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者
--《校家沟通100问》小学篇(一)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中。”教育子女是父母的 天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的师。家庭教育是一切 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天长地久的。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教育 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 见》,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贵州省教育厅 邀请一线的教师、家庭教育的专家们撰写了《校家沟通 100 问》手册。
为了家庭更科学的养育、孩子更健康的发展,围绕亲子沟通、学业发展、心理健康、情绪理、习惯养成等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给家长们支招,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在育儿路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从容。100 问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可是学校 和家长携手应对孩子们成长中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么难啊。但不管有多难,有一个信念是教育者始终坚信的:孩子的发展是就像天空,有时乌云密布,有时暴雨倾盆,但厚重的云层之上,只要父母和教师给予理解、接纳、关爱、尊重、支持,太阳就会一直都在。手册中的技巧和方法只是家庭教育的辅助,真正促使孩子向善、向上、向美的是父母的爱,是学校和家庭同心、同向、同行,这份沉稳和坚韧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助力,也是孩子一生最珍贵的礼物。这份爱没办法让困难不发生,问题不出现,但能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让孩子的人生生长得更完满,更丰盈。等待,发现,引导,陪伴,好好爱,与他们一起成长,是父母和教师的责任,更是幸福。幸福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寻找增长自己的生命价值。愿家长和教师都终身学习,都成为孩子幸福路上的支持者。
1.孩子刚上一年级,不愿进学校,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适应新环境?
一年级的孩子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会出现担心、焦虑等情绪,有的还会出现不愿进校门、害怕进班等行为。我们可以试一试以下的方法:
第一,了解孩子不愿意进入校园的原因,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上学心态,多跟孩子交流上学的好处。如:会认识更多的伙伴、会发现很奇妙的变化、会掌握更多知识、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你会变得更聪明、更强大等。不要跟孩子说: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会被同学瞧不起、在学校犯错老师会教育你等。教给孩子一些融入新团体的小技巧,比如主动帮别人的忙,或者对别人微笑等方式主动结交新朋友。
第二,规范生活习惯,给予孩子榜样示范。配合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如果无法陪伴孩子,也可以营造出“起床时间到了”的氛围,如拉开窗帘、带孩子洗漱、在孩子克服困难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第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入学时,家长要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学习,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提出相关的要求。如:放学要及时回家,到家后先完成作业才能做其他事。在孩子习惯养成时,逐步放手。
2.孩子不讲卫生,不喜欢刷牙,不主动洗手,该怎么办?
儿童期的孩子充满好奇心、探索欲强,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总想去碰一碰、摸一摸。因为年龄小,他们对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常常东摸摸、西碰碰,玩耍后不洗手,影响健康,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
第一,了解卫生常识。如通过绘本阅读增加孩子的卫生常识,或者是观看关于讲卫生的动画片、视频等使孩子了解到不刷牙、饭前便后不洗手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帮助孩子了解卫生常识,每天吃饭前,陪着孩子一起洗手,还可教孩子唱《洗手歌》,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第二,重视家庭卫生。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卫生习惯养成。比如,定期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家庭成员要人人参与,整理房间、清理玩具和物品,共同营造温馨和谐、干净舒适的家庭氛围。
第三,建立规则给以激励。制定一些家规,每个人保持房间整洁等,要求孩子及时整理自己物品并保持干净,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当孩子按照规定洗手、讲卫生时,给予他们表扬和奖励,如小奖品或夸奖。
3.孩子很想参加集体活动,但又不知如何融入其中,这种情况下,我该如何引导?
很多时候孩子交不到朋友,有可能不是胆小,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开口,如何主动加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
第一,创设参加集体活动机会。提供时间、空间,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家长或者亲戚朋友之间,可以相互邀约,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相处。或者鼓励孩子在过生日前,邀请三五同学来家里庆生,经常性往来,既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又锻炼了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
第二,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教孩子学会谦让、分享、乐于助人。教育孩子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理解别人的处境。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观察、讨论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如可以问问他:别的小朋友抢走你的玩具,你会愿意吗?如果你摔倒了,你是不是也很想你的朋友过来扶你?
第三,引导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发挥特长。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爱好,提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发挥特长的机会。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孩子喜欢绘画、音乐,家长可鼓励孩子参加类似的团体活动;孩子在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他: “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得好,爸爸妈妈会支持你”。
4.孩子做事总是拖沓、磨蹭怎么办?
孩子做事拖沓、磨蹭可能是因为对所做的事情不能理解,缺乏动力、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孩子改善这种行为:
第一,与孩子交流,了解原因。了解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及感受,并及时回应、反馈、引导,给予明确的目标和期待。
第二,与孩子建立激励机制。如果是要做的事孩子有为难情绪,家长要鼓励孩子一点点尝试,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孩子,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感。如果是缺动力,可以给出适当奖励。
第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在做某件事时不打断,不打扰,完成后给予肯定并表扬其专注做事的态度。
第四,如果是学习拖延,可以先了解不会还是不情愿,如果是不会,家长可以提供帮助。如果不情愿,可与孩子商量后达成共识,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得到奖励,如:愿望积分卡、梦想墙等。
5.孩子一离开自己就啥都不会做了,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目前孩子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第一,教会孩子做事,从共同完成任务过渡到让其独自完成。如:地扫不干净,多扫几次就熟练了;洗碗慢,多试几次效率就高了;不会洗衣服,跟妈妈学几次就会了……
第二,赞扬孩子独立完成的行为,无论完成得好坏都要鼓励,不要批评。如果完成不好,可以说没关系,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三,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定中,让孩子参与决策,培养其处理事务的能力,多问孩子:怎么看?怎么做?不管孩子的想法有没有用,都要认可和肯定孩子的思考,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