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家长高度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亲子沟通水平,帮助家长提升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处理能力,承担起家庭安全教育的责任,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特向各位家长朋友提出几点建议。
一、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社会人际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家庭关系融治、亲子关系亲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有被关爱、被需要的感觉,那么孩子多数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让他们获得安全感,愿意积极探索外界环境,为自己也创设一个温馨友爱的社交环境。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家长的努力,比如给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在平时做好表率、多鼓励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适当给予孩子独立空间,保持恰如其分的界限感;尊重孩子的个人喜好等。
二、沟通技巧
在初中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特征。这时期孩子大多数都比较敏感、好面子,因此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朋友们就需要了解一些沟通技巧,以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逆反心理出现。
1.不要把谈话搞成教育
有很多家长常常以高姿态的方式介入,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就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关系,这就会把一次融洽的谈话,搞成一场极其尴尬地说教活动。
2.多肯定、鼓励,表达自己的爱意
多肯定和鼓励孩子,不要事事否定,哪怕孩子错了,也要学会先扬后抑的方式,这样不仅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敞开自己。
3.家长要主动学习并使用一些流行用语
家长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有时“另类语言”能增加彼此沟通的乐趣。当孩子发现爸妈也在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些网络用语,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和爸妈的距离缩短了,“你懂我的梗”,亲子沟通就变得轻松愉快。
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兴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日之功,更需要家长朋友的参与、配合。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有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