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后感

Y
创建于2023-07-13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前几日,拜读了施良方教授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之后颇有感受,受益良多。今日,以此读书笔记来表达我心中所想,接下来我将从内容概述,自我启发和对教学的思考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一、内容概述

      本书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课堂教学原理,策略和研究。课堂教学原理就是关于教学的一般性知识,主要围绕着教学理论而展开;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这部分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教学后的评价策略三方面;课堂教学研究是指现代教师工作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意向性的行为,还是一种探究性的行为,现代教师要从“教书”转向“教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去教一个活生生、富有生命力的人,让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与处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教育情景。

      作为一名准备步入教师行业的初学者,该书理论内容详细全面,文字通俗易懂,并结合了一定的案例分析,非常适合我这种初学者来进行学习。

二、自我思考

1.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简单地以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刻板低教,学生被动地学习,但是读了教学理论这本书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说明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不正确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为了学生主动去学习。当今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明确自身的领导作用,不断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实践,才能够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发挥。

      在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中肯定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对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正面作用,也指出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威。所以在今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与学生的关系上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不可太近也不可太远。要知道教师与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接触,相互沟通,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教与学的活动。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相互影响着课堂气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人格发展起着主要的制响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

2.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教学实际中普遍会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问题就是,很多学生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会主动学习。但作为今后教师的我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最大努力将这部分学生从堕落的边缘拯救出来。

    《教学理论》指出动机的激发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其中学生学习内在需求的培养和激发是最重要的,大多数教师往往忽略差生的内在需求,习惯性地认为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任何学生都有学业取得成就的愿望和自己被老师肯定的内在需求,而长期在老师视线关注之外的差生尤其渴望。所以教师的期望和鼓励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因素。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1)激发兴趣,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相信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要向学生证明所学内容的用处。在教学中,列举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景中有关的实例最为有效。由此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2)加强课堂授课表演能力。枯燥刻板的知识讲授很难引人入胜,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实现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录像、电影,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作讲演,进行演示等方式,来维持学生的兴趣。但是每种方式的使用都必须深思熟虑,以确保不偏离教学目标,并使各种方式相互补充。

(3)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动机规律是,学习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非别人强加时: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设定目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过去所设定目标的达成情况,然后为下周设定一个新的目标。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有挑战性但又现实的目标,只要学生通过努力就有可能实现,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实现。这种目标建立的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我效能感。

三、对教学的思考

    《教学理论》关于课堂教学研究的部分指出,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是靠经验的积累,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转向专业化,教师不仅要从事教学实践,更应在实践基础上进行行为研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这样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注重教师间的研究合作。所以教师必须学习,不断进取。

    1.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概括提炼,总结升华,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校正教育的偏差,实现高效教学,才能提高自身与学校的知名度,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里有影响的教师。

    2. 对本学科的高度把握,始终了解本学科的前沿,能居高临下地进行教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前沿,不断更新开拓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果原地踏步只会落后。

    3.增强终身学习意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自我提高,教师的学习既要重学历,更要重能力,要变为学历而学习为提高能力而学习,要从功利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要从为学习而学习向提升学习能力转变。教师除了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应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不断用新知识补充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阅读了《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这本书之后,让我收获颇多。它让我了解到了在今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哪方面加强学习,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只有将理论和实践两者相结合才能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