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全体党员教师素质,2023年7月5日至7月6日,钦州市第三十六小学党支部组织部分教师党员前往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教育基地开展“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开展红色教育学习之旅。
第一站:湘江战役纪念馆
重温历史岁月,感悟民族之魂,汲取信仰之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我们来到了湘江战役纪念馆, 全面了解湘江战役的历程,深入了解那不朽的英雄史事,感悟服从大局、 严守纪律、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长征精神。
第二站: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纪念碑林
瞻仰“红军魂”群雕,深切凭吊湘江战役牺牲英烈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在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纪念碑林凭吊广场,全体党员整齐列队,在“红军魂”雕塑前,向烈士忠魂敬献花篮,默哀,鞠躬,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在纪念碑林,青山石林间一面面“红军旗”迎风飘荡,党员们瞻仰“红军魂”群雕,聆听先烈英雄事迹,回顾脚山铺阻击战的壮烈历史。
第三站: 湘江战役三大渡口之一 兴安界首渡口
走进战役旧址, 感慨战争的激烈与悲壮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1934年,中央红军在这里打响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大战役——湘江战役。广西兴安县界首渡口,是当时红军长征抢渡湘江最理想的渡口之一,堪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一渡”。红军将士从界首渡口开始渡过湘江,渡口的浮桥数次被敌人轰炸破坏,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又多次重新架设,最终红军主力顺利渡过湘江。
第四站:兴安千古灵渠
实地感受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领略人文自然秀美风光。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是与都江堰齐名的秦代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及“千古灵渠,天下奇观”的美誉。来到灵渠公园,沿着石板小路边走边看,认真聆听讲解,仿佛置身于千古灵渠的穿越之旅,对灵渠修建的巧夺天工和科学智慧赞叹不已,对灵渠的悠久历史和它在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五站:灵川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江头村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清廉文化
在江头村的爱莲家祠,各位党员认真聆听了解说员对周氏家族几代官员的廉政事迹和清廉之道,通过祠堂古建筑布局、大量珍贵碑文、文物、图片,大家逐一读懂了这厚重而浓烈的“爱莲文化”精髓和独特的周氏家族家风。随后,各位党员参观了江头村的举人路、进士街、秀才巷、五代知县故居、字厨塔等标志性的建筑和文化遗迹。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接受“爱莲”文化的熏陶,切身感受到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心灵上接受了一次“爱莲”文化——“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的熏陶及思想上的洗礼。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此次红色研学活动既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信念的锤炼。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党员教师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新长征路上作出更大贡献,为教育事业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图片提供:全体党员
编辑:杨霞
校对:林时虹
初审:潘道乾
终审:黄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