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中小学教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四)

美篇
创建于2023-07-13
阅读 32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深耕大单元教学,践行一体化设计

——滨城区中小学教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四)

    7月13日,滨城区中小学教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进入第四天,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李爱霞博士分享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设计与案例。今天的培训活动由滨城区教研室宋荣谱主任主持,宋主任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小组研讨与案例分析,争取在崭新的一天有新的收获。

    培训活动前,张粤老师为大家深情演唱了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老师们回忆起了自己的从教经历,也坚定了大家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决心。

    上午,李博士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标理念、基本理论、具体实施等方面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理论与案例分析》的精彩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结合具体学科教学实践的优秀案例,既明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来龙去脉也通过课例研讨诠释了“教-学-评”一体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操。

    首先,李博士阐释了新课程方案中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和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等各学科新课标中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李博士指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逐渐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

    接着,李博士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理论渊源、基本观点等方面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李博士指出,“教-学-评”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过程即教学过程,教师要通过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找到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架,给予反馈,同时记录表现,收集形成性的学习证据,为新的学习提供参考。

    然后,李博士结合高中历史、高中思想政治、小学语文、初中化学、初中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案例从基于逆向设计的“教-学-评”一体化、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等层面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实施路径。此时,老师们结合我们滨城区近年来对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踊跃发言、辨析,不断提出问题,与李博士交流对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的困惑与思考。

    培训间隙,活动时间,老师们针对李博士的理论指导与案例分析进行了热烈地交流研讨。

    下午培训活动前,滨城区教研室吴绍军主任为大家激情演唱《我爱你中国》,赢得了李博士和与会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大家疲惫顿消,精神抖擞,如沐春风,也给燥热的暑夏带来了一丝清凉。

    下午,李博士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重点阐释了大概念、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基本概念。让“教-学-评”一体化评价设计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接着,各小组根据李博士的要求,结合具体学科教学,从对单元重要表现任务的评价、对单元大概念学习的评价、对单元学习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的评价等三个方面尝试进行具体单元的“教-学-评”一体化评价设计。然后分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李博士对于各小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设计进行了高度赞扬,感慨于滨城区近年来对大单元教学的深度研讨与积极践行,感动于各小组争先恐后的展示交流与问题研讨,感叹于滨城区老师们高昂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参与意识与扎实的业务能力,用李博士的话说,“每个小组的每次展示、交流、研讨都是不同的老师,包括王希军主任在内的领导和老师们,谁都能上台,谁都有水平,谁都能做好,真的了不起!”

    最后,滨城区教研室宋荣谱主任用“讲得好,学得好,练得好,评得好,气氛好,效果好”对一天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勉励大家用李博士的理论优化我们滨城区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滨城教育美好的明天献上自己的一份努力。

图文|第五小组


阅读 32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