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炎炎夏日,雪野湖畔,名师引领,学习是最美的遇见;知无涯,学无境,学思结合再上一层楼;
7月14日晚导师见面会
师者风华,执手言欢,相聚一堂,语挚情长
教诲如春风,共赴星辰大海
得遇良师,何其有幸
谆谆师语 ,鞭策前行
7月15日上午 北京师范大学楚江亭教授报告,报告主题《学校管理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
楚教授首先讲授了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特征入手,并通过姚燕燕事例指出治理要协商、要制衡,要互动。随后又以北大附中的书院制和北京十一学校为例,深度剖析学校治理的分步式、扁平化、邦联制、制衡型治理结构的好处。
随后楚教授又以《建构结构式知识:学科学习优秀的基石》为主题,通过自己对于优秀学生的调研,强调学科学习非常重要的“四样东西”:
一是吃透教材,对知识点细致、系统梳理,学会归纳总结,关注课程标准的推荐,落实到每一句话、每一幅插图,每一个注释、每一道例题,每一个实验,每一篇课后拓展。真正掌握教材。 二是要学会预习、及时复习。三是每个学科一张思维导图,要有转化与规划的思想。四是每个学科一个错题本,完善知识网络、巩固知识体系,促进深度学习。
7月15号下午是此次培训的最后一场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王建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专业而有深度的学术报告--《立足实践的教育研究联系》。
首先,王教授强调教育视野要有必要高度、宽度和深度。教学应是社会与学生最终局间媒介。
第二,王教授讲述了怎样开展内嵌于教学过程的研究。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反思和补救等都是具有持续性探索价值的研究对象。
同时王教授向我们阐述了何为低浪费的教学,并提出了打造低浪费教学的建议。
(1)充分重视并展现示范的教育力量:示范方法。把起点与终点之间的中间部分外显出来让学生体会、感悟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反馈和指导后提供“二次机会”以确保“学会”。学生需要在理解、反思、尝试中做到真正“会”,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会”的机会。
(3)充分发挥比较在促进理解上的意义。
第三、王教授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专门的立项课题研究。阐述了一项“立项课题”的思路。
首先老师要先有反思。反思是为了重构,因此反思要做到对象足够的具体。反思对象不是一节课,要比一节课下位一个层次。
其次要将反思问题结构化。发现目标 -找到问题-发现原因-进行改进。循环往复。
再次要不断积累。针对一个反思问题,进行不断的重建,积累经验。这就是微课题的雏形。
最后王教授为我们以现场老师们课题为例,深入讲解了课题要如何立项:
第一要科学规范定名;
第二确定研究思路及工作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第三选择研究方法。要科学、规范、正确的选择研究方法,最好多个方法交叉进行。
王教授此次报告让我们受益良多。使我们今后的教育科研思路、科研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认真学习 从未止步
把知识留在笔记中
2022-2025齐鲁“三名”工程第一次集中培训完美落幕,一次学习,一次蜕变,没有所谓的运气,只有绝对的努力,成长是最好的风景,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了时光,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