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12项: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为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免费建立居民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实现社区家庭和居民生命健康的全程与自我管理。
二、健康教育服务
面向辖区常住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三、预防接种服务
安全、及时的为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提供预防接种管理、预防接种服务以及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的规范处理。
四、儿童健康管理
为辖区内常住0~6岁儿童提供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以及常见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辖区内常住的孕13周前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1次产后访视和1次产后健康检查,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5岁以上老年人,一般体格检查、测血压;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肝功能五项、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对辖区内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用药指导,对35岁及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并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每年可以享受至少4次随访服务;进行分类干预,并在患者病情许可(征得监护人或患者本人)同意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检查。
九、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为辖区内发现的患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转诊,对确诊的常住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开展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首次入户随访、督导服药以及随防管理评估。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对辖区内0-36个月常住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包括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向儿童家长传授摩腹、捏脊以及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聪穴等按揉方法。
每年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不同的中医指导。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传染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对本辖区服务人口发现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
十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发现或怀疑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线索或事件及时报告;协助开展辖区内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巡查及业务培训;开展辖区内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防并及时报告。
本月的宣传活动通过十几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共接受健康知识受益群众1900余人,其中健康体检1400余人,两次健康咨询1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健康小礼品400多个,圆满完成了本月宣传任务。通过宣传,取得了很大成效,广大居民了解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国家的政策,深深体会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为了让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有效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广大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感受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