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连 收获成长——记第33届“现代与经典”暑期教师专业成长专题研讨会

方抒
2023-07-12
阅读 33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连,滨海城市的魅力之都。2023年7月11日至15日我校14位教师有幸在李爱华校长的带领下来到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参加第33届“现代与经典”暑期教师专业成长专题研讨会。

  7月12日上午第一堂讲座由李政涛教授亲授。李教授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他讲授的内容是《新时代教师应锤炼6项新基本功》。李教授主要围绕“为什么”、“有什么”两大内容展开。

为什么

  新时代教师为什么要锤炼6项基本功?叶澜教授提出:新基础教育应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师为适应新基础教育,应锤炼教学开放、重心下移的新基本功。李教授呼吁我们:一、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改变以往师生一对一,点对点的交流,要形成网状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把权利还给学生,包括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工具权、总结权等,还原儿童的天性——好问。

有什么

  新时代教师应锤炼的6项基本功主要包括立德树人、研究、融合、协同、评价、数字化六方面。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于漪老师曾说过两句话:

一、立德树人是中国教师的大基本功。二、中国教师要🈶立德树人的第一基本功。足以体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研究

         李教授提倡新时代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具体包括研究学生、研究学习方式、研究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课标5个方面。

        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是课堂的基本,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三度研究。对照教学中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从不准确到准确,深度读懂学生,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起点,可以是课程的改变,教学,教研,评价的改变等方式。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人机交互学习,跨学科学习,碎片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等,都是当代教师需要掌握的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中灵活运用。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的事,现代教学观主张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事,课堂要达到教与学的互动生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关联、互动、平衡、整体。

融合

  融合,可以从跨学科融合、跨时空融合、跨五育融合三方面去理解。如何让五育融合?有以下教学原则:1、五育融合不等于学科融合。2、五育融合要化为视角和眼光。3、五育融合不宜面面俱到,要注意主融合+次融合相结合。

协同

  协同育人包含两方面:家校社协同育人,双师协同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双师协同指的是“人师”+“机师”即AI教师,新时代教师既要做人师,又要充分运用新时代技术,双向合作为学生服务。

评价和数字化

         新时代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从关注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关注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从育分到育人,用评价改革来撬动、牵引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新时代是教育数字化时代。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未来;没有教育数字化,就没有教育的未来。

        

  作为新时代教师,更是未来教育的接班人,我们有理由提升自己,锤炼新时代教师的6项基本功,而且也必须这样做!!!

签发:刘领永

审核:王瑶

推送:李爱华

编辑:方抒


阅读 33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