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初茫,七月未央,7月8日下午,马文科“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在马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第三次研修。
此次研修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主持人马文科老师微讲座:《秦腔与<祝福>》;二是开展学员论坛活动——《说“木叶”》的说课和模拟课堂。
学员论坛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是:1.说课展示:①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15 分钟,②模拟课堂教学 15 分钟。2.答辩与点评。说课稿制作成课件,模拟课堂要求有课件;汇报后答辩,听点评。回答主持人以及聘请的其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提问,听点评,10分钟。
第一项活动:主持人马文科老师微讲座
马老师以《祝福》为例讲解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为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可以跨媒介阅读和赏析。
马老师首先介绍了鲁迅先生与秦腔的渊源。摘要如下:
1924年,担任民国教育部佥事的鲁迅先生应当时陕西教育厅和西北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学校之邀,于7月7日由北京登车启程来西安,8月返回北京,前后近40天。鲁迅在离开西安前夕,欣逢易俗社成立12周年纪念,特亲题书“古调独弹”四个大字,并捐资与同行者共制匾额一方,赠给了易俗社。著名编剧、时任易俗社评议长的李约祉先生也接待了鲁迅先生,后来他在文章中谈到:“鲁迅先生以易俗社同人,能于民元时即站在平民的立场,联合艺人,改良旧戏曲,推陈出新,征歌选舞,写世态,彰前贤,借娱乐以陶情,假移风以易俗,唱工艺精,编述宏富,因题曰‘古调独弹’。于褒扬之中,寓有规勉之意。 ”
其次,马老师讲到《祝福》中有一个情节,这是鲁迅先生在文中留下的空白。祥林嫂重回鲁镇,人们的话题专在她额上的伤疤,有人问:“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
那么,怎么理解祥林嫂的“肯了”,要怎么补写这个空白,这就要我们引导学生结合情节,合理想象,“走心语文”是让学生融到文本里面去的一个方法。马老师对秦腔比较熟悉,从小在秦腔的文化圈里面长大也还比较喜欢,他敏锐地发现秦腔版《祝福》中有一段唱词,正好为我们填补了文中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留白。
贺老六唱词如下:
只见她只哭的珠泪滚滚,我老六在一旁暗自沉 吟。莫非她讨厌这深山密林,又莫非她嫌我家道清贫。走上前来把话问,尊声大嫂你听真。老六我虽然家贫困,心底良善不欺人。我一生只靠两只手,终日打猎在山林。为娶你我也曾借人账债,把多年辛苦都交给人。财主家恶气我不受,清清寒寒渡光阴。
正是这样掏心掏肺又是非常朴实的话,祥林嫂被打动了,祥林嫂就“肯了”。与此同时,祥林嫂的一段唱词也将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祥林嫂唱词如下:
听他言来不由我热泪难忍,好似那万把刀扎在我心,沉沉密林何所想,静凄凄只留下人影月光。我要死不能死,只有痛悲伤,哭闹也无益,泪洒湿衣裳。天地大那里有我的去向,尘世上那里是我的家乡,细观他多良善,痴呆呆愁闷站一旁。为娶亲他也曾求人借帐,为娶亲他终日劳累在山岗,他言说天亮前放我自便下山林,下山林我又该投奔何方。
这段唱词把祥林嫂的悲苦真切地表达出来,这么一个靠双手劳动在这个世上最应该能生存下来的人,被逼得不能生存下去,在这个世上举目无亲,连活路都没有,还守什么礼教。有谁可怜这样一个女人?两颗悲苦而善良的心就此相通,祥林嫂自然就“肯了”,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而且母亲也胖、儿子也胖。这样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苦命的女人,度过了她一生中一段极为短暂的幸福时光。
讲到动情处,马文科即兴演唱了秦腔《祝福》中贺老六的一段唱——“清清寒寒度光阴”。
关于祥林嫂的人物分析,大多是理性的分析,教学中容易落入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而把语文架空,对静态的语言进行研究分析,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它激活,搅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剩下的语言他自己会产生。
马老师的讲解仿佛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沁人心脾,两位老师顿感醍醐灌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杨学庆老师说:理解文本应该顺着文脉去理解人物的命运。就祥林嫂而言,造成她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是要讲,但不是重点。应该让这个人物的心灵和情感鲜活起来,而不是一味进行理性分析。
刘晓宇老师说:读文章应该首先用心去感受人物,用心感受后我们就不难发现那个时代对人的压迫,她其实也是有反抗的,从人本身出发,她反抗的不是制度,而是为自己的命运在抗争,所以,我们分析人物不应该“贴标签”,而要用心去体悟。
最后,马老师强调教学中要创设有效情境,入文入心。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第二项活动
工作室两位成员对《说“木叶”》进行说课和模拟课堂。
刘晓宇老师说课的题目是《“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
摘要如下:
一.教材: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中的探索及其发现。这些文章有的介绍科学发现的成果和过程,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懂得文中所说的“暗示性”,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2.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此类文章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进行探索和发现。以此来增强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懂得文中所说的“暗示性”,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探索·发现”社团活动
活动主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发现;
依据内容:林庚先生的《说“木叶”》。
(二)文本探究:
1.探索任务一:拨云见日——快速阅读并理出文章的结构。
探索发现:快速理出结构的阅读方法——去其枝叶
2.概念理解:
暗示性: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3.“木”的两个特征:
①“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2.探索任务二:看“图”品“文”
①.下列那幅图更符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的状态,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③.请同学们继续“品”文,找出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并简单构图,与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小组长汇总后做展示汇报。
探索发现:以所看之“文”绘内心所感之“图”,如身临诗境,豁然开朗。
(三)探索作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境的表现和丰富情感的表达都离不开内涵丰富的形象,请同学们自己收集相关诗句并做探究,行成自己的观点,写一篇600字的小论文。
马老师首先说明本次论坛把《说“木叶”》作为挑战的目标,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虽然文本阅读起来生涩或者无趣味,但是我们要从中感受到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
比如第一篇《青蒿素》,你让学生自己读,他绝对不想读,这时我们就要去引导,这样生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屠呦呦是怎样表达的,她为什么能表达得这么清晰?因为她真切地亲身经历了所有艰辛与不易,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且无人能替代。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点》,梁思成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能用这样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中国建筑的特点,在世界建筑史上能用这样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这是梁思成的一个创意。
林庚的《说“木叶”》更是生涩难懂,这是一篇书斋学者的文字,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特别钟爱的义理、考据、辞章。这样的关于文化的探索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2.希望工作室成员用心进行教学设计,挑战自我。
《说“木叶”》的误区就是从语言到语言,就是被作者的这些语言劫持,始终在他语言圈里面转圈子,没有走进去,浮于表面。
其次,马老师对刘晓宇老师的说课内容进行了点评,内容摘要如下:
1.教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的精神。
本来现在新教材都是大单元阅读,刘晓宇老师从整个单元入手阐明教学目标,然后再具体到本篇,方向把握很准。
2.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个树在夏天的时候浓郁的叶子,我们要看清它原本的样子,要等到高风扫木叶之后,才能看得真切。刘晓宇老师把握住了本课梳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法——去其枝叶,希望把它继续再发扬光大。
本文的重要概念就是“暗示性”,突破暗示性才能突破了语言的约定俗成。所以在约束与突破之间,艺术性的语言一直在发展。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刘晓宇老师把重要的概念摘录出来,将重要的词标记出来。比如“一言难尽”,这是你认知停驻的地方,更读者跟作者发生对话的地方。
3.课堂设计入境入心入理。
课堂设计中的第二个探索任务——看“图”品“文”,两个诗句作为重点讲解的例子,其余布置为合作完成的作业。既有重点突破,又有课后的延伸探索,使同学们对词语的感受入境入心。比如,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刘晓宇老师设计的特点在于点燃学生,把学生带进去,这就是创设情境的意义。语文的本质就是把握言和意的关系,把意变成言,把言变成意,无非这样的转换。能让学生在这个地方能转过来、转过去,那我们就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了。刘晓宇老师的设计就抓住了这个本质,带着学生从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正如教学设计中的探索发现:以所看之“文”绘所感之“图”,如身临诗境,豁然开朗。
探索作业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体现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前面的教学是在感性中进行的,学生有情感的介入,把生涩难懂的文本弄熟悉了,原理也明白了,最后进行理性的总结,这跟我倡导的“走心语文”的路子真是不谋而合。“走心语文”强调的就是读者要走进去跟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读者就生活在文本所创设的世界里面,你读的过程就是跟这个世界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走心读写”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写作学术小论文就容易多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怕开头小,但怕没有这个开头。希望大家静下心、沉下身、练苦功!
杨学庆老师展示
摘要如下:
我作为一个初中的语文老师,我觉得我没必要随着高中教材去走,所以就想着把它挪到初三,真实的来解决一个问题。初三在诗歌的复习古诗文的时候可以用它来做一个提升,这是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做一点我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篇文章的确很难懂,3000多字对高中同学来说读起来都困难,何况对于初中生。这篇文章我不能把孩子们陷到这篇文章里面,只要能够对诗句和意象有所感受就好。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第一,学生独立思考;第二小组讨论。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 ”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表现力进行了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辨析体悟,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体会到“暗示”的重要性及文学艺术的精深韵味。
二、教学现状
《说“木叶”》一文有两种教学方式去向,一种是按议论文来教,探究文章的论证逻辑,一种是当作一般的知识短文来教,从新课标角度及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来肯都是片面的,我把它安排为初三学生的一次诗歌意象的深度体悟学习,鉴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难文易教,适度降低难度,问题设置尽量简单易操作,用心去鼓励孩子做一下挑战,提前预习,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随笔并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方法,积累古诗词句。
2.培养学生文学品评鉴赏的能力。
3.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1、结合本文的分析,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精妙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
五、说教法
1、自我梳理。2,小组讨论。3、诵读品悟。4、诗歌鉴赏实践。
(一)导入
(二)了解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属于散文的范畴,但它的文化气息浓郁,知识性思想性强,不同于一般的叙事写景抒情类散文,它讲知识,说道理,但活泼自由,生动形象,富于文采,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三)诵读课文赏析品鉴
任务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梳理文章脉络,画出课文中作者提出的所有疑问句。
任务二:深入探讨交流学习(先自己独立思考回到文本寻找答案,然后带着疑问,回到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互动交流,将讨论问题投屏)
活动1,屏显问题,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
活动2:小组讨论寻找四个小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任务一: 让学生在诵读课文的同时搜索出诗句并进行分类,大声朗读然后品鉴。
(分组来完成,一、三组找有关“木”的诗句,二、四组找有关“树”或“叶”的诗句,随后互为补充)
A组:有关“木”的诗句。
B组有关“树”或“叶”的诗句:
先让学生将检索出的诗句大声诵读,边读边悟, 引导学生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投屏A,B组诗句)
任务二、品鉴赏悟
在充分品评感悟古代诗歌有关“木叶”和”树叶“这两组意象的基础上,适时引入课外同类现象,意在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这里我用了”落英”“落红”“落花”这三个常见的,初中诗歌 学到的意象,分析这三组意象的细微差别,再次体验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语言品鉴能力。
马老师点评,摘要如下:
经你这样讲下来,感觉到这篇文章就像是连骨带肉都让你给熬了,所有的营养价值让学生都“吃了”“喝了”,所有的营养都被吸收了,这真的很不容易,你用心用情很深,确实在这里下了功夫。
1.紧贴学情,条分缕析。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的教学就是带着学生在文章从走个来回”,学庆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非常细腻。你先理出了十四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对文本做了详细的梳理和探究,只要学生走进去,把这十四个问题逐一探究、回答,这已经是深深地走进文本深处,已经开始跟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然后又把它提炼变成四个关键的问题,文章的难点、重点、核心,都体现在这四个问题里。这些罗列的内容,我觉得真是用心啊,该有的一个都没落下,不该有的多余的全部删掉了。这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做了一个充分的梳理和探究。
2.紧扣语言,贴近文本。
还有这一个A组和B组两组合起来,就像一个池塘,里面细细碎碎的一池子的金鱼,学生带着兴趣捞出来去观赏,去亲近、去体味、去感知。
在林庚先生的这篇文章里面真是这样的,每句话都有例证,不说一句空话。古诗歌语言本身就非常凝练,古人特别的讲究炼字,用心去发现捕捉概念背后的丰富含义,就像文中的概念“暗示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独特的意义。
3.教师投入,感染学生。
老师的情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切不可忽略,学庆老师做得非常好。艰涩难懂的文章学生读出了兴趣,这都是得益于整个课堂的设计和老师的感染。我觉得学庆老师始终有一种激情在里面,课堂也兴致盎然。现在新教改着力于三个方面努力: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和探究。学庆老师就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梳理和探究的示范,对于初三学生,教学设计处处符合学情,只有教师全心投入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庆的教学是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句的意义,老师自己感觉到了,才能把这种感知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带着一种挑战的心理钻研课文。老师循循善诱,正如《论语·子罕》中说的:“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最后,马老师还就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做了详细解读。
一、暗示性是概念的影子。
像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暗示性角度看就引发了人的很多想象。落红,总让人觉得有那么几分凄惨,生命即将消逝。还有陶渊明的“落英缤纷”,落花、落红、落英,概念上说都是落花。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里的情境有一种悲壮,它不具体为落花,花可能是一个有形的、整体的东西,但是落红把花的概念中具体的形象模糊了。把概念的边界一模糊,我们的想象瞬间就放飞了,就能想到好多。而“落英”,让我感觉到那种鲜花盛开,能看到微风吹拂,似乎还能看到花瓣飘扬的情景,它不是凄惨的离开花树,而是在欢畅地装点着那个优美的环境。
李煜的“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整体的形象,李煜是个亡国之君,面对此情此景,这时候如果说“落红流水春去也”就感觉很不恰当,把水染红,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整朵的花要落下来。好像他是特别的遭受了什么不幸,整个才能落下来,这跟李煜此时自己境遇是非常吻合的。
欧阳修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时候用了“乱红”,让人感受到闺中女子等候丈夫归来的孤独与幽怨,表达女子内心的诸多感受,看到春天一点点的流逝,她的青春好像是在消逝,她内心感到一种凄惨和疼痛。
二、概念本身也有暗示性。
比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面的“直”和“圆”都是概念本身,但是此时此刻的“直”和“圆”就具有了暗示性,大漠孤烟直,烟不是“升”不是“飘”,也不是“浮”,直直的孤烟让人想到孤独,也可能会联想到此时此刻那个地方连一丝风都没有,特别的寂静,似乎让人回到了世界的原初。这就是要用心细细的品味和感知。“长河落日圆”的一个“圆”,让人觉得这个太阳很大的,它一定不是耀眼的,而且是很低很低。这些都是在特定情境中,虽然是用的概念性的语言,但是它的暗示性控制都控制不了,能引发好多的感想。
三、强刺激性的词语。
这种强刺激会充分的调动读者的综合感知。它能突破语法,甚至违背逻辑,最后把语言的最鲜活的生命力释放出来。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把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综合起来,于是就成为了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 按照语法,风应该就是吹,其他的都不符合语法,但是自从天才的王安石突然能想到一个“绿”,他把语言突破了,说出来大家心中都有,但是口中都没有的,看似无理且没有逻辑,但又确实特别贴切的词语,似乎其他任何字词都替代不了。这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江南无穷无尽,绵延无边的绿色在眼前蔓延开来,伸向远方。
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闹,本来是有意闹腾不安分的意思,用在这里让人似乎能看到那个杏花朵朵绽放迎风颤抖摇曳的样子,还能感受到明媚的阳光,似乎还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甚至还有鸟雀的叫声。这就是作者说的“一言难尽的言说”。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就”让人想到的享受清静,似乎能闻到浓浓的菊花的香气。似乎能看到千朵万朵压枝低,似乎能感觉到被菊花簇拥着,他们在说、笑、吃、喝。总之,无论做什么都有菊花陪伴。近似于“秀色可餐”的情景,菊花可以品味、可以品尝。诗人用通感的方法把各种感官打破,给人的感官以强刺激,来调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想象和联想。
由此可见,艺术化的语言离不开语言的规范性,也就是概念。语言从古到今一直在发展,如果失去规范性可能各说各的,就没办法沟通和交流,就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人认为 不知所云,不知所往一样。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规范性的语言,语言就会刻板,很难向前发展。我们要努力进入艺术性的语言,才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语言魅力。诗人都是语言上的很“不安分”的人,所以才有突破和创新。
我发现很多孩子的创造力越来越弱,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怎么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呢?在课改的背景下,大家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遇到有灵性的孩子,一定要倍加珍惜和呵护,就如那个说“冰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的孩子。
四、古人在语言创新上的贡献。
中国诗文篇幅都非常短小,诗人力求在有限的篇幅表达无限的意义,这就要在语言上功夫了得。人们把写诗,特别是古诗,叫做带着脚镣的跳舞,在众多的束缚下仍然要跳出如此优美的令人惊叹的舞姿,古代的诗人真是让人钦佩。当然,这与汉字是表意性特点有关,汉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了丰富的意蕴。如李贺锦囊贮诗的佳话,李母见他从锦囊里掏出来这么多纸条,不禁心疼地说:“我的儿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呀!”李贺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呕心沥血,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
千百年来我们的中国人的心灵或者说中国文人的心灵就是这样通过诗词塑造和雕琢出来的。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语言的角度来说,人是万物感应器。人对万物的感知是无穷的,感知后产生的“意”也是无穷的。正如“轮扁斫轮”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但却不能口言其妙,即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用语言传授。这个故事,既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心手相应,手中所做要能符合心中所想,也告诉我们,人类的语言是十分有限的。读到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忽然让我们觉得语言是有尽头的,此时才感觉到我们的语言的有限与不足。
最后落脚点就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即言和意的问题。我们的“走心语文”倡导“人走文心”,就是对话,就是读者与作者发生了对话。就像今天我们共读的这篇文章,虽然如此艰涩难懂,但是我们都做到了跟作者对话,似乎触摸到了林庚先生的心意,他表达的那个意,我们在反复品读中感知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一个跟作者心意合一的同行者。感知到的东西越清晰越好、越准确越真切越好,然后,用最得力的方法、最准确的招数把它传递给学生,把我的懂变成了学生的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家要有的放矢,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要用心精读单篇。我们要把里面思想及原理弄清,做到心中有数,才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本”,走到哪里不会飘,这就是这次研修的目标。
最后学庆老师表达了面对新课改的迷茫,马老师针对性地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新课标、新教材中出现了“梳理与探究”这个概念,这是以前没有的。要说,“梳理探究”是学者做学问的基本方法,现在用在了中学生学习语文上,就是说,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解“讲”出来的,也不是靠学生的反复刷题“刷”出来的,而是自己动手对一组文章或者整本书做梳理探究“做”出来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群文阅读中要充分的尊重单篇文章,因为每篇文章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以敬畏之心来的对待,学生对文章圈点批注和感知的过程就是跟作者进行交心的过程,认知他的个性的过程,之后我们再把他们的共同点拿出来让学生去梳理探究,最后写点小论文。在课堂表达交流的过程中不是说要把哪个问题讲清楚,而是生生、师生在碰撞交流过程中,学生被点燃,积极思考,从而收获满满。马老师说作为一线教师,切不可固步自封,要积极探索研究,沉下身子投身教育,用心教学。
马老师再次叮嘱大家,铭记工作室的理念:做真事,真做事,做事真。
七月未央,日子滚烫,在未来的时光里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继续用心感受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