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鸣先生的京剧缘

谈曲聊艺
创建于2023-07-13
阅读 2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作者:彭林刚

【京剧·人物·爱好者·摄影】

注:2008年春,三次随程永江赴沪采访李蔷华老师。程先生嘱咐:要赶紧采访一些“程派”硕果仅存的老艺术家,并为他们立传。同时,永江先生希望我再为热心于京剧事业、关心爱护京剧老艺术家的上海企业家陈一鸣先生写一篇文章。回南京后很快便完成“超级程迷——走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先生”和“陈一鸣先生的京剧缘”两篇文章。两篇文章均得到永江先生的审阅和认可,其中“超级程迷——走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先生”已于2008年发表在《剧影月报》第4期,而企业家“陈一鸣先生的京剧缘”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发表。今日翻出旧作,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算是完成程永江先生的旧愿。




       陈一鸣先生是“大戏迷”可以说是人皆知道的事儿,大戏迷非常热爱京剧艺术。与京剧结缘是打小就埋下的种子。如今种子发了芽,成了一位执着京剧“追星族”。看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愉悦,艺术的美使人的境界提升了,心灵也得到了慰藉。因了这心灵的愉悦,哪儿有京剧星们的演出,哪儿就有陈一鸣先生的身影。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舞之,蹈之者。陈先生的舞与蹈是一天内由上海飞北京,散戏后又连夜飞回上海。其迷戏痴戏的程度可见一斑。

       陈一鸣先生温文尔雅,谦逊平和,有着极高的艺术素养和品位,对京剧有着不俗的见解。同时他还热爱京剧摄影。因了他的独特视角和艺术的感悟,能够捕捉瞬间角儿们的人物神态,《中国京剧》杂志曾专门对于他的京剧摄影开辟专页。

       陈一鸣先生为人淳朴,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木讷的陈一鸣先生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有着较高艺术素养和品味的企业家。一个不矫饰、不做作,最朴质的、把京剧溶到骨子里的企业家。企业家是个善人,善人与京剧结缘,从此后不再仅仅是看戏,听戏了,而是把对京剧的热爱投注入对京剧人的关爱和扶持上面了。

       陈一鸣先生人品好,人缘也好,许多艺术家都与他成为好朋友。数十年来与李玉茹、梅葆玖、程永江、李蔷华、迟小秋、李海燕、李文敏等著名京剧人士进行艺术的交流,并结下了深厚友谊。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生病期间,陈一鸣先生受程永江先生之托去病榻前探望,与李玉茹老师相识。此后他便时常主动替程永江先生到医院探望、关心、问候,还从经济上给予资助,让这位老艺术家深受感动,与其结为莫逆。

       青年演员杨磊、沙菲早在学习期间就曾受到陈先生的热心资助。陈一鸣先生个性内敛,不事张扬,更不求回报。

       最令人感动是陈一鸣先生照料著名剧评人张古愚老先生的故事。

       张古愚,我国著名戏剧评论家,二十年代就开始写剧评,是京剧评论的先驱,发表了包括 “四大名旦”在内的戏剧评论,为推动我国戏剧评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先锋作用。倡导创办了《剧评》月刊,曾任上海戏剧协会副组长(组长梅兰芳,副组长周信芳等),五十年初曾任上海天蟾舞台的业务经理,与许多梨园世家交往甚厚。然而,他一生命运多舛,五十年代曾被错判为“反革命分子”,强制劳动二十余年,评反后在上海天蟾舞台办理了退休。张古愚先生晚年境况不佳,孓然一身,无所依傍,身是孤苦。独自生活在一间狭小的亭子间内。由于退休工资不高,加之高龄无能力请人照看,生活相当拮据。后在街道的安排下住进了敬老院,但境况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此外,陈一鸣先生获悉张老先生情况后,主动来到敬老院探望,又与张古愚老先生好友、著名电影导演岑范一起为张老重选了一家条件较好的敬老院。一有闲暇便去探望,带去张老爱吃的糕点水果,还帮助张老清洗卫生等,此外还每年赞助张老一笔生活费,以期张老能得到细心照顾。张老故交谭元寿、梅葆玖等来沪演出时,陈总出面做东,并将张老接来看戏,与老友阔别叙旧。

       陈一鸣先生的温良淳朴、仁厚善良感动了这位世纪老人,“贵相知心”,张老将他视为自己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在岑范、赵光新等人的见证下,张老声明自己的一切事务交由陈一鸣先生处理。张老遗愿百年之后能安葬在上海福寿园,陈一鸣先生依命实地勘察,最终为张老先生选定了一块最好的墓地。

       今年元月,102岁的张古愚老先生走完他坎坷的一生,无疾而终,驾鹤西辞。在世人的眼中张古老早已是前尘旧梦,原单位欲火化之后草草埋葬了事,而陈一鸣先生为了能唤醒更多的人对这位中国剧评先驱者的记忆,以及他做出的非凡贡献,缅怀追思这位著名的评论家、中国戏剧评论的先驱者,坚持为张古愚老先生举办了追思会。从会场布置到花篮的摆放等一切均由陈一鸣先生亲自过问,还请来了张古老生前好友、梨园知友共同追忆。

       张古老跨鹤仙游已经数月,但陈一鸣先生提及与张古老的个人感情,依然还是哽咽不已,思绪万千……

       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呢?心灵的神遇,如父如子的情感,这份人间真情感动着知情的每个人,在这样一个世故、物化的世界上,有谁能真正地去关爱一个过的评论家吗?有人问及,他总是憨憨一笑:“有什么呢?我只是尽心就是了。”或许对于品性极高的陈一鸣先生来说只不过是做了一件愉快的事而已。

       温文、善良、仁厚、热忱、奉献的陈一鸣先生,是梨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京剧没落的今日,有陈一鸣先生这样企业家来捧戏、扶人,我们这些爱戏的人不由感叹一声:“谢谢,陈一鸣先生!”


       2008年6月于南京

阅读 2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