的过程充满了快乐。幼儿园时一年多快乐体操的练习,给哥俩在其他运动方面的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运动自我保护方面,体操的各种翻滚和柔韧度,都让哥俩受益颇深。四年前两个儿子都爱上了篮球,我和爸爸举双手赞成。这不仅是体能方面的锻炼,更是他们要融入同龄的伙伴群体最佳的方式之一。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不仅仅让两个孩子抵抗力格外强,他们在运动中得到的自信也是其他事情给不了的。尤其是慢慢要步入青春期,自身的变化和学业带来的压力,都能够在大汗淋漓中得到释放。所以,坚持体育锻炼是我们家认为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我们家的第二个好习惯就是阅读。从胎教开始,绘本就成为我们家随处可见的读物。直到现在,哥哥上初二了,弟弟也已然小学五年级,家里的书目更是种类繁多。绘本、漫画、杂志、儿童文学、科普读物摆满了书架,当然还有经典名著。阅读书目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陪伴。小时候的亲子共读是陪伴,一字一句念给他们听;现在的交流共读也是陪伴。所谓交流共读,就是推荐给孩子们读的书,我要先读。读到精彩的段落分享给孩子们,引起他们的兴趣,待他们读后再与我交流。这样我就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生活、对做人等方面的感悟,也能够及时给予引导。 


第三个好习惯是家务劳动。谁说男孩就不需要会做家务?正因为是男孩,更应该有担当,更需要学会分担,学会承担。这方面我们家爸爸无疑是两个孩子最好的榜样。哥俩从幼儿园时就学着自己洗袜子、内裤,饭后收拾餐桌、洗碗筷也都是哥俩轮流的工作。有的同学妈妈问我,怎么敢给孩子买纯白色的运动鞋,刷起来多麻烦?我骄傲地回答她们:“孩子自己刷!”记得哥哥初一时在学农基地住宿五天,是唯一一个自己洗校服的学生。这些年,虽然摔碎过杯子、染色过衣服,可是他们学会的家务越来越多。当我和爸爸有事忙,不能及时回家做饭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不管是炒菜还是煮面,不管是炉灶还是电饼铛,哥俩都能够熟练使用,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 


第四个好习惯特别利于亲子关系或者说是家庭和睦,每个周日都是我们的家庭日。学习、工作了一周,一家四口尽可能一起走进大自然,或爬山、或骑行、或赶海……春看花、夏戏水、秋赏叶、冬滑雪。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我们也多了交流。亲子之间需要沟通,夫妻之间需要沟通,兄弟之间也需要沟通。有了沟通,接下来的生活我们就有了希望,也有了方向。 对于电子产品,我们家的观点比较类似大禹治水。堵,恐怕是堵不住的,要引导,疏通。不管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不管是微信、抖音还是其他APP,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具,不是玩具,他们都是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服务的,而不是来主宰我们的。例如,我喜欢用抖音学做饭,学会一道新菜就立即把抖音卸载掉,等下次需要的时候再重新下载。而百度翻译确是我一直保存的APP,遇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随时查一查,还能听到准确的发音,比词典还方便。还有“喜马拉雅”这样的听书软件,我们早上一起听新闻,开车路上可以听故事。百度网盘里的英语资源也是非常多,我们都可以好好地利用起来。 


不同年龄段,孩子需要的帮助不同,我们做父母能够给予的帮助的形式也不同。小时候也许能直接拉一把,慢慢地学会了忍住先不伸手,让他们自己找找能借力的事物。不同年龄段,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在不断学着转换自己的角色,由最初的照顾者,慢慢变成引导者;转变跟孩子说话的语气语调,由最初的要求听话,慢慢变成商量和谈论;转变在孩子背后陪伴的方式,最初生怕孩子摔倒,手牵手才能放心,而慢慢的,我们眼看着孩子可能要“栽跟头”,却必须狠心地躲在一边,盼着他们能吃一堑长一智。 


养孩子容易,育孩子难。所以作为同一个团队里的队友,我们做父母的更要一条心。互相充当“消防员”,分工合作,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咱们才能走得更稳。家庭这条大船也才能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上述这几条习惯培养,不太关乎于成绩,更关乎于“成人”。而我们家最坚信的一条就是:我们终归都是普通人,健康、善良、守信、有担当才是一个人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立足根本。具备这些品质的孩子,即便考不上大学,没有什么特别耀眼的学历,我相信他们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就像有个好朋友说我的:“你是心真大!”是的,我和爸爸对于哥哥究竟能考上哪所高中,没那么较真儿,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都很好,我们都能坦然接受。所以哥俩一直过着不上辅导班的快乐生活。二模之后,临近中考,看到有别的孩子在外“脱产”上课,我也有过那么瞬间的动摇,问自己“就这么顺其自然会不会有点不负责任?”思想斗争之后还是坚定地让哥哥安心在学校里跟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度过了初三最后的时光。最开心的是,他连一节体育课都没耽误过,不管是打篮球还是踢足球,哪怕是周末没时间打球,哥哥也会换上球鞋去广场跑上五公里。有运动习惯的孩子,不出出汗真的很难受。而且,运动回来之后,他的脑子格外清醒,坐下来背书学习也会精力充沛。


另外,哥哥在早教班的老师印象中,是班里最坐不住的那个,满教室跑。他之所以能够逐渐成长为一个学习够专注的孩子,我认为跟这么多年坚持阅读和坚持各种运动是分不开的。上面提到了,游泳、篮球、爬山,这三样是坚持时间最长的,至今没停。体操一年半,羽毛球半年,弟弟还托学校的福,学过帆船、帆板、健美操和跨栏。真的是越运动越快乐啊!



坚持阅读嘛,这个可以算是我的强项了。不但因为陪伴哥俩亲子共读这么多年,也因为开绘本馆这些年接触了那么多爱阅读,或者从不爱读到爱读的孩子们,是孩子们的反应和反馈,帮我积累了各种指导阅读的经验。再加上,亲近母语的儿童阅读师资认证中级考试,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学习过程,让我愈发坚定了阅读习惯让人受益终生的信念。


在这里概述我的关于阅读的两个观点(之前也曾多次絮叨过,大家别嫌烦):一,亲子共读建议中英文两条腿走路,孩子对语言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对他们来说,中文是从零开始,那么英文或者其他语言也一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缺乏其他的语言环境,更需要通过大量的图画书、故事来提供语言学习条件。家长无需英文多么流利,发音多么纯真地道,试问您的普通话就那么标准吗?讲方言的父母也不耽误培养出可以做播音员的孩子啊!所以,发音真的不是问题,我们要通过亲子共读带给孩子的是语感,是这种语言带给孩子的快乐和共读本身的幸福感。所以,请一定尽早开始亲子共读,而且是中文、英文同步进行。我们学英语,不是为了把这门语言学好,去考高分,而是为了通过这门语言去学习其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信息,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所以,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这些越是能让人放松愉悦的方式,越是利于掌握好这门语言的途径。


二,亲子共读的方式有多种,孩子上学了认字了,并不意味着亲子共读就可以结束了。我坚持给哥俩念书到小学毕业,为什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口味会越来越明显,通俗地说就是“看书越来越挑”。有的女孩子会只读文学小说类,有的男孩子会钟爱科普读物。所以如果过早地“放任”自主阅读,可能孩子们的阅读面会比较窄。作为个人阅读这件私事来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这完全没有问题。然而对于咱们当下把阅读作为功课,把必读书目作为考试内容的应试形势下,任性地选书读书,在学业上可能就要吃点亏了。所以,即使孩子高年级,我还在坚持亲子共读。对于他们不太乐意读的必读书目,我就念给他们听,直到把他们引进故事里,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也许他们就等不及咱们念,自己就翻开去把剩下的内容看完了。这是对于中文必读书,那么对于英文原版书,我采用的是另一种“共读”——我先读,他再读。每天我们共读同一章节,我在读的过程中,对不认识的单词和特别重要的词组进行标注,当孩子接过这本书去读的时候,他也许就会不自觉地去学习我的阅读方法,不管是查词典还是用翻译软件。这样我们读完之后能够对书中的人物、情节有类似的认知和理解。一旦有什么场景让孩子联想到某本书中的内容时,作为妈妈,我能够第一时间理解到他在说什么,这是最让人感到欣慰和幸福的!所以,哥哥到初中毕业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叛逆啊,少言寡语之类的青春期现象。每天放了晚自习回到家,我们都要放下手中的事情,跟哥哥聊上半个小时,再各自分头忙活。


所以我又要碎碎念那句话了:亲子关系是解决一切亲子问题包括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而亲子共读是维系亲子关系这根纽带最方便最廉价的方法。


孩子们在不断地成长,他们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要我们家长给予帮助和引导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最需要不断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一直很感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遇到的好老师们!不上辅导班的孩子,真的很大程度上靠课上听讲,课内作业。最重要的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所谓预习,并非要多么系统地把下学期的新知识学习一遍,我以语数英三科为例,大概说明一下。


语文,预习的重点在于古诗、古文。毕竟这些古诗文对大部分孩子而言不是读两遍背过了就能完全理解和记住的了。所以利用假期提前读背,网络上有很多资源,可以听讲解,可以图文并茂地去有个“初认知”。等到课堂上老师再详细讲的时候,能够尽快对应得上,进一步去加深理解,印象能更深刻些。语文当然离不开读书,大量的阅读可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文学、地理、自然科学、甚至包括物理化学的很多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知识都是能够读到的,更何况还有“文史不分家”!


英语,预习的重点其实就是单词。确定新教材中的单词都能读会写就可以了。毕竟英语学习的功夫跟语文一样,重在平时的阅读积累。哥哥初一初二利用假期读了好多英文原版小说,弟弟还是章节书读得多一些。无论如何,都在坚持,因为我陪着他们一起读,所以我真实地体会到,一个生词第一次见到不认识需要查词典,第二次可能还不记得,再查,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它不断出现,第三次第四次,真的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语法也是,哪怕不理解,读得多了,便成了语感。所以我反复地碎碎念,阅读真的要坚持。很多小朋友背单词吃力,我就打个比方,小区里的邻居你见过一两次之后很久不见面,下次再见的时候,你能一下子就想起他是谁,叫什么吗?不能吧?!所以,经常见面可能是记忆的最好方法。


数学,预习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新的定义自己是否能理解?新的例题自己是否能看明白?一共有几个单元,知识点大概分几个模块,哪一部分是自己最需要下功夫的……做这个工作的话,思维导图是个好工具。哥俩从最初的需要看着“全解”,在我的帮助下一条一条地写,到后来能够完全自己梳理,中心图都配得漂漂亮亮,这个过程很有成就感。当然,数学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计算能力。就像哥哥说的,高中数学知识几乎与初中无关了,最有关联的就是之前锻炼出来的计算能力了。所以,哪怕不能口算天天练,每周3-4次也是要保证的呢!


其他小四科,目前就哥哥的经验来看,得益于三大习惯,一个是大量阅读,比如《万物》《好奇号》《可怕的科学》等那些科普杂志、书籍,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当他拿到课本的时候,看到很多之前读书读到过的内容,无形中增加了亲切感。另一个是纪录片,我在群里说过,曾经一度哥俩以为电视机的频道只有一个,就是CCTV9。各种纪录片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让我们足不出户就看大千世界。如今网络发达,时间紧张,不太可能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纪录片播放了,我们就借助爱奇艺、哔哩哔哩等播放媒体。关键很多纪录片都是英文对白,开拓视野的同时还练了英文听力,是不是绝妙吧!再有一个就是做家务,“物化生”有很多知识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所以不管是扫地还是做饭,组装书柜、换灯泡、清理鱼缸……所有这些都能够给他机会接触到那么一点,他们就知道那些知识不是脱离生活的,就像英语一样,是我们生活中的技能,这才是他们真正能够学进去的动力吧!

这些预习方法不见得对每个孩子都奏效,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敏感程度、接受能力和执行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人格,视觉型、听觉型还是触觉型等,再对症下药。例如,视觉型的孩子善于从文字中汲取有用信息,而听觉型的孩子对于音频或电影动画类接受更快,触觉型孩子就绝对是高情商人才啦!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混合型,比如听觉+触觉型。像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完全一样的道理,就算同是视觉型的孩子,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教养方式等条件造就的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2023年7月22日,是飞哥15岁生日,这个刚升入初中时还不足1米6的少年,身高已经1米8了!又恰好是高中报到的日子,多么有纪念意义的生日礼物啊!升入高中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考入二中,不是梦想也不是目的,只是前面几年日积月累的一个结果,是一个证明“我能行”的证据而已。所以,我的标题用了“淡泊明志,重新出发”,淡然冷静地看待,在不断前进的路上逐渐明确自己的目标。

家是根基,心是源泉,身体是保障,眼光放长远。就像我们喜欢旅行,其意义就在于,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感恩这一路有你们相伴!

阅读 53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