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齐鲁名校长(2022--2025)
集中培训第二天纪实
会场大背景
盛世仲夏逢盛会,奋进有为正当时。作为此次“三名”学员,有幸走进本次培训班的巍巍殿堂,聆听各位专家的高屋建瓴,心情别样,感悟尤深,收获满满。每个教育人都担当着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使命,培训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结构,进一步明确未来学校教育教学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法。最庆幸的是生而逢盛世;最振奋的是恰处新时代,最自豪的是奋进正当时。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并加速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时代新人。
今天上午的培训由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主任刘文华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做报告。
闫寒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教育技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远程教学设计、远程教育质量管理、培训专业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等。今天交流《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创新发展》。
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华师大闫寒冰教授《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创新发展》讲座,深刻体会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新时代下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深深理解“如果我们今天仍用昨天的方式教育学生,将剥夺了学生的未来”这句话的分量。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 面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愿景,面对未来人才培养需求、育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得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校长,我们要面向数字时代,以人为本,更新思维方式与教育理念,变革组织架构与教育模式,加强学校教师发展的数字化领导力,以此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主动担负起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领路人”的时代重任。(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万莉)
今天有幸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素养提升》讲座,闫教授着眼新时代变革,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又一次刷新了我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无法阻挡。从数码化到数智化,从数智化到数字化转型,这是一个趋势,教育身在其中,自然无法高高挂起。
教育渴望数字化,数字化有利于教育,但是教育需要怎样的数字化?这是教育者该思考的问题。
“当前大量的信息可以从网上获得,那么记忆事实还有什么好处呢”?闫教授给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数字、信息,只有通过记忆,在大脑中才能形成关联,而信息的关联才能形成知识。知识在大脑中不断关联、串接、重构,才能最后生成智慧。学习知识,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通过学习生成智慧才是教育目的。
有智慧,就意味着可以诊断现实情境,可以解决存在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面向未来。从这种意义上,数字化可以助力教师的教学,但是很难全方位取代教师的作用。(枣庄市峄城区峄州小学 孙永)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发展创新》反思
李晓燕
有幸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的讲座《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发展创新》,前瞻的理念引领,刷新了我对数字化的认识。下面对学习进行复盘:首先,闫教授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3D模型,一张图片让我们了解到“数码化——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的变革趋势。教师是推动和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对象。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教育范式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的同时,育人模式变革也具备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范式、评价模式,还是学科评估,以及更深层次的立德树人、五育融合,都必须考虑快速发展的技术介入教育后的转向与变革。华东师大直面基础教育和教师发展创新变革的双重需求,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发展的前沿问题,关注基础教育和教师成长的实践所需,秉持数据驱动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改革理念,通过构建能力本位的微认证评估体系、搭建共享实践平台与资源库、以适合成人学习的混合弹性方式开设面向综合素养提升的微专业等多种路径,助力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家庭教育指导、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新的角色需求方面形成突破,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前职后教师成长的一体化。
今天的讲座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做为一名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教师教育中。让我受益匪浅,深受启迪,并做了以下思考: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学习变革、治理重塑和服务创新,赋能教师群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然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深化的当下,对于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研究仍不够充分与深入。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诉求,从教师的学习规律出发探索如何回应和破解重塑教师学习范式、促进教师评价与队伍治理、增强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
进行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如果教师不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和目的,缺乏学习的要领与方法,就谈不上指导幼儿学习,更谈不上自身专业的发展。崇高的学习理想、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是教师进行终身学习获得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首先要加强教师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数字化时代要让自己具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广泛深厚的学科以外的科学文化知识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幼儿心理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新和改革,有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要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不断地自省,从学习中领悟工作的真正涵义,追求自我心灵的成长和价值的实现。其次要明确教师是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师幼之间是一种互教互学的状态。对教学而言,意味着师幼都可以参与,可以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师幼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随着幼儿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因此教师需要重新定位。总而言之,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只有教师的真正发展,才能促进幼儿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
在此次培训中,让我看到了教育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艰巨。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必须具备。
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幼儿园 于世华
7月12日上午,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的讲座《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未来教育创新》,前瞻的理念引领,刷新了我对数字化的认识。闫教授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文化、劳动力和技术之间深层次的协同变革,这些变革促成了新的教育和业务模式,转变了教育机构的运作、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本质,它其实是文化劳动力和技术之间的深层次协同配合。那么这里所谓的深层次协同变革,它的指标或者说它的一种标志又是什么呢?严院长也给我们谈到了,它其实是包括我们的战略方向,包括我们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价值追求,一直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流程,再到我们教育评价的一种系统反馈,强调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变革,这种深层次的协同变革它一定是一种系统。那么融合技术方面如何去提升我们教师的素质素养,包括提升我们教师哪一些素质素养,严院长又结合着不同场景下大量的实践的案例,给我们做了示范和引领。我们作为三名建设工程人选,在国家的这样一种数字化战略,或者说我们所面临的叫做数字化转型当中,我们要干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担当是什么?这也是我在听的过程当中一直也在思考的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的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在哪里?我们要有什么样的表现,什么样的人设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们才能配得上三名这样一个称号,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思考。记得在《左传》当中有一句“太上三不朽”这样的一个描述,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这个是不是可以给我们每一位三名人选带来一些启发,带来一定的思考?这是不是可以作为我们三名人选,在整个的培养周期,甚至到下周期结束之后,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这里的所谓的立德,恐怕首先得认为我们在每一位人选,你要有高尚师德和表率,你不仅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能够兼济天下。我们在时代大潮在教育变革当中,必须要有我们的答卷,要有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担当。立言,因为你不只是要做,而且你要干什么?要说要写,你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同时你要是自己的思想主张的践行者、坚守者、输出者、传播者、引领者,所谓立功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都能够有勇立潮头的勇气,能够攻坚克难,能够去做我们教育改革创新的先行者,这样才不愧是三名人选。在我们数字化转型的认同背景之下,我们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意识和变革的精神,能够去直面甚至去拥抱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以前,我们要去争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头雁,我们要做头雁的校长,头雁的老师,头雁的班主任,我们再去打造更多的头雁的学校,通过这种效应,能够去引领我们山东省教育高速的发展,让我们这一批人选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这样一个时代大潮当中发挥更好的更多的作用。
学前教育之数字化转型思考
淄博市博山区实验幼儿园 白玉荣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闫寒冰教授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创新发展》报告,内心非常震撼。感悟有三: 一、教育决不能短视,而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和成长。
“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学校教育绝不能短视,更不是应试,而应该着眼于孩子未来的人生,着眼于孩子的成长。做为教育者,要敢于进行改革的尝试,去做管理及教学的内容、方式、过程和评价的调整、优化。
二、学前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落脚点在于丰富资源、落脚在儿童发展生态,着力于让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看得见”。
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儿童。 在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中,资源直接作用于儿童,积极的影响儿童,资源与幼儿、教师、家长及环境之间存在双向的交互作用。
其次,让数字化转型能够正确理解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有效观察、记录与评价儿童的学习,并结合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开展家园互动。如:实现可收集、监测、分析、评估的儿童生长发育、生活、游戏、运动,高质量实幼互动,可评价的儿童习惯培养、思维发展、能力提升、教师支持,这些数字化资源可视化、可操作、有价值、可持续。这是我们做为幼教工作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三、幼儿园园长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定位:改变,支持,投入。从管理的角度将幼儿园数字化转型看作一个系统工程,理清思路,增强领导力,宏观把握,具体推动。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素养提升》
临沂齐鲁园小学 冯维峰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未来教育创新正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响应和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7月1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闫寒冰教授作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素养提升》给我们做了及时、全面的分析和解读。闫教授结合自己使用chatGTP的体验引发大家对数字化带来的教育挑战产生深度思考,然后围绕一个核心三大路径十大场景,通过案例解剖的方式分析如何来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进而引发大家对如何重塑和提升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素养的思考。整个报告既专业前瞻,又深入浅出,从中引发更多是思考。一是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育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化水平才能真正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二是数字化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教育的无边界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共享和公平,使得头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普及。三是未来已来,如果我们今天仍然用昨天的方式教育学生,将剥夺学生的未来。唯有开放和适应方能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
见贤思齐,日进励行,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大潮,教育工作者理应不忘初心,应时跟随,上下而求索……
技术引领 信息赋能
——听闫寒冰教授讲座有感
聊城市茌平区实验幼儿园 赵艳霞
“双减”背景下,数字化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师能力带来了许多影响和改变,并逐步推动着教育转型。在教育数字化落地的过程中,如何破解教育数字化系统的“不可能三角” ,如何将传统教育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转型?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因材施教?今天上午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找到了答案,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
闫寒冰教授结合“杭州市建兰中学数据智脑”、“徐州市云兴教育集团津浦西路小学互联网植物工厂”、“历城二中普惠创客 ”等典型案例,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实践可视化,生动的场景、深度的应用,令学员们耳目一新。
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对于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武装丰富自己,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①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现代化
③从教育普及到高质量发展
今天下午的培训由山东省师训干训中心副主任黄雯主持。
举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名校长成长论坛,有幸邀请到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山大辅仁学校郑廷伟校长、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安波校长、齐鲁名校长日照金海岸小学集团赵庆英校长、齐鲁名校长德州跃华学校幼儿园王冬梅园长,还有学员代表潍坊东明教育集团方海华校长、淄博市博山中学赵国良校长。
郑校长:聚焦生命,关注生命的力量,借助项目化管理,推进学校快速发展,打造一所幸福的好学校!
安校长:一位有思想的行走者,身居文化圣地,传播教育力量,经历三处学校,成就三所最美家园!
赵校长:一位精耕细作的好校长,一位具有宽广教育情怀的大校长,更是办了一所家门口好学校的卓越校长!
王园长:认识儿童、认识自己,告诉了我们“教育是什么”,令人敬佩的园长,执着自强追寻卓越的新时代大园长!
方校长:治校有方、团队共进、业绩卓著的大校长。一起成长、一起创造、一起卓越,期待成就新时代“大先生”!
赵校长:五育融合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卓越引领造就师生高质量成长,关注天性、顺应时代,培育了一所“山城”的最美学校!
于维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兼进修二部主任,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
翟小宁,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改革研究》主持人,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荣誉研究员。曾荣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多次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在国内外教育论坛作学术报告数百场,应邀出席G20国际顶尖中学校长峰会并发表演讲。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中国教育变革人物、中国好校长等荣誉称号,当选为“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撰有《美德的种子》《心灵的教育》等著作。
他山之石可搬来建登山之阶
泰安市实验幼儿园 施会华
通过辅仁学校郑廷伟校长特色分享,对项目管理和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加细致的理解。如《荷你一起成长》可以看出,项目实施优势在于从实践体验中实现自主学习,跨学科学习有载体,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
济宁十五中安波校长介绍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本土化作为文化立校依托。我园在泰山脚下,泰山独有的自然文化双遗产资源在幼儿园播种,培土植根。
日照金海岸小学校长赵庆英,以党建带队建,发挥“合.融”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在学校建设方面实现跨越发展,让学生时时感受建筑之美,实现“无言之教”。泰安市实验幼儿园应需而建,即是因为干不动才有班子更换园长任命。
德州王冬梅园长认识儿童认识自己为题分享治园之道和成长之路。从认识儿童开始,回归教育本质即教育是对生命的帮助。自然教育研究实践,向着真、安、活、静、美的教育图景,孩子灵魂需要进食,环境是滋养儿童的,成人的人性之美是唯一的环境。向儿童致敬学习,就是修行自己,提升境界。
真正的领导者不是来自职位而来自于影响力。
让自己成为事业的关键变量
潍坊市实验学校 鞠克亮
1.教育为了生命的健康幸福和成长
没有比育人更高尚的事情。
我们作为教育人,首先要关注、热爱、尊重、发展生命。这是
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魅力所在。
只有把学生放到中心,你才能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感受到教育的灵动,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我们学校将干部定位为服务者,并提出了:你要么是在为学生服务,要么是在为学生服务的人和事服务。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儿童所处的环境,儿童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
儿童是嫩芽,需要呵护,需要幸福。
但是幸福需要和养正并举,这样的幸福才是快乐而有意义的。所谓的童蒙养正。
2.液态结构让管理更灵动更有效
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果往往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不一样,之间存在差距。如何突破?其实可以采取固态结构和液态结构的结合。固态结构,就是按部就班,确保走得稳。而组织需创新,需要活力,需要变革,所以就需要液态结构。液态结构是需要校长亲自抓,是一种便捷的管理,是作为固态结构的有益补充。
而项目管理就是落实液态管理的很好的路径。
“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潍坊市教育局一直提倡七大管理,包括目标、清单、底线、项目、协商、风险和价值管理,目的是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加快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我们学校也一直实施项目管理,激发个体动力和组织活力。2023年有17个项目立项,6个在研。例如中央专项资金项目今年以战斗状态,拼尽全力,确保三年优秀,全国唯一;高中实验项目为高三学生创新实验提供教学服务,助力潍坊新高考;心理体验营项目探索实施亲子课程等,课堂开到山东教育电视台。
3.教育首先是理念引领
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科学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如此,那么对于一个组织,一所学校,一个国家同样如此。一个国家在不能输出价值理念和思想文化之前,一定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落后的根本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价值理念的落后,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历史上真正能够成为遗产的一定是精神、思想和理念,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例如我们的故宫,我们的长城。所以创造我们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更有无形的精神;我们所要创造的也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更有无形的精神,其中就一定包括理念。
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什么?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然后才是组织,才是团队,才是力量,才是方式,才是实践,才是教育成果。
4.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今天上午的学习,虽然对我来说遇到很多知识盲区,但是也让我认识到要跟上这个时代,要转变思维方式,用数据时代的思维引领我们的事业。
思维方式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教师首先得具有思考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提到,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热情和能力分值是0到100分,而思维方式分值由100到-100。
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行为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发展,学校变革也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变化。
我们的教育变革需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是从点状思维到综合思维,我们提出站在时代和国家坐标思考我们的教育。把行动和变革中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细节,都放到整个社会生态和教育生态背景下,不再是孤立的看待我们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改革。二是从割裂式思维到关系式思维,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是建设共同体,我们行动共同体,我们是事业共同体,我们是成长共同体,我们是利益共同体。三是从结果式思维到过程是思维,用过程的准确性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让自己成为生命的关键变量
下午几名校长的报告,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校长作为教育人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要有对事业对教育对校长的发自内心的生命自觉。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但无所不在枷锁之中”。要打破枷锁,不能一味指望他人,自身拥有足够的打破枷锁,赢得解放的力量,这是根本的出路。
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自我教育。教育最本质的关系表面上是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他向教育和我向教育的关系。要把每一次面向他人的教育,转化为朝向自我的教育,因为他人始终是呈现并照亮自身的镜子,也要把朝向自我的教育转化为面向他人的教育,自我更新,生长的体验和经验可以拥有己推人,与他人共同分享。这就是教学相长。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缺乏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有能力去教育他人,一个从不努力完善自我的人,能促进他人的完善。因此,“好为人师”还要“好为己师”。
有生命自觉之人至少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认识自我。二是拥有对他人的生命自觉,敬畏生命。三是拥有对外在环境的自觉,躬身入局,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聆听了几位名校长的办学经验和个人成长经历分享,内心涌动的是无限感动、崇敬与佩服。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校长的价值和作用。校长是“金刚石”,攻坚克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关键时候、重要关头、艰巨时刻,冲锋在前、迎难而上,能攻最硬的堡垒、能克最坚的难关,不断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校长还是“试金石”,向改革要发展,向创新要动力,向管理要质量,引领一方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校长们更是“铺路石”,培育人才,以“成就师生”为己任,为学生成才铺路,为教师成长搭桥,汇聚学校更广更大的集成力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即将履职新学校的我,来时忧心忡忡,今天的论坛让我汲取了“迎挑战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教育路上不是我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仁们在并肩作战,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
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与高者为伍,与智者同行,何其荣幸。感恩遇见,与各位名校长们一路同行。(蓬莱区第一实验学校 季美娜)
这两天的培训,无论是专家报告还是名校长论坛,都为我的成长点燃了一盏明灯。看到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智慧,看到名校长们一次次努力成长学习的蜕变,再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唯有学习和变革才能让我带领我的团队走上优质教育的发展之路,我也悄悄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努力向美生长的种子,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需要我不断努力的耕耘,浇水施肥,让它慢慢长大,长成我期待和梦想的样子。成功不容易,艰难的路上就不会拥挤,庆幸一路有这么多优秀的同伴互助同行,既然有机会踏上齐鲁名校长这趟航班,就必须让自己飞速成长,担当起“名校长”这个称号,让个“名”有温度,有高度,有厚度。(潍坊锦程小学 刘丽红)
六位校园长轮流登台,六所名校园竞相展示,六场报告精彩纷呈,一个下午参观了六所名校,每位校长都有教育家的情怀,都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个人在成长,学校在发展,教师幸福,学生快乐。每所学校都有深厚底蕴,各有特色,学校党建引领,文化育人,课程育人……专家点评格局高,视野宽,大学问,深受震撼,作为一名校长更需要激情,更需要学习成长,更需要示范引领,带领老师成长,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珍惜机会,把握机会,在路上,我们共同成长!(淄博市沂源县实验小学 谢平)
今天下午聆听了六位校长的经验交流,三位专家的精彩点评,引发了自己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从个人学习、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国家需要、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有大品格、大智慧、大视野、大思想。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发挥“头雁”的作用,发挥“跟我上”的共产党员精神,引领教师做好“四有大先生”。
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有一部反映当前学生心理状态的电视剧“小舍得”中的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热爱生活才会热爱学习,热爱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一生都热爱生活”。学校不只 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我从几位校长的交流中得到共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都是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他们都在打造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他们都在引领一批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茁壮成长。
榜样就在身边,偶像就在眼前。我将借助团队的力量形成自我成长的拉力和推力,将阻力变成动力,将激励转化为前进的加速度,在学习中强化“三性”,韧性、悟性、记性,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将自己积累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辐射助力他人成长。我将始终牢记《师说》中的一句话:“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 徐春晓)
最后,黄雯主任做了精彩总结,鼓励校长们:要用生命绽放使命,用专业造就卓越。更要进一步思考:学校文化的意义?如何科学建构学校文化?希望校长们主动对接导师,用目标对接内容,用研究的态度对接工作。
风起于青萍之末,我们有幸成为此次培训班的一名,除了最初的激动与喜悦之外,感受最深的就是内心的忐忑和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将鞭策着我们每一个人加速成长。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深知成功必定浸透着奋斗的汗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定会在这条上坡的路上,担时代之责,育未来之才,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本期文稿/主编:李洪涛
编委:盖莹 孙永 赵艳霞 田松东
编审:鞠文玲